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广东东莞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03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东莞时间网
核心提示: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了东莞市打造珠三角最快最好的建设工程审批管理服务的最新进展。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东莞市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涉及的办理事项,已经从162项精简为60项,压减了63%;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最快压减至26个工作日,压减了71%。


继开办企业便利化系列改革后,“东莞速度”再度提速。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了东莞市打造珠三角最快最好的建设工程审批管理服务的最新进展。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东莞市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涉及的办理事项,已经从162项精简为60项,压减了63%;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最快压减至26个工作日,压减了71%。


改革进展


事项、时间分别压缩60%、70%以上


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成本和能否抢占市场商机。今年,东莞被列为全省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的三个试点城市之一。


8月2日,《东莞市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办法》及配套文件印发实施,标志着东莞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按照该方案,本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将建设工程项目办理事项和全流程审批时间,双双减少50%以上。


市发改局副局长肖必良介绍,通过一系列精简压缩,目前东莞已超额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在精简审批事项上,此前,企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涉及的办理事项共162项,经取消合并优化调整后,精简为60项,压缩63%。


在大幅压减审批时间上,企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取得施工许可的政府审批时限最快压减至26个工作日,压减超过70%。此外,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类事项可当天办理;程序性审查事项和告知承诺办理事项一个工作日内办理;其他审批事项,办理时间一律压缩到法定时间的30%。


接下来,东莞将重点做好“六个一”配套措施,包括一套办事指南、一个办事大厅、一个网上审批服务平台、一块标准地、一批改革试点项目、一批监管措施等。


报建审批时限


压缩了34个工作日


事项、时间到底如何压缩?从报建审批改革可见一斑。


市住建局副局长刘美雄介绍,首先,企业需要走的流程变少了。譬如,勘察、设计等登记,安全措施备案等6个前置审批事项并入施工许可办理;取消项目发包登记、初步设计审查、检测报告备案3个事项。如此一来,原先的14个事项精减至5项,精减率达到64%。


其次,要提交的材料更薄了。精减后,该局保留的审批事项材料从146项精减至39项,精减率达73%,远超市定50%的目标。其中,仅施工许可核发环节,通过取消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合同公证、保函公证,开工安全条件及保障施工的安全措施改由企业自行核查并承诺等做法,由原来的96项资料精减为17项资料。


最终,审批效率提高了,企业所花的时间更短了。改革后,该局建设工程项目报建总审批时限从46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精减了34个工作日,项目办理总体时限减少73%。


“这还远远不够,还需配套相关审批制度予以保障。因此,我们还在实行并联审批、重大项目报建绿色通道、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等等,以加快项目落地和动工建设。”刘美雄称。


审批改革


实行并联审批只需一次申报


除了事项压缩,流程精简,在企业申报、审批服务上,东莞也有“大招”。市政务服务办副主任刘汉森介绍,目前东莞在推动申办审批标准化、推进并联审批改革、建成网上审批服务平台上已经取得初步进展。


譬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涉及的全部事项申报情形、办事材料、办事指南的标准化梳理工作已经完成;建设工程项目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及“一站式”建设工程项目实体审批大厅已基本建成,网上平台即将进入上线试运行阶段。


这些改革将带来怎样的效果?以并联审批为例。以前,企业只有到一个部门办完一个事项,拿到结果后再准备材料到下一个部门办另一个事项。现在,有关联关系的几个事项合并成一个事项办理,企业一次把所有材料准备齐全,部门之间传递审批结果,同步审查、一次出证。也就是说,申报人只需要提交一次材料,完成多项审批。


如果材料不符合要求怎么办?对部分材料可实行容缺受理。即如果企业申报材料有问题,不需要退件重新申报,而是承诺在发放证书前补齐,部门审查和申报人补正材料的工作可以同步进行。对不符合条件需要补正的资料,也将做到一次性告知,确保一次申报成功,减少来回奔波。


试点情况


松山湖探路“区域评价”与“标准地”改革


签订承诺书后可直接开工建设


作为东莞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近日,松山湖印发了三项试点方案,正加速实施“区域评价”“标准地”和“多评合一”三项改革。


所谓“区域评价”,即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提前完成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前置性评估评审。企业要在该区域内投资建厂,不再需要“逐一”编报,而是由园区有关部门“统一”提前编报,共享区域评价结果,从而节约成本、缩短时间。


举个例子,以往单独编制节能报告,一般就需30天左右。而符合区域评价结果适用条件的项目,就可以节省编制报告时间50%,减少编制报告内容30%。


“标准地”改革,则是在区域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出让前明确相关标准,带着指标出让。拿到“标准地”后,可实行告知承诺制,与相关部门签订承诺书后可直接开工建设,待建成投产后,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即可。


在传统的土地出让方式下,企业拿地后,仅施工许可阶段就需完成节能审查、环评等多个审批事项,耗费企业大量的时间。而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土地出让已经过部门联审,相关指标及筛选条件都十分明确。“以前是企业跑,现在是政府跑。对企业来说手续减少了,项目落地开工加快了。对园区来说,招商引资也更方便、明确了。”松山湖管委会委员吕永清在发布会上表示。


松山湖试点审批大厅发出改革后的“施工图审查备案证”


“真的太快了,不到一上午就拿到了。”在接过一张“施工图审查备案凭证”后,来自东莞市大业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叶女士激动不已。8月31日,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实体审批大厅发出实施改革后的第一张证书。


叶女士此次办理的是华为松山湖终端项目的一个小建设工程的施工图审查业务。“以前,这个要交19项材料,厚厚的一摞,现在只需要交两份材料,盖两个章就行了。”叶女士向记者展示她手上的证书,并感叹道:这个转变让她的工作变得“so easy”!


这个转变得益于建设工程审批改革在松山湖试点的落地。当天,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松山湖试点实体审批大厅建成并启用。记者看到,这里分为导办服务区、窗口服务区、自助办理区、后台审批区及并联审批洽谈区等功能区域,共设置了12个综合窗口。免费的查询电脑,清晰的流程指引,贴心的代办服务,都让前来办理业务的人连连“点赞”。


据悉,实体审批大厅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系统电子流转、后台集中审批”的新模式。如今,21个市级部门的60余名审批代表已进驻办公,前台综合收件,后台立即开始分类审批。这里还设置了联合审图室和并联审批洽谈室,各部门也安排了首席代表作为负责人在此解决企业难题。


“我们住建部门有5个人在这里驻点,一上午就办完了三个企业事项,虽然这些按规定1个或几个工作日办完就行,但很多项目我们都实现了即来即办。如果按以往,这些项目往往要层层审批,现在则充分授权,简单易行。”来自市住建局的首席代表王杰文向记者透露。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