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情况 » 正文

中冶建工三项科技成果通过部省级鉴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27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钢铁新闻网
核心提示:中冶建工三项科技成果通过部省级鉴定
  由中冶建工有限公司研发的《微电子工业厂房工程逆作法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应用研究》、《复杂环境下砂岩沟槽的爆破减震效果研究》三项科技成果,最近通过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组织的(部省级)鉴定。
    
  鉴定委员会七名专家一致认为:“中冶建工提交鉴定的三项科技成果,资料齐全,数据详实,真实有效,创新点精炼突出,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微电子工业厂房工程逆作法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是中冶建工于2007年,在所承建的重庆西永微电子工业园“811”芯片工程中,针对超长、超宽、无缝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结构;针对长172.8米、宽76.8米、厚1.0米,针对设在纵横密肋梁之间的38500个直径为350毫米的孔洞的精确定位与施工;针对大面积的钢筋混凝土多孔“井”字型密肋梁板结构;针对34榀,长度88米,重80余吨房架的制造运输及安装难度,针对重庆市政府提出的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要求,所研发的一项新的施工工艺。“逆作法施工工艺”的应用,简化了大型钢屋架吊装工艺,实现了厂房跨内吊装;创造了全天候施工环境和展开平行作业的条件。中冶建工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将这一占地1000000平方米,工程合同价3.8亿元的高技术微电子标准厂房建成投产。
    
  同时,中冶建工已将在重庆西永微电子工业园“811”芯片工程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逆作法施工工艺》、《钢筋混凝土密肋梁用模板》,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被正式注册受理。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应用研究》是中冶建工高度为410米的重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工程混凝土现场振捣的难题而研发的一项新技术。经过近两年的模拟试验,对自密实混凝土用于大体积结构的温升及温差、自密实混凝土体积变形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生产控制、自密实混凝土质量验收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多次测试和拟试验,最后成功运用于重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等超高层建筑。由于采用该项技术,混凝土不再需要进行振捣,从而破解了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立柱振捣的难题。
    
  《复杂环境下砂岩沟槽的爆破减震效果研究》是中冶建工在2007年施工重庆高庙村至九坑子城市快速干道时,为了有效保护临近的变电站、输电线路、房屋及其他设施的安全所研发的一项新技术。采用这一技术,不仅使被保护的设施毫发无损,而且将10个月的工期缩短到5个月,为企业今后承建此类项目提供了核心竞争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