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省商务厅“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总要求,谋深发展思路,找准工作路径,抓实重点举措,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科学发展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动力更加强劲,好的势头更加明显,各项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总体呈现“稳步向好”的态势,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散装率一类考核目标,推动行业发展进入“增长中低速、质量中高端”的健康轨道。
一、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散装水泥量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1.水泥散装率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二名
2017年,全省水泥散装率81.70%,同比提高0.95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水泥散装率81.00%的一类考核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二名。水泥主产地的八个市散装率依次为嘉兴89.13%、湖州87.58%、宁波87.51%、杭州85.95%、绍兴81.55%、金华76.00%、丽水75.72%、衢州70.33%;散装率同比提高依次为宁波2.27个百分点、衢州1.51个百分点、湖州0.86个百分点、丽水0.76个百分点、绍兴0.75个百分点、杭州0.44个百分点、金华0.42个百分点、嘉兴0.05个百分点;舟山、温州、台州市的地产水泥(粉磨站)散装率分别为100%、93.88%和81.73%。
水泥主产地的八个市所属县(市、区)水泥散装率(不含粉磨站)超过90%的5个,分别为桐庐94.95%、余姚94.87%、德清93.27%、桐乡92.08%、富阳91.80%;散装率80%-90%的16个,分别为柯桥89.99%、海宁89.08%、象山88.01%、长兴88.01%、嘉善87.58%、大江东86.05%、平湖85.48%、上虞85.23%、临安85.22%、慈溪85.12%、金华山旅游经济区84.97%、嵊州83.73%、余杭83.20%、宁海83.16%、建德83.06%、江山83.02%;散装率70%-80%的10个,分别为安吉79.17%、海盐78.87%、婺城77.79%、诸暨77.11%、萧山78.15%、缙云75.80%、淳安73.39%、兰溪74.68%、龙游73.01%、庆元72.44%。
2.散装水泥供应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1)水泥产量和散装量完成情况。全省水泥产量11433.74万吨,列全国第10名,同比增加607.65万吨,增长5.61%,继2014年增长-0.7%、2015年增长-9.38%,2016年增长-3.30%后,终于转负增长为正增长。散装水泥供应量9341.37万吨,列全国第5名,同比增加598.77万吨,增长6.85%,比水泥产量的增速高1.24个百分点。
(2)散装量超千万吨的市和超百万吨的县(市、区)情况。列入散装量考核的8个设区市,除绍兴、丽水外,其余6市均超1000万吨,分别是宁波1473.69万吨、嘉兴1423.89万吨、杭州1377.69万吨、衢州1207.99万吨、金华1190.07万吨、湖州1180.94万吨。散装量同比增长率为:宁波14.95%、衢州9.74%、金华7.51%、嘉兴5.75%、杭州2.89%、丽水1.15%、湖州-1.56%、绍兴-3.17%。
县(市、区)中,散装量超500万吨的3个:兰溪861.32万吨、江山697.69万吨、桐乡586.50万吨。400—500万吨的2个:象山448.68万吨、建德418.55万吨。300—400万吨的5个:长兴380.76万吨、富阳355.97万吨、宁海355.14万吨、诸暨327.71万吨、余姚302.22万吨。200—300万吨的5个:嘉善298.15万吨、常山293.68万吨、德清281.56万吨、乐清243.01万吨、缙云202.32万吨。100—200万吨的9个:余杭181.44万吨、龙游150.14万吨、海盐135.62万吨、临安121.19万吨、萧山117.03万吨、桐庐114.57万吨、上虞111.86万吨、平湖110.29万吨、婺城102.62万吨。
3.重点县(市、区)散装水泥供应量总体增加
萧山、余杭、建德、海盐、桐乡、德清、长兴、诸暨、兰溪、江山等十个水泥重点县(市、区)水泥产量4833.93万吨,占全省总量42.28%,同比增加47.04万吨,增长0.98%;散装水泥供应量3988.18万吨,占全省总量42.69%,同比增加50.48万吨,增长1.28%;散装量同比增长的为兰溪13.15%、江山12.95%、桐乡11.13%、海盐7.81%、余杭6.59%;散装量同比下降的为长兴-18.97%、德清-18.67%、萧山-18.13%、建德-1.50%、诸暨-0.38%。
4.列入使用量考核的三个市散装水泥使用量增加
温、台、舟三市散装水泥使用量1722.59万吨,同比增加135.92万吨,增长8.56%。其中,温州862.15万吨,同比增加80.71万吨,增长10.33%;台州696.73万吨,同比增加39.22万吨,增长5.96%;舟山163.71万吨,同比增加15.99万吨,增长10.82%。
5.列入统计范围的散装水泥中转出库量增加
全省列入统计范围的18个散装水泥中转库,出库量410.55万吨,同比增加34.18万吨,增长9.08%。
(二)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产量稳步上升
1.预拌砂浆完成情况
全省107家预拌干混砂浆生产企业(比去年增加13家企业),产量805.71万吨,同比增加115.11万吨,增长16.67%。其中:杭州市以242.23万吨居全省第一,同比增加2.39万吨,增长1.00%,占全省30.06%,占比下降4.68个百分点;嘉兴市以155.36万吨列全省第二,同比增加13.83万吨,增长9.77%,占全省19.28%,占比下降0.87个百分点;绍兴市以105.88万吨居全省第三,同比增加15.58万吨,增长17.26%,占全省13.14%,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三市合计503.47万吨,占全省62.49%,占比下降5.8个百分点。舟山市预拌砂浆使用率已达95%以上。宁波市全年完成102.74万吨,同比增加31.18万吨,完成量居全省第四,增加量居第一。11市中除杭州、衢州两市未完成2017年省散装办下达的预拌砂浆考核目标外,其余8市均完成年目标。
2.预拌混凝土完成情况
全省580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比去年增加9家企业),产量创历史新高,达18461.36万立方米,同比增加2432.86万立方米,增长15.18%。排名前三位的市是杭州市4938.86万立方米,占全省26.75%,占比下降0.38个百分点;宁波市2846.82万立方米,占全省15.42%,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嘉兴市2502.95万立方米,占全省13.56%,占比提高2.38个百分点;三市合计10288.63万立方米,占全省55.73%,占比下降0.24个百分点。湖州市预拌混凝土同比增长以47.12%居全省第一,嘉兴市居第二39.34%,丽水居第三26.81%。
