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这里物华天宝,山青水绿,丹霞广布,享有粤港澳“后花园”的美誉,自古为“天下第十八福地”,而今是中国女排福地。该市(主城区)预拌混凝土经过十多年推广应用,已经杜绝“现场搅拌”混凝土。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4家,年总产能达1680万立方米,2016年总产销量为260万立方米,2017年产销量约300万立方米,产能利用率约为15%,属于严重产能过剩地区。因产能严重过剩导致无序竞争和垫资赊销,该市主城区14家混凝土企业应收账款总计已高达10亿元,已严重困扰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行业发展。
中国建材集团于2012年进入该市混凝土行业,并联合重组了当地5家混凝土企业,“一石激起千层浪”,混凝土产业立即成为该市投资“洼地”,政府部门滥批滥建问题十分突出。
其实,在郴州制定城市发展“大十字”规划的同时,已经将全市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纳入其中,并制定颁行了《郴州市大十字城镇群混凝土搅拌站布局专项规划(2014~2030)》。但是,政府有关部门在北湖区和苏仙区却并没有按此规划批建混凝土站,更没有做到令行禁止。
在混凝土企业座谈会上,郴州市立成混凝土公司总经理贺中强告诉记者,该公司是2011年郴州市招商引资项目,当时城区只有6家混凝土企业,第二年就拿到了资质证,生产经营比较正常。可是,政府部门后来强调招商引资,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加上还有9家无证黑站“蚕食”市场,市场无序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不但没有收回投资,至今尚有8000万元货款没有收回,只剩下一个沉重的“包袱”。
“令行不能禁止,政府部门应该首担其责。”与会代表愤愤不平的说,“导致郴州市混凝土行业乱象丛生的原因,就是有关政府部门由乱作为到不作为。过去是乱作为,滥批滥建。现在是不作为,对无证黑站招摇过市,不问不管。”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湖南郴州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现有5家混凝土企业,致力于联合重组混凝土行业,旨在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目标。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生产经营步履维艰,企业已濒于亏损困境。这个行业龙头企业尚且如此,其它企业“情何以堪”?
郴州春天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阳武认为,混凝土行业是一个特殊产业,只有市场关系理顺了,企业才有未来。他们公司属于市城建投的企业,是一家总投资达5000万元,有自有土地的标准环保站,生产经营也是十分困难。
郴州市混凝土协会会长鲍新良指出,郴州市混凝土行业经历了一个政府引导、招商引资跟进、央企联合重组、重复建设井喷,到现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垫资销售常态化,以致行业陷入整体亏损困境。当前,市协会根据不同企业体制的不同诉求,一方面,尽可能来平衡企业与企业之间、生产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调节供与需不平衡关系,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共度时艰。一方面,吁请政府部门严格执行规划,借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土、质量、安全等督查东风,坚决取缔无证黑站,清理整顿混凝土行业发展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