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21日,第十五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混凝土结构教学比赛在西安欧亚学院举行。此次比赛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和西安欧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出版社、建筑行业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据了解,大会从1986年开始举行,历时32年,先后参加会议的教师2000余人,影响土木专业在校生100000余人。
清华大学冯鹏教授代表学术委员会致辞,他指出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贯穿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人才培养中有重要地位,代表着我国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大会覆盖面广、参与者多,为高校和行业深入交流、讨论提供了平台。
10月20日上午,10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特邀报告,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课程教学、教育理念及心得等。
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教授作《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浅谈“教书”与“育人”》专题报告。顾祥林从雅典学派说起,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以“学者风范”讲述大学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如何教书、如何育人。
东南大学邱洪兴教授所作的报告为研究土木工程提供了新方向、新路线。在报告中,邱洪兴将土木工程发展史分为专业起源、民国时期、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新世纪五个模块;剖析土木工程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历程,追寻本源,找寻规律。
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教授通过《价值观办学》报告分享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研究、西安欧亚学院“四四二”十年战略执行情况回顾,并由此进一步明晰学校未来发展战略核心为“质量”,确定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建设创新型、国际化、应用型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史庆轩教授强调解决问题要立足专业性,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评估的四个特点可实施“五步走”策略。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刘彦生教授详细介绍了超高层结构发展与设计中抗侧问题逻辑。
同济大学肖建庄教授从四个方面分享了混凝土结构可持续性设计探索与教学。
香港理工大学戴建国教授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为例,分享了香港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与管理的实践和体会。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发宁教授从四个方面分享了混凝土动强度提高机理的细观力学研究成果。
10月20日下午,来自全国29所高校的41名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展示个人在混凝土结构教学方面的方法、技巧和成果。评委们认真聆听,公正赋分,肯定、赞许的同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19名。
10月21日,研讨会集结了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以邀请报告、专题报告等形式交流分享,探讨了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相关议题。
浙江大学赵羽习教授以《创造性设计》为例展示了浙大人在教学创新方面的落地实践。赵羽习分享教学改革须学习创新思维、拓展专业知识、发扬团队合作。
南京工程学院宗兰教授以“为有源头活水来”为题,提出本科教育创新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须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规范》、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引导学生有创新意识。
重庆大学陈朝晖教授以《结构演化的历史观、人文观和科学观》为题,以“向历史寻找答案,向经典与大师学习”为引,介绍了重庆大学颇受欢迎、场场爆满的通识课程《建筑结构的艺术》。
西安欧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教师杨光对学院如何实现学校的价值观及质量观进行了分享。
华南理工大学陈庆军分享了基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指出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中最核心的是关于结果的可衡量性。
长安大学黄华就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践探索和举措做汇报,介绍了实验教学定位及改革思路、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等,对于各高校实践教学提供了参考和新思路。
嘉宾和参会者围绕绿色混凝土研究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创新、互联网+教学与慕课等研讨交流;深入探究混凝土结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混凝土结构课程建设等。
21日下午,部分参会者赴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参观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