(三)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全省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节能减排绩效显著:共节约标准煤394.65万吨,节省水泥用量1177万吨,减排粉尘93.88万吨、二氧化碳402.36万吨、二氧化硫0.31万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废渣)3323.04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42.04亿元。
二、2017年运行特点和经验总结
(一)运行特点
1.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水泥散装率一类考核目标
2017年特别是下半年,全省围绕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给行业发展带来曙光的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想方设法谋发展。加强“禁现”行政执法工作、切实推进预拌混凝土下乡工作 ,多管齐下推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散装水泥供应量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全年水泥散装率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一类目标。
2.散装水泥供应量继续增加,增幅高于水泥产量
全省散装水泥供应量一季度增长5.42%、二季度增长4.07%、三季度增长24.76%、四季度增长6.85%。全省水泥产量增长率一季度增长4.8%、二季度增长2.84%、三季度增长22.41%、四季度增长5.61%。水泥产量走势虽与散装水泥相似,但从以上数据显示,散装水泥供应量增长率始终高于水泥产量增长率,这也是散装率能稳步提高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是:(1)全省固定资产投资31126亿元,同比增长8.6%。(2)项目投资22899亿元,同比增长8.0%;全省基础设施投资10173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68%,同比去年占比提高近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项目对全部投资增长支撑作用明显,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拉动投资增长7个百分点以上。(3)房地产开发投资8226亿元,增长10.1 %,增幅同比去年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
3.预拌砂浆应用工作获得新突破
预拌砂浆应用工作稳步推进,产量800万吨以上,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列全国第四。全省预拌砂浆工作以质量监管为基础,以培育市场主体为目标,完善标准体系,规范行业管理,开展“禁现”砂浆行政执法;结合大气扬尘防治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引导企业提升服务,扎实推进预拌砂浆产业发展。杭州、嘉兴2市领跑全省,2市合计397.59万吨,占全省预拌砂浆供应量的49.35%;绍兴、宁波、湖州、舟山、温州5市供应量分别为105.88、102.74、55.56、42.84、38.00万吨,发展势头强劲。金华、台州、衢州等3市,同比去年也有较大增幅。
4.预拌混凝土产量增长明显好于上一年
全省预拌混凝土产量创历史新高,使用散装水泥5365.05万吨, 占全省水泥产量比例57.43%,占比提高14.92个百分点。1-4季度全省预拌混凝土产量增长率情况为:一季度增长9.75%,二季度增长14.94%、三季度增长21.04%、四季度增长13.42%。增长率好于上年的主要原因,一是整体经济形势有好转,投资项目增加明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略有增加,房地产行情火爆,强有力地拉动了预拌混凝土用量;二是全省推行的预拌混凝土下乡政策,继续为预拌混凝土创造了持续发展的增长点;三是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大型和重点投资项目增多、房开项目加紧开工等等,也提高了预拌混凝土需求量。
5.水泥价格走势以上扬为主,混凝土价格随之上涨
(1)水泥价格逐季上涨,到四季度创新高。根据省商务厅水泥市场样本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12月P.O425水泥全省平均价为508元/吨,环比上涨23元/吨,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180元/吨。第一季度水泥价格基本平稳,从1月340元到3月341元,季度平均价335元/吨;二季度开始,水泥价格逐月合理上涨,从4月366元到6月372元,季度平均价371元/吨;三季度水泥价格继续上涨态势,从7月380元到9月达391元/吨,季度平均价387元/吨;四季度水泥价格开始疯狂上扬,从10月415元、11月485元到12月508元,季度平均价469元/吨,季末比季初的价格涨了近100元/吨,年末比年初的价格涨了近170元/吨,创历史以来价格新高。
浙江省水泥市场价格先抑后扬,全年呈逐月走高的趋势,特别是10月份以后,价格上涨甚是惊人。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推升水泥需求。2017年全省大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火爆,使水泥市场的需求量猛增;而水泥企业由于中央环保督查和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停产时间较长,生产受影响,库存降至历史最低点。二是环保限产执行前松后紧,致供求关系失衡。年初,省水泥协会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文件要求,对水泥行业制定了错峰生产实施方案,要求错峰生产时间不少于90天,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因缺少有效监管,除南方水泥等少数企业在严格执行外,许多企业仍然开足马力生产。进入10月后,政府才采取了强制措施,要求在12月31日前执行30天停窑、停磨错峰生产,导致熟料供不应求,企业生产受到限制,而市场又进入传统旺季,市场供需反转。三是中央首次环保督查与需求的叠加效应。8-9月份,中央环保督查组进驻浙江省,各地政府为控制全年排放总量指标,企业几乎全面停产,致使水泥库存下降,货源紧张。尤其是“2+26”的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环境治理、环保超标治理、节能因素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等,都启动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环保整治行动。10月份中央环保督查组结束任务后,正好叠加水泥需求旺季,导致全省水泥供需失衡、水泥价格快速上涨。
