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0家水泥企业证后监督检验情况。其中有33个批次样品不合格。
在实际抽取到1360家企业生产的1360批次样品中有33个批次样品不合格,合格率为97.57%,有240家企业因停产、法律纠纷、拆迁等各种原因未抽到样品。
在33个批次不合格样品中,有23个批次样品氯离子含量不合格,5个批次样品烧失量不合格,7个批次样品胶砂强度不合格,三氧化硫和游离氧化钙各有1个批次样品不合格。
质检总局还对不合格产品原因进行了通报。
氯离子含量是本次监督检验出现不合格最多的检验项目,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氯盐或含氯盐的助磨剂,对进厂原材料的氯离子含量不控制,氯离子检测不规范或不检测造成的。
本次监督检验有5个批次样品的烧失量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水泥企业混合材掺加量失控,非活性混合材掺量超标,化验室检验出厂控制不到位,人员操作水平不高等。有7个批次水泥样品强度项目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片面追求成本效益,减少熟料用量、掺加早强剂造成水泥胶砂强度不合格。
关于2017年钢铁水泥产品获证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有关工作情况的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