在建筑业中,钢筋与混凝土恐怕是最重要的两种材料。而近日,混凝土的两种原材料——砂石和水泥都涨价了。这也使市场不断传出“基建周期来了”的声音。
先说水泥,自今年8月中旬水泥价格见底回升以来,全国均价已经累计上涨11.53%,局部地区一度达到近十年来的历史最高价格每吨500元;再说砂石,由于供需不匹配,目前砂石价格每吨200元左右,而2013年仅为30~40元/吨,部分地区甚至采取实名制限购的政策。
水泥砂石价格究竟为何突飞猛进?在长期环保压力、供需紧张的情况下,市场能否找到替代方案?又有哪些上市公司会因此受益?
三大因素牵引水泥价格上涨
自今年8月中旬价格见底回升以来,全国水泥均价已经累计上涨11.53%。江西、浙江、湖南、河南、广西的涨幅超过了20%,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的涨幅也超过10%。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已经达到486.41元/吨,同比上涨4.27%。
水泥价格的上涨直接带动了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长。二级市场上,海螺水泥(600585.SH)、华新水泥(600801.SH)、上峰水泥(000672.S)、华润水泥(01313.HK)等表现抢眼。海螺水泥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 716.44 亿元,同比增长 5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52.60 亿元,同比增长 17.91%。
记者调查发现,水泥价格的上涨,主要有三大因素。
成本上升是其一。华润水泥一位内部员工对记者说,2018年以来,用于水泥生产的原料、燃料、运输成本都在上涨。水泥企业用于环保改造的投资不断加大,特别是脱硝和无组织排放,这增加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
环保限产是其二。近日,多地出台了限制水泥原材料开采和水泥生产的政策,导致水泥产量受限,推动了价格上涨。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郭晓蓓向记者分析,政府出于环保目的,要求企业错峰生产,甚至在特定时间内停产,企业运营成本随之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形下,企业会通过涨价来转嫁成本。”
第三,地产、基建季节性反弹力度明显,水泥需求超出了市场预期。
郭晓蓓说,从目前跟踪的发货量来看,今年水泥市场需求是近五年来最好的一年。而四季度本身也是工地要赶进度的时期,是全年水泥需求的旺季。
水泥行业四季度业绩有望爆发
水泥的供需格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便是企业业绩的提升。
水泥企业的业绩周期性较为明显。数据显示,2016~2018年,水泥全行业单季度营收高点普遍出现在四季度,单季营收规模占到全年30%以上。这也意味着,四季度将给全年业绩带来较大的支撑作用。
天风证券称,水泥行业龙头企业2019年三季度业绩维持同比正增长的态势。从四季度行业的供需关系来看,水泥价格有望高位过冬,支撑企业四季度盈利。同时,考虑到价格基数及上半年行业基本面,诸如塔牌集团(002233.SZ)等华南地区水泥企业四季度盈利有望出现较为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海螺水泥,在2016~2018年的四季度,营收占比逐年升高。到2018年时,四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06.11亿元,占到全年营收的近40%。同时,过去两年公司的净利润高点均出现在四季度,占全年净利比达30%左右。
区域性龙头企业华新水泥,其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中及西南地区,同样受益于冬季北方限产带来的阶段性供不应求。2016~2018年,公司四季度营收占比居全年首位,占比水平达到30%左右。盈利方面,2016~2017年,公司四季度盈利规模占全年比重接近50%,成为全年利润的重要来源。进入2018年,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趋于均衡,四季度净利润占比下降至31%,但仍为全年最高水平。
砂石紧俏 有地区实名制限购
今年以来,砂石短缺严重。数据显示,今年6月,上海区域的湖砂市场价达每吨140元,同比涨幅接近20%;广东区域碎石出厂价最高为每吨96元,同比涨幅接近40%;河北、河南、甘肃等区域各类砂石价格涨幅均超过10%。
中国砂石协会在官网中称:“这也是中国近几十年来较为严重的一次短缺。”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甚至出现了实名制限购砂石的情况。该县发布的《关于固始县河砂便民超市试运行办法》称,自2019年11月15日起,县城居民用砂需凭身份证到县城指定地点登记购买砂石,居民用砂价格80元/吨,一次不超过20吨,需现金购买。
记者调查发现,供需不匹配是砂石涨价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环保限产等原因导致了砂石供给减少。
近年来,全国环保执法力度加大,各地纷纷关停了采石场、采砂厂等建材企业。2019年以来,随着河南、河北、湖北、江西等地相继发布砂石禁采文件,砂石供应量大幅减少。
目前,全国跟进禁止采砂的省份已经超过20个、地州市近200个、县级市1000余个。其中,湖南全省共关停非法砂石码头814个,湖北省共取缔各类码头1103个,甘肃省关停220家采砂场,安徽省强制拆除多处砂石码头,河南省、河北省发文禁止河道采砂,重庆主城区河道砂石禁采。
另一方面,全国基建投资正在加速,导致了对砂石需求的大幅增长。
政策层面,《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关于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重磅文件相继出台,确定了基建稳增长方向。
国家发改委基建项目审批和地方项目也加大马力。发改委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5个,总投资3172亿元。四季度以来,贵州、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加快了重大项目建设步伐,部分省份还追加了年内重点建设项目数量及投资额度。
“供需紧张导致了多区域出现砂石价格飚涨。”郭晓蓓说。
这些公司早已布局砂石替代方案
与水泥不同,砂石的供需缺口在国家层面已有明确的解决方案——机制砂。
11月11日,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合理的机制砂石供应保障体系,高品质机制砂石比例大幅提升,年产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到40%,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生产的机制砂石占比明显提高。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称,随着科技进步、装备水平提升,可以把机制砂石做得比天然砂石还要好。“供应量上来了以后,价格会趋于一个合理的区间。”
目前,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冀东水泥、中国建材(03323.HK)等水泥龙头几乎均大规模涉及砂石生产。
比如海螺水泥就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投资108亿元建设年产1000万吨骨料、机制砂等新型建筑材料项目。海螺水泥一位管理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公司已经布局了机制砂石,“因为这是行业的未来趋势”。
华润水泥(贵港)有限公司于2018年在广西贵港市投资了5500万元建设了一个年产骨料成品150万吨的项目,项目主要产品以机制砂、骨料以及附属品石粉为主。
布局机制砂石的还有中联重科(000157.SZ)。记者从该公司官网发现,中联重科机制砂产品已申请专利超70项。该公司称,这有望推动行业由传统粗放式制砂向精细化制砂、高品质制砂、绿色生产制砂的转型。
此外,西部建设(002302.SZ)牵头研发的科技成果“机制砂混凝土的功能化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于2016年获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建筑材料及其工程应用领域)一等奖。目前,该公司逐步形成了以混凝土生产为核心,辐射水泥、外加剂、预拌砂浆、矿粉、砂石骨料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