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三年后,山水水泥的小股东终于等来了其复牌,此前该公司扭亏为盈的业绩或许给了他们一丝希望,但市场最终以暴跌表态——截至10月31日收盘,山水水泥暴跌47.69%,市值蒸发约157亿元。
30日,山水水泥公告称,于2018年10月30日发行9.748亿股新股,占发行前的现有已发行股份28.85%,每股发行价为4.20港元,较2015年4月15日收市价6.29港元折让33.23%。完成新发行后,新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份约22.39%,新股份连同公司现有公众股东所持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份的比例不低于25%,公众持股量问题获解决。在停牌3年后今日正式复牌。
历时数年的内斗,如今已有了结果。曾差点被清理出局的宓敬田,如今已完成对原董事会的清理,但山水水泥的故事就能结束了吗?
天瑞集团卷入“山水之争”过程曲折。
控制权争端起于2013年。山水水泥多名核心部门高管因不满张才奎父子推行的改革,集体辞职,继而引发山水投资股权的处置问题。2014年,维权高管联合2000余名持股职工,将张才奎告上法庭,要求解除信托关系。
2014年10月,张氏父子与维权高管及职工因中国山水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山水投资”)股份问题互相胶着,等待香港法院审理。作为预防措施,张氏引入央企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成为山水水泥第二大股东。可此举实际上将山水投资所持股份从30.11%摊薄至25.09%,从而意味着其他投资者可在不达到要约前就成为第一大股东。
同为水泥企业的天瑞集团多次扫货增持,以28.16%的比例成为山水水泥第一大股东。亚洲水泥亦将在山水水泥的持股扩增至20.90%。
至此,山水水泥股权分布状况为:天瑞集团持股28.16%,山水投资持股25.09%,亚洲水泥持股20.90%,中国建材持股16.67%,公众股9.18%。围绕山水水泥的控制权,接下来数年斗争不断,而山水集团的董事会则遭遇频繁重新洗牌。
股权缠斗延至今年9月。山水水泥今年9月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天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先后向香港高等法院和开曼群岛大法院提呈对公司进行清盘的呈请。
有分析指出,天瑞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却无法对董事会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只有对相关议事规则进行修改才能在董事会层面获得更多话语权。而递交清算呈请更多的是表达自身作为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无法取得席位的诉求,倒逼其他股东让步及妥协。
直到今年10月,山水水泥披露上述分别香港和开曼群岛的清盘呈请先后被撤回和驳回。
山水水泥大乱斗
2017年4月8日山水水泥总部的“大乱斗”还历历在目。
当日凌晨4点多,几十辆车拉着约600人集聚在济南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门口,并强行对其办公楼的几个门进行砸打,还将装载机开上办公楼门口回廊对办公楼大门进行撞击。而这数百人中包括山水水泥董事会主席廖耀强、第一大股东天瑞集团董事长李留法,及山水水泥董秘喻春良。
山水水泥公告称济南办公楼被宓敬田及其团伙非法占领。于4月8日,公司的董事合法进入并试图收回济南办公楼时,在非正常的情况下被由宓敬田及其团伙指挥和组织的大量不明身份人员,在办公楼对开的空地限制人身自由超过2小时。最后董事只能在济南警方的协助下离开。
面对山水水泥的公告说辞,宓敬田在日前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山水水泥公告内容不实。组织“占领”办公楼的是山水水泥董事会主席廖耀强及其他董事。宓敬田称,廖耀强及其他董事组织600余人占领了山东山水总部。
宓敬田是山水水泥元老级人物,其与天瑞集团曾是“盟友”。两年前,正是宓敬田的山水管理层同事主动引入天瑞集团,天瑞集团才得以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为何双方会以这样暴力的方式大打出手?
