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8年加快转型步伐 深化供给侧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4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建材报
核心提示:2018年建材行业总体将保持稳中有变的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源环保约束将成为两大关键因素,市场需求延续2017年第四季度态势,市场风险有所积聚,波动性平稳向下运行特征明显。一季度建材行业经济运行仍将保持平稳,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温和增长。继续推进建材产业链延伸,发展新兴产品和产业。随着市场需求转型和发展环境变化,应注重引导消费引导类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向智能化、功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由竞价竞争向渠道竞争转变,向制造服务业转型。

2017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概况


1.投资驱动类产品产量下降,投资、消费、下游产业多重驱动类产品产量中低速增长


全年全国水泥累计产量23.2亿吨,同比下降0.2%,在建材行业重点监测的30种产品中,全年产量下降的有9种产品,其中花岗岩板材下降31.6%。21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平板玻璃产量7.9亿重量箱,同比增长3.9%。


2.建材产品出厂价格明显回升


2017年建材及非矿产品出厂价格结束了持续两年的下降。从8月份开始超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平均增速,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8.2%,比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幅度高1.9个百分点,在工业行业中处于较快增长速度。其中水泥出厂价格涨势明显,全年平均出厂价格324元/吨,比上年上涨22.4%,平板玻璃价格稳中有升,全年平均出厂价格72.0元/重量箱,比上年高10.6%。


3.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回升显著


规模以上建材行业2017年12月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利润总额3745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水泥行业2017年12月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4.4%;平板玻璃行业2017年12月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1.2%。其他建材主要产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玻璃纤维及制品、卫生陶瓷、防水建材等行业2017年12月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10%。


4.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2015年以后建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急速下滑,2015年仅增长6%,2016年一度负增长,全年增速不足1%。而2017年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5万亿元,同比下降1.7%。按照产业链划分,建材各产业中投资保持增长的行业仅剩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矿物纤维和复合材料和建筑卫生陶瓷工业。


5.建材出口下降,进口保持稳定


2017年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出口306.5亿美元,下降1.3%。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出口金额增长1.8%,建筑用石、建筑技术玻璃出口金额仍分别下降16.9%、1.5%;其他主要出口商品中,玻璃纤维及制品、水泥混凝土制品、纤维增强水泥制品、石棉制品出口金额实现增长。


2017年,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进口金额205亿美元,下降0.4%,平板玻璃、大理石和花岗石荒料、玻璃纤维及制品、石英玻璃、碳纤维及制品、密封制品等主要商品进口金额均保持同比增长。


建材行业经济运行主要问题


1.市场需求出现趋紧迹象,建材行业增速明显下跌


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7.7%,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重点市场领域中,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均出现明显回落;当前建材及水泥、混凝土水泥制品市场需求相对平稳,总体仍表现为弱需求状态,投资对建材行业的拉动作用急剧弱化。而目前建材行业增长中投资驱动因素仍占75%左右,消费驱动还处于转型发展或培育阶段,由此建材行业在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着需求不足的市场环境,建材产业总体上将不可逆转地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行业将更多地转向消费拉动及存量市场。


2.资源、环保约束因素影响进一步增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容量已经形成限制,极端污染天气、生态破坏等问题层出不穷,当前环境容量已经难以满足产业当前规模下的发展。严重污染天气水泥窑停限产成为经常性现象,在“2+26”城市尤其明显,从11月份北方十五省市陆续开始进入错峰生产开始,全国水泥熟料环比连续大幅下降;2014年以来,平板玻璃行业193家在产企业中,因环保问题受到环保部门处罚、要求整改企业就有123家,涉及平板玻璃生产能力7.7亿重量箱,同时,还有36家企业被关闭。此外,因节能减排标准持续提升,企业环保投入持续加大,矿山整治导致生产原料成本大幅上涨,生产要素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3.产能过剩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