(2)预拌混凝土价格走势与水泥价格走势相似。12月,预拌混凝土C20平均价463元/立方米,C25平均价487元/立方米、C30平均价505元/立方米,环比价格平均上涨32元/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价格平均上涨122元/立方米。第一季度价格基本平稳,3种规格预拌混凝土平均价从1月376元/立方米到3月386元/立方米,季度平均价379元/立方米;二季度开始价格逐月合理上涨,3种规格预拌混凝土平均价从4月392元/立方米到6月402元/立方米,季度平均价398元/吨;三季度价格继续上涨态势,3种规格预拌混凝土平均价从7月404元/立方米到9月达420元/立方米,季度平均价411元/立方米;四季度价格开始大幅上涨,3种规格预拌混凝土平均价从10月438元/立方米、11月453元/立方米到12月485元/立方米,季度平均价458元/立方米,季末比季初的价格涨了近50元/立方米,年末比年初的价格涨了近110元/立方米,创历史以来价格新高。
预拌混凝土价格的涨幅低于水泥价格的涨幅,主要原因:一是《造价信息》公布的价格相对固定,把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价格涨跌因素计算在内,虽然指导价偏低,但对价格稳定有一定的制约性。二是虽然各地的预拌混凝土市场需求不同,面对竞争承受能力不同,按指导价下浮的点数也不同,但是由于全省各地的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部门对行业的管理和行业的自律及价格的维稳做了不少工作,故对稳定预拌混凝土价格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三是虽然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部分企业可能会为了生存“以价换量”,但是由于应收款等因素的制约,价格的调整范围不大;四是由于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导致货源紧缺、成本增大,部分预拌混凝土企业宁愿选择停产,也不愿意亏本销售。
(二)经验总结
2017年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能全面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主要原因是:
1.依靠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及相关部门大力的支持
2017年5月11日,省商务厅在杭州萧山组织召开了全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会议暨预拌砂浆信息化和清洁化生产现场会。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宗尧对浙江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成绩做了回顾,对散装水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治理雾霾、建设生态文明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要求全省散装水泥战线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行业发展机遇;要科学设定发展评价体系,谋划长远发展;要查找和突破薄弱环节,补齐行业发展短板;要加强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队伍;要有一抓到底的力度,全面创造“十三五”散装水泥发展新局面。各级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散装办负责人,部分企业负责人及相关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代表参加会议,省级有关单位部门领导、新闻媒体代表应邀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推动了浙江省散装水泥各项工作迈入高水平阶段。
2.依靠全省合理的规划布局以及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考核层次的提升
全省各地在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布局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项目,以确保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截止2017年,全省投入运行的预拌混凝土企业达580家,设计产能为30949万立方米,县级以上建设工程基本实现使用预拌混凝土。随着预拌混凝土下乡政策的持续不断进行,农村建设项目使用预拌混凝土的有序推进、顺势蔓延。全省已通过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验收和备案并投产砂浆生产企业107家,年生产能力2595万吨,预拌砂浆使用项目已超千个,机喷砂浆实施面积也超300万平方米左右。积极培育预拌砂浆进家装试点,已培育温州华宁、浙江天翔、浙江忠信、浙江益森、杭州墨泰、嘉兴博宏等设备制造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开拓家装市场。全省已有绍兴益生砂浆、绍兴鼎峰、台州忠信砂浆、杭州天翔等四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为全省预拌砂浆行业带了好头、提振了信心。
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的相关工作自从被列入省委对创建文明城市以及省政府对美丽浙江建设考核后,更加有利于全省各级散装办开展工作,将此考核做为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科学发展重要抓手,积极向领导宣传,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3. 依靠一系列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预制构件政策的出台
省商务厅、发改委、住建厅、环保厅联合印发的《浙江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发展“十三五”规划》被列入了省政府三类规划。省商务厅、经信委、住建厅、环保厅联合印发的《浙江省预拌混凝土行业清洁生产实施办法》被列入2017-2018年全省散装水泥工作的重点之一。省商务厅2014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预拌混凝土下乡工作的指导意见》,至今已连续三年在全省推行试点县工作,继江山、温岭、乐清、永康、德清、龙泉、文成之后,江山、衢江、诸暨三个市县在2017年也被列为全省试点县。农村使用预拌混凝土直接补贴的专项资金及时到位,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也及时建立农村预拌混凝土物流配送服务体系,通过散装办和企业的努力,试点县农村使用预拌混凝土比例大幅度的提高。省商务厅、住建厅曾在2015年6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预拌砂浆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将预拌砂浆纳入工程预算,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预拌砂浆使用情况列入标准化示范工地评比的审查内容,各市也相继出台文件并贯彻落实。这大大提高了浙江省预拌砂浆的推广力度,使浙江省预拌砂浆行业呈现了整体进步的局面。省商务厅明确要求,积极培育水泥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加快建成以散装水泥应用为核心的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预制构件一体化的绿色产业体系。省散装办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相关措施和目标,今年以来,在原有5家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基础上,再培育丽水金立圣、衢州宝业2家PC构件生产企业,促使预制构件走向逐步推广、顺势发展的良好局面。