智通财经了解到,天瑞集团入主山水水泥后,并未实际参与公司的运营,而是启用宓敬田出任集团副董事长,承担山水水泥的实际运营工作。
之后山水水泥管理层的恶意清盘导致46亿元债务违约,而对于停牌已久的山水水泥,复牌或许能够缓解危机。但是在山水水泥试图通过配股实现复牌,却遭到宓敬田等人的抵制。
据悉,2016年9月3日,山水水泥董事会决定向不少于六名独立承配人配售不低于9.1亿股,配售价格的下限为0.5港元,但是这项融资方案引起了宓敬田等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配股价格过低、影响职工股股东利益。
于是,在多轮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出现了开头的闹剧。
制裁宓敬田
在山水水泥内讧升级的10个月后,其董事会再度向宓敬田出手,但这次选择了“文斗”的方式。
2017年1月12日晚,山水水泥发布公告称,免除宓敬田在山水集团及附属公司的一切职务、权力及职责,包括其在山水集团的董事及副董事长职务。
而免除宓敬田职务的理由,是其公开披露了公司在新董事会接管一年来的运营和财务状况,并预计2017年利润不少于10亿元。山水水泥公告称该等言论并不能反映山水集团及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对此,山水集团人士曾向媒体表示,宓敬田在披露前也获得了另一高官李和平的许可,上市公司的处罚过于严厉。
据山水水泥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度公司净亏损9.79亿元。这是山水水泥连续第二年巨额亏损,2015年度山水水泥亏损近67亿元。这些数据与宓敬田的“利润不少于10亿元”预期还相距20亿。
在财报披露之后,宓敬田曾对此年亏损的数据表示不解,并称“可以负责任地讲,作为山水水泥唯一的实体企业山水集团,在去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不明白上市公司为何还出现近10亿元巨额亏损”。
此时,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其负责的核数师并没发表意见。
2018年2月7日,犹如惊弓之鸟的股东收到山水水泥发出的信函,里面列举了毕马威所汇报的,有关其副董事长宓敬田掏空企业的8点“罪状”。
“罪状”包括:采购煤炭的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肆意向个别高管发放奖金、企图把公司的销售业务全数外包、大规模提现、企图拖延公司的审计进度、将水泥生产线停产,以及宓敬田在侵害股东权益后还参与了《2017年水泥行业十大风云人物》的评选。
然而,这份“罪状”并未击退宓敬田,反倒是揭开了其反击的序幕。
宓敬田的反击
在宓敬田接到“罪状”的一个月后,董事会廖耀强成了第一个出局的人。
3月20日,山水水泥发布公告,廖耀强已辞任该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和授权代表及于该公司附属公司的董事职务。此前,在宓敬田的说辞中,廖耀强及其他董事组织600余人占领了山东山水总部。
接替廖耀强职位的是天瑞集团董事长李留法,后者曾在宓敬田联合其他6名山水投资显名小股东代表职工股东,希望从山东山水前董事长张才奎手中收回被“酌情信托”的股份时,给予支持。
第二个出局的人是山水水泥的原当家张才奎。在宓敬田眼中,张才奎等前任管理层“为达到掏空企业恶意清盘的目的,在拥有银行额度的情况下故意违约,给企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此外,有761名山水老员工指责张才奎等人意图透过绝对酌情信托,代为持有近4000名员工的股权,但员工无权过问信托财产分配,变相被侵吞股权权益;另外又指张才奎滥用信托人职能谋私利,包括安插儿子张斌任董事长,以及违规将招标工程批给指定公司等。
3月27日、4月17日、5月17日,山水水泥向法院连下三张“罪状”,申请接收管理张才奎名下山水投资的股份、禁止张才奎提出申请,以及增加有关张才奎等冻结资产金额。此前宓敬田受“罪状”指控的委屈,已三倍返还给了张才奎。
此时,引发山水水泥“大乱斗”导火索的公章案也有了结果。4月20日,山水水泥公布,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张斌、张才奎、陈学师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向山水水泥返还非法占有的公章。尽管上述三人试图上诉,但最终被法院驳回。
至此,宓敬田算是打完了他的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