截至目前,全国水泥熟料产能19.1亿吨,水泥产能36亿吨,其中2016年以来,新投产新型干法生产线42条,增加熟料产能5630万吨,产能过剩局面仍在持续。近十年内,全国水泥产能由2008年的20.3亿吨增加至2017年的35.9亿吨,年平均增长率为5.9%。2014年及以前,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均在70%以上,但2015年以来明显下降,2016年为68.7%,2017年同时受环保、错峰生产等因素影响,产能利用率进一步降至65%。


4.价格回升是建材行业收益回升的主要原因


2017年建材效益增长相对明显,价格上涨是其主要因素。2017年规模以上建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量中价格回升因素贡献近70%的份额。2017年建材行业出厂价格的回升主要依赖于行业自律和原燃材料价格上涨,一旦价格传导机制不畅或自律基础动摇,将会对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在价格推动作用削弱后,建材行业增长速度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回落。


5.出口对行业的拉动作用持续减弱


2013年以来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出口金额增速持续下滑,2016年大幅下降19%,2017年仍然下降。2017年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水泥和水泥熟料、石膏制品和保温材料出口数量下降,建筑技术玻璃出口数量在年底也出现下降。2017年建材及非矿出口的下降,对建材行业,特别是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和建筑技术玻璃行业的增长呈负面影响。


建材行业2018年运行情况预研


根据宏观运行情况及相关政策性因素变化可以确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持稳,建材行业市场需求偏弱、总体平稳的宏观市场环境仍将持续。同时,建材行业在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并加快去产能的预期下,市场供需平稳将得以维持。综合判断,2018年建材行业总体将保持稳中有变的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源环保约束将成为两大关键因素,市场需求延续2017年第四季度态势,市场风险有所积聚,波动性平稳向下运行特征明显。一季度建材行业经济运行仍将保持平稳,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温和增长。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快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材行业发展改革进入新阶段,应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指导要求,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加强行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管理和解决,加快推动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传统产业去产能,主动适应经济增长投资驱动力减缓的转变。严格控制新增产能,规范或严格项目建设周期及评定条件,对于长期没有建设进展或投资的在建、拟建项目予以清理,切实管住新增产能入口,为行业供给侧改革提供缓冲期。加强监管力度,在审查水泥、平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备案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将听取行业协会意见作为重要环节,由政府、行业共同协商、监管,坚决遏制盲目新增产能行为。加强对行业企业动态情况进行跟踪,充分利用水泥生产许可、矿山开采许可、项目备案信息等行政记录信息开展去产能工作,增加更多工作抓手。近期我会对水泥行业生产许可证、矿山开采管理情况进行跟踪,确定水泥行业无证生产情况涉及面较为普遍,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违规企业的监督处罚,强化综合执法去产能手段,使去产能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继续推进建材产业链延伸,发展新兴产品和产业。随着市场需求转型和发展环境变化,应注重引导消费引导类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向智能化、功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由竞价竞争向渠道竞争转变,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建议支持Low-E玻璃列入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有效扩大玻璃产品应用范围,提高建筑节能应用水平,缓解玻璃产能过剩局面;在投资拉动作用减缓,环保约束日益严格并持续趋紧的环境下,积极推动水泥等高排放型行业企业应通过产业链延伸形成上下联动发展模式,实现水泥工业的全面升级,同时倡导、支持发展水泥窑废弃物协同处置模式,实现水泥工业的环保转型,有力支持全社会循环经济模式的顺畅有序。


3.加快推进建材产业存量优化,改善产业结构。随着市场结构持续转变,建材产业结构也将改变,传统产业产能将会缩减,加工制品业规模比重将会加大,因此应提前考虑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资源禀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市场需求潜力和辐射范围、产业发展基础等综合因素,有针对性地引导行业结构调整,对产能过剩的产业或地区加快引导产能出清,对于仍处于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产业应采取边发展边优化的方式,通过合理引导产业布局,持续淘汰不达标标准产能,优化产业发展进程,保证产业结构合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