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至20日,由四川省公路学会桥梁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承办的人工集料桥梁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暨规程宣贯专题学术报告会在成都召开。
学术报告会有来自甘肃、青海、广西、上海、河南、四川等地区的专家、学者近300人参加。会上,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总工程师牟廷敏做了题为《基于人工集料的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报告,武汉理工大学博导丁庆军作了题为《人工集料高性能与超高强混凝土》技术报告,西华大学副教授周孝军宣贯了人工集料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另外还有三位专家分别作了外加剂专项技术报告,一起分享四川在人工集料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解决工程建设原材料短缺难题、实现工业废料资源化利用,从原材料、环保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四川交通品质工程,极大促进了四川桥梁建设水平的提高。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院长罗玉宏介绍,由于四川复杂的地质地形和砂石料严重缺乏的制约,给四川交通桥梁等结构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厅公路设计院利用院博士后工作站,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20年来持续技术攻关,依托雅西、丽攀、遂广、遂西、雅康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系列关于人工集料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成果。目前已经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编制四川省地方规程3部,四川省公路工程技术指南1部,并培养多名相关研究方向博士、硕士。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副院长陈湘青表示,四川通过这几年品质工程、示范工程的建设,为全国山区公路桥梁建设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可以说是解决了山区公路建设的材料来源、环境保护问题,为以后推动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原材料技术。“四川在人工集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应用处于全国靠前领先,提出理论也很新颖。”陈湘青说,“人工集料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是种新技术,同时会促进高寒、高海拔、施工环境恶劣的地区施工工艺的大变革,在应用推广上非常有前景。”
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经理廖知勇表示,“本次的学术报告会非常有价值,这是长期试验成果和实际施工中一个最好的结合。” 与平时开的专题学术报告会不同,本次报告会的生产实用性更强,人数从最开始预计的100人的规模增加到近300人。牟廷敏总工的报告从紧扣质量控制、便于操作和掌握以及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与现场生产工艺及技术紧密相连。接下来我们会联系桥梁专业委员会,在我们川高系统内召开专项学术报告和培训会。”
学术会还特邀国际桥梁工程学地震协会主席、同济大学国际特聘教授、美国联邦前首席桥梁工程师颜文晖博士开展“山区交通基础设施桥梁快速施工技术”专题学术报告。1月20日下午,参会人员观摩了人工集料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试验,主讲专家现场讲解实验过程、答疑解惑,将学术报告与现场观摩相结合,加深参会专家、学者对人工集料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认识。参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本次学术交流和现场试验观摩,对解决工程建设原材料短缺难题、实现工业废料资源化利用,在四川公路建品质工程提供核心技术资源、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