4.依靠各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辛勤工作的推动
2017年,是浙江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有房地产市场向好、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水泥价格提高等有利因素,也有因为中央环保督查、世界互联网大会、节能限产等的影响及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竞争加剧、非法小搅拌站屡禁不止的问题。各级散装办以敢于挑重担、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为企业想办法、找出路、谋对策,用政策引导、规划铺路、管理推动、协会协调来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在引导企业充分把握好政策、实施好示范项目、开发好技术装备等方面做了颇有成效的工作。各地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协会,也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积极为企业服务,加大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行业自律,通过每月或每周的自律会,对区域范围内的这些企业统一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销售和应收款等方面的困难,获得了较好的口碑。
三、2018年展望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工作,以“一带一路”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各项事业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为“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贡献。
2018年,全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继续深入贯彻《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全面实施《浙江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发展“十三五”规划》,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突出改革强散装、创新强散装、人才强散装工作导向,统筹推进法治散装、清洁散装、平安散装,建设制订“一个体系”,实现“两个推进”,推动“三个应用”,夯实“四项基础”。当前特别要以重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为突破口,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制订并实施衡量行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推进供给侧改革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并切实抓好清洁生产工作、推动企业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推动农村使用预拌混凝土、推动预拌砂浆多法并举的抓好应用工作、夯实依法行政来推动行业发展动力的转变、夯实专用车辆安全监管来打造平安浙江、夯实宣传教育来提高行业影响力、夯实人才队伍建设来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一)发展机遇
1.政策推动为行业的转变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未来五年,国内经济将处于新常态,固定投资增速将放缓,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公路、高铁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仍将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工信部《建材工业“十三五”规划》、工信部和住建部《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商务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都强调要加快建成以散装水泥应用为核心,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预制件一体化的绿色产业体系,加强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废、强化低碳发展、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完成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规章、规范和标准,提高散装水泥行业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减少预拌砂浆和预拌混凝土对天然资源的消耗。浙江省商务厅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中,提出加快散装水泥创新发展,推动形成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水泥预制构件“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新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已形成,行业的转变和创新是有政策保障的。
