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明年供给侧改革或突出“去杠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09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经济参考报
核心提示:专家认为,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深入推进、释放红利,去杠杆将成为重中之重。货币政策方面,稳健货币政策将延续更加注重降杠杆、防风险和稳汇率的思路;财政政策方面,明年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一定赤字率水平支持进一步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将会更加侧重稳中有进、精准发力,更加凸显“结构性”特征。

11月出口和进口双双正增长,释放出进出口回稳向好的积极信号,也再度印证了当前我国经济筑底迹象显现。


专家认为,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深入推进、释放红利,去杠杆将成为重中之重。货币政策方面,稳健货币政策将延续更加注重降杠杆、防风险和稳汇率的思路;财政政策方面,明年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一定赤字率水平支持进一步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将会更加侧重稳中有进、精准发力,更加凸显“结构性”特征。


改革 供给侧或突出“去杠杆”


2017年国内宏观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但供给侧改革的积极效应也会开始显现。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指出,积极效应显现将表现在:去产能改善供需关系,工业部门走出通缩,企业盈利持续改善,提振制造业投资信心;去库存大幅降低房地产市场存销比,提升地产商补库存冲动,缓解限购政策对地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去杠杆推动货币政策更趋稳健,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推动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缓解高货币存量下的资产荒现象。


业内人士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主线,其相关政策将在明年作出适当调整和完善。而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五大着力点之中,明年的改革将更为侧重“去杠杆”。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当前非金融企业杠杆接近极限,无论从债务杠杆率的角度,还是资产负债率的角度,非金融企业部门从2008年之后持续加杠杆,杠杆水平明显偏高;而且从全球的横向对比来看,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宏观债务杠杆水平全球最高。公共部门补贴仍然支撑投资和延续过剩。


在他看来,要破解困局,需利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供给侧改革政策推出的一个大背景就是当前我国的外需已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只能靠内部需求来挖掘。而目前我国内部需求的挖掘又存在三个主要的压力,一是高杠杆压力,二是产能过剩严重的压力,三是货币压力。因此,预计2017年的重点将落在去杠杆上,而去杠杆的三个方式是减分子、债转股和加分母。” 他说。


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李锦也认为,今年主要是在去产能、去库存方面推进,预计明年将加大去杠杆力度。他表示,明年政策在债转股方面可能会有较大突破,也会有更多市场化办法出台。预计将有更多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到债务重整进程中。


稳健 货币政策着力“防风险”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8日发布的报告称,2016年,货币政策继续坚持稳健的基本取向,更加注重为供给侧改革创造稳定的融资环境,以推动实体经济温和降杠杆,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估计2016年全年M2增长11.8%,低于年初13%的增长目标,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约13%,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2万亿元。


央行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延续了此前“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的表述,但在谈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时也首次强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业内人士也表示,这种表述的变化,体现了在为供给侧改革营造更好的宏观环境方面,货币政策将更为注重“防风险”。


中行报告称,2017年国内外环境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货币市场的扰动因素较多, 预计资金价格将窄幅波动,流动性或延续阶段性的紧平衡态势。“为应对债市高杠杆、资产价格泡沫化等问题,货币政策将延续更加注重降杠杆、防风险和稳汇率的思路。近期中长端利率抬升,显示市场对未来流动性预期更趋谨慎。”报告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货币政策未来会朝着适度收紧或“紧平衡”方向去运行,但是由于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的压力,收紧的力度不能过大。他表示,2017年,全球市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货币政策操作也将面临不小挑战,比如如何把握收敛的时机和幅度,如何避免境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


中行报告称,随着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和期限品种的丰富,其预调微调能力不断提升。同时, 央行与市场的沟通日益加强,货币政策意图的透明度不断提高,稳定市场预期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随着利率走廊机制的加快探索和完善,相关部门的利率调控能力将不断增强,预计短期利率波动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不会出现太大幅度的冲击。


积极 财政政策发力更精准


专家认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一定赤字率水平支持进一步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将会更加侧重稳中有进、精准发力,更加凸显“结构性”特征。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记者表示,财政赤字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这是扩大支出和减税降费的基础。减税除了继续进行增值税改革外,企业所得税上也应下功夫,充分体现政府和企业共渡难关的要求。支出方面应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夯实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改革加快,突出专项扣除,让个税减税更有效。他还表示,财政政策的实施应有国际视野。当前国际财税竞争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尤其是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的种种可能必须有充分的对应措施。


“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精准发力,在今年的基础上稳中有进、稳中提质。”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对记者表示,减税降费、保持一定的赤字率是必要的,但考虑到财政收入承受能力等因素,一味依赖提高赤字也是不可持续的。应更加注重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强化资金统筹、减少沉睡资金和绩效不高的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钱用在刀刃上。在支出结构上,要更加注重需求潜力释放,提高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比如养老、旅游、文化、体育等消费性需求方面,补民生短板,调动民间资本活力,为稳增长适度扩大需求。


在他看来,防风险会是明年财政工作的重点之一。“比如地方债,今年地方债有了全面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下一步就是要疏堵结合。还要特别注意局部地区、重点领域的财政金融风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要从总量性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在兼顾总需求的同时,把目标放在结构性改革和公平性竞争方面,减少不利于结构调整和市场公平竞争支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他同时表示,营改增的减税效果尚未完全发挥出来,还有减税空间。今后需结合税制改革对现有的营改增税率进行调整。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2017年财政政策仍将积极,赤字率进一步提高,赤字规模扩大,财政支出将出现压缩非刚性支出、向薄弱环节倾斜及通过基建投资支撑经济增长的“三足并重”局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