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各行各业的涨价之声不绝于耳,原油涨、金属涨、橡胶涨,化工产品涨价潮亦不例外。随着“最严停工令”的到来,各种化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化工产品则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这个11月不仅仅是光棍月,也是化工企业的“死亡月”。不出意外,大多数的化工企业将死于这六大因素:
01
原材料疯涨还断货
一打开化工资讯都觉得不忍直视,全线飘红有木有!
虽然有些化工原材料有下跌的情况,但是相较一年前,那价格涨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事实上,此轮原材料涨价已经席卷全球,国内国外企业早已不堪重负。
日前,世界最大的化工巨头陶氏杜邦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员工、关停工厂,以实现年度节省30亿美元成本的计划。
业内人称,巨头陶氏杜邦的此举,与近一段时期,全球原材料疯狂上涨,压缩了利润空间,增加了巨大的生产压力,企业难以负荷有密切关系。
10月以来原材料暴涨表
▼
关键是最最恐怖的不是原材料上涨,而是断货!!!
原材料上涨可能只是加重成本压力、压缩利润空间;而断货却是直接要了人的老命啊!再有钱也买不到货!!!生产线怎么办?停产?
一部分企业就直接被逼死了!
2
最严“停工令”
11月15日起,京津冀又一轮停工令开始实施,有的地方甚至长达半年之久!化工企业又是一片哀嚎.......
化工、钢铁、建材、有色等多个行业将错峰生产。
有色化工行业优化生产调控,采暖季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30%;
炭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全部停产,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限产50%以上;
涉及原料药生产的医药企业涉VOCs排放工序、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农药企业涉VOCs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原则上实施停产。
工业企业大宗物料实施错峰运输。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除了民生保障物资等,环渤海地区港口集疏运车辆禁止进出港区。
停工令刚刚发布两天,截止目前,北京地区已经有9家企业被责令停工,时间长达一个月!
北京要求,城六区及10个新城区的各类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土石方作业和房屋拆迁施工等全面停工,停工4个月(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
对拒不停工项目、扬尘不达标等项目,将暂停相关单位的投标资格。
全市施工现场禁止使用冒黑烟机械,每周对施工工地进行巡查和不定期飞行检查。每月至少一次全覆盖执法巡查。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暂停其在北京建筑市场投标资格。
天津停工6个月
▼
而天津的停工时长为6个月,比北京“更胜一筹”!
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全市建成区内停止各类建设工程土石方作业、房屋拆迁(拆除)施工、水泥搅拌及浇筑等作业,停止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业。
对环境问题突出、影响较大,环境质量差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由市领导直接约谈,约谈3次再犯的,对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和相关处理。
河南:柴油禁售、停工封土、限产停产,最严大气治理方案出台!
山东:调整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应急减排将落实到生产环节
江苏:治霾再出重拳,启动秋冬季节大气污染交叉互查
......
躲过了环保督查,挨过了环保“回马枪”,在阴晴不定的市场里颠沛流离、辛苦经营,却有一部分企业被拍死在了“最严停工令”的沙滩上,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3
冬季环保督查
进入冬季采暖期,为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很多省份卷入了停产限产风波。
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
京津冀及周边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等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停产限产检查,陕西省、四川省、吉林省也相继发布秋冬季大气治理方案,进行限产停产。
在采暖季环保限产停产政策预期下,钢铁、有色、化工迎来了几轮上涨潮。
今年采暖季环保限产与往年不同。
首先,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的考核年,大气治理效果有明确的考核指标。
其次,冬季限产已经不是单纯“26+2”城市的范围,山东、河北等地的非“26+2”城市也加强环保举措;
第三,上半年钢铁、有色、煤炭等企业盈利普遍较好,将积极响应环保政策以保护自己的蛋糕。这些因素决定了今年秋冬季环保措施将更严格。
随着错峰生产、限产、停产等相关措施的颁布,很多工厂将面临停工等情况。
特别是中小企业,未来的日子,化工行业可能会进入有钱也不一定有货的局面,特别是在冬季采暖这段时间,许多化工企业迫于压力也纷纷涨价!
不用说,肯定有一部分企业无法挨过这个冬季。。。。
4
运输成本暴涨
为了响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山东省从2017年9月份起,对重型汽车进行管控。
在重型柴油货车主要通行道路、物流货运通道等开展联合执法,加强高排及超标排污车辆的处罚。
此举一出,柴油车和重型柴油车数量据全国首位的山东省,运业惨遭重创,企业成本随之陡然增加。除了管控核心地带京津冀地区、山东省外,辽宁、河南等省份均收到不同程度影响。
除了环境治理的原因,煤炭价格攀升也导致了运费疯涨。
9月以来,受十九大安保要求、大秦线秋季集中、电厂冬储煤计划提前等诸多因素影响,煤炭市场掀起一阵抢煤热潮。
预计在九月下旬前,港口作业将持续一片繁忙景象。
同时“抢煤热”促使煤炭运价持续攀升,近期涨势更是迅猛,从而带动了全国运费的攀升。
除了这两个因素外,物价周期性上涨也不可忽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对环境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工业原材料需求将不断扩大,同时物价周期性上涨也将愈加明显。
这些上涨的指标不断侵蚀企业利润,化工企业在考虑当前利润时,更应该思考:未来,何去何从?
5
利润日益变薄
1、价格透明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价格也变得越来越透明了,加上化工行业技术壁垒高,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多数公司只能大打价格战,从而导致利润越来越薄!
2、人力成本、房租水电等
随着中国制度的完善,从无保障到现在的五险一金,加大了企业的无形成本,特别是高端型的人才。而房租水电这些固定成本,更是加大了企业的压力。
3、原材料暴涨
原材料价格暴涨,上游企业赚的是满当当,下游企业就苦了!如第一点所说,多数公司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只能靠价格战,于是乎,原材料虽然暴涨,但贸易商及下游企业却很少能涨价的,更有甚者亏本接单!
6
化工入园标准高
中国的化工企业已呈现出向各种化工园区集聚发展的态势,化工园区作为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和潜力。
自环保督查以来,各地政府就鼓励化工企业入园进行统一管理。
然而,多地化工入园的高标准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最为恐怖的要属山东省了,截止日前,作为化工大省的山东化工企业入园率不足50% 。
山东不仅仅是对化工企业入园标准高,对化工园区的标准也十分严苛:三年对园区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的给予警告,限期整改。
整改期间,暂停办理除安全隐患整治和环境污染治理项目以外的新建、扩建项目相关手续。
对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突发环境事件的园区,一年内暂停办理除安全隐患整治和环境污染治理项目以外的新建、扩建项目相关手续。
园区内企业存在生产、储存装置与学校、医院、居民集中区等敏感点的距离不符合国家安全、卫生防护等有关要求,设区的市或县(市、区)政府未按承诺于2020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搬迁的,取消园区资格。
除了山东之外,8月17日,南京市政府也公布《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市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
今后一律不批新的化工园区,一律不批化工园区外新扩建化工生产项目,一律不批化工园区内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企业的新改扩建化工项目。
对化工企业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招商门槛过高,对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设立了严格的环境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
低产出、高排放的企业绝对禁止入园,同时对原有污染较重的小化工厂、小水泥厂等企业分批淘汰。
因环保要求未达标而被拒之门外的工业企业不占少数,小7似乎都能听到大片化企在化工园外心碎的声音......
END
其实原因还有很多,但这六个因素可以称之为悬在化工企业头上的六把剑,剑剑扎心!11月已至,寒冬不远,有多少企业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可以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