2.省政府2018年相关工作的实施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属于投资拉动、资源消耗型的周期性行业,受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大,这两项对水泥消费的拉动在70%左右。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浙江。把生态文明作为千年大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坚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制定实施浙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标准,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着力解决工业扰民问题。力争到2020年,全省设区市环境空气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和农村危房治理,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水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环保监测监察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奖惩机制、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建立健全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基础的用能权交易制度。这些都将为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水泥预制构件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3.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行业清洁生产的标准制定为行业的转变提供有力的依据
2018年,按《浙江省预拌混凝土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要求,各级散装办要落实行业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实现“全封闭、无污染、零排放”的目标,牵头联合相关部门,依法取缔非法混凝土搅拌站,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引导龙头企业成立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中心,为持续推进行业清洁生产提供服务,2018年底全省要基本完成清洁生产改造。2017年,省散装办已组建专家组并制定行业清洁化生产标准,指导地方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对示范企业进行考核验收。2018年,省散装办将适时推荐一批从事清洁生产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提供帮助。通过牵头协调建设、规划、城管等部门做好全封闭手续的办理,依托依法行政、强化执法来推动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强化行业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督促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市场有序规范发展,为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保障。
(二)面临的困难
1.水泥价格暴涨对行业本身及下游产品造成了影响
第一,水泥企业去产能工作难度增加。2014-2016年,水泥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部分水泥企业一直亏本或保本经营,2017年10月以来的暴涨行情,使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考虑产能扩张已提上工作日程。目前企业在进行的产能置换,表面上是等量或减量置换,实际往往是增量,因为被置换的产能大部分是“僵尸”产能,新增的是先进产能,给浙江省水泥企业去产能工作增加难度。第二,水泥产品质量有所下降。供需矛盾突出,水泥价格上涨,部分已关停的企业偷偷点火生产,水泥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人员、技术都准备不充分,影响了水泥质量;而部分水泥经销商在本省水泥货源紧张的情况下,从外省购买不合格的水泥,对水泥质量把关不严、要求不高,一些小水泥企业的水泥以次充好进入浙江市场销售和使用。第三,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少供或断供。水泥等原材料价格大涨,下游产品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跟涨不及,为了减少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损失,除了重点工程、政府工程等项目确保供应外,其它工程只能少供或断供。12月份,由于水泥断货,一部分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第四,影响建设工程工期。12月开始的火爆行情,供应量较大幅度减少,除本省龙头企业南方水泥、海螺水泥、红狮水泥尚能够少量、阶段性供应,以确保部分重点工程、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外,大部分房地产项目和其它建设工程停工待料,工期受到了影响,损失较大。虽然水泥价格目前已有回落,但是想要回到年初价希望不大。
2.行政性事业单位改革对行业队伍稳定造成了影响
全省各级散装办大部分是参公编制,目前全国省级散装办中江苏省散装办已改革到位。浙江省的嘉兴、绍兴两市及所属海宁、南湖、诸暨、新昌四个市(县)作为试点。试点过后,所有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将全部推开。浙江省散装办分布在发改、商务、住建、经信4个系统,主管部门不统一,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另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取消后,部分县(市、区)散装办连办公经费开支都有困难,更增加改革的难度。此次改革力度大、范围广,关系到每个散装办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部分散装办工作人员有了危机感,散装办系统队伍面临较大的考验。
四、2018年目标任务
2018年全省散装水泥工作目标任务:全省水泥散装率目标82.00%,继续位居全国前列;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使用散装水泥量占水泥产量的比例目标(简称使用率)达到53%;预拌干混砂浆计划目标850万吨;基本完成对全省580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清洁化生产改造;启动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清洁化生产改造工作;农村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信息化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推进。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全省各级散装办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水泥预制构件“三位一体”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为实现全省散装水泥工作目标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