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路过一家商场,屏幕正播放着《神笔马良》的动画片,前面围了一圈又一圈的小朋友,看到精彩处欢呼雀跃不断,不时有小朋友对身旁的父母说“我也想成为马良,我也想要有一支神笔”!
对于孩子天真的想法,更多家长只是莞尔一笑。孩子觉得饿了画一碗米饭就能吃,为人父母却知道神笔画不出背后的“粒粒皆辛苦”。
不过近日,在山东新泰市却上演了一出“点绿成林”的荒唐事——山东昌盛矿业有限公司部分矿山将石料厂周边的石头刷上了绿色的油漆。据媒体透露,此举是为了应付环保检查,蒙蔽卫星监测。
山体被采石破坏,难道将周边的石头刷上绿漆就能营造出山青水绿的假象?这可不是马良用神笔就能完成的梦想!绿水青山需要的是愚公移山般一点一滴地做工作,又岂是几桶绿色油漆能够刷出来的。
这种应对环保检查的看似荒诞的做法,反映出在越来越严厉的环保执法之下,一些企业为掩盖违规问题无所不用其极。
2015年新环保法正式实施,被冠以“史上最严”、“长牙齿”等诸多头衔,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环保部门开始逐步摆脱“最尴尬部门之一”的窘境,环保执法力度开始不断加码。
记者曾多次跟随环保督查做现场报道,刚开始查处环境违规企业的难度并不大。比如2016年,在重雾霾天气查处超标排放企业,通过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系统,对京津冀及周边重点区域按照10公里*10公里进行网格划分,哪个网格之中的污染程度重,检查组就去哪个网格中查企业,基本上“一抓一个准”。
随着环保督查不断深入、力度进一步加大,覆盖面也进一步拓宽。一些地方为了摸清自己的环境问题,也由省一级的环境部门自发组织省内的督查。如今,甚至很多市一级环境部门也开始对辖区内开展督查。
如此地毯式的检查,部分环境“死角”得以清理,大量环境问题也被发现,并要求限定时间整改完成。在狂风暴雨般的环保执法之下,公众的环境意识得到明显加强,环境质量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更具威慑力的中央环保督察也同步启动。两年多时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问责1.8万人,其中处级及以上875人。
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越到后来查处问题的难度越大,对环保部门执法队伍的专业性要求越高。一些比较直观、明显的环境违法行为基本上得到了有效遏制,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隐蔽的违法手段。
比如:检查人员来了环保设施运营,检查人员走了环保设施马上关停;在线监测中篡改监测参数,或者是在监测口做手脚降低监测数据;利用隐蔽的渗井、渗坑,向地下渗透污水;将污染物转运到偏僻地区,或者是交给没有任何资质的第三方处理等。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存在,而且逃避监管的手段会越来越隐蔽,对环保执法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一旦抓不住这些“高智商”的违法行为,不仅破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甚至会引起行业内争相效仿,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严重后果。
随着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的启动,环保督察、执法实际上也悄然进入了2.0时代。如果说以前人海战术还比较有效,现在则要逐步转变成目的性更强、专业性更高的精准执法,实现对重点行业环境问题的精准打击。
比如,如果钢铁行业环保问题突出,可以不定期组织一批专注于该行业的环保专家带队的督查组,针对一定区域内的钢铁行业开展专项督查,彻底摸清楚钢铁行业环保现状,精准打击业内的违法企业,也能从专业化的角度来帮扶企业做好环保工作。
一个家庭作坊式的电镀厂,一年的收入可能有十几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元,但如果关停这样的企业,一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可能被掐断,会被迫外出打工谋生——几年前,经常可以听到地方环境部门的人,以类似的理由为毫无环保设施的家庭作坊开脱。
诚然,环保执法刚开始加严之时,对是否关停这类存在已久的家庭小作坊,确实存在着摇摆。但站在今天来看,这样的作坊式企业其实就是在透支“环保资产”——一家每年收入几十万元的作坊,最后可能需要社会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来治理被其破坏的环境,让全社会为其污染埋单。
一个家庭小作坊是如此,一个大企业同样如此。这些年来我们常常会听到部分大企业以“创造多少就业、上缴多少税收”来说事,在对地方经济增长作出多少贡献这样的理由之下,个别地方政府甚至也被要挟,更有甚者特批对某些企业免于进行环保检查。
其实,如果算一算环保账就很容易弄清楚:一个环保都不能达标的企业,是肯定没有办法做强做优的,它可能能解决一时的就业、并上缴税收,但终将会让当地的整个社会为自己的环境污染而埋单。
毋庸讳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做环保都会增加投入,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尤其是在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环保对企业成本增加的影响也被有意无意地不断放大,认为环保阻碍企业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声音此起彼伏。
出现这些声音,正好说明了一些企业还是停留在透支“环保资产”的基础上做发展,一些地方仍是在牺牲环境搞经济发展,而这样的发展肯定是难以持久的。
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我国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因此,试图借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逼迫环保“放水”的思路可以休矣。国家层面已多次强调:环保工作不放宽、不放松,不走“回头路”!
环保并不是要让大家饿着肚子看蓝天,有人说环保“刀刀见血”,实际上是处处有情。首先是只针对达标无望的企业才会进行关停,环境部门还会帮助一些企业“一企一策”来制定达标方案;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央也一直强调要禁止“一刀切”,要给守法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保障。
以针对重污染天的限停产政策为例,生态环境部曾作出调整:2018~2019年秋冬季,对行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明显好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环保标杆企业,可不予限产;今年更进一步明确,拟按照工艺装备、有组织排放限值、无组织控制措施、运输方式等环保绩效水平将企业分为A、B、C三类,拟将全面达到超低排放的企业列为A级,这类企业在今年冬季重污染时不需采取限产或停产等减排措施。
很显然,环保的目的就是要引导“良币驱逐劣币”——环保做得好的企业,生产、经营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更好地抢占市场,取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2018年11月,记者在浙江长兴做调查发现,在经历两次环保大整治之后,当地电池行业企业数量减少超过90%,然而行业产值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13年间增加了超过13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绿色转型迫在眉睫;对于企业而言,绿色发展生死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