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9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1)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更大程度利企便民;(2)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中,第2个议题,不仅对我国建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给建筑材料(包括建筑构件)的运输模式带来新的调整。早在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即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作为配套措施,2016年8月10日住建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调查的通知》,重点对2012年来各地发展装配式建筑情况进行摸底。
会议认为,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所以)会议决定: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重点,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此,提出3个要点:
一要适应市场需求,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推进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品种和规格, 引导企业研发适用技术、设备和机具, 提高装配式建材应用比例,促进建造方式现代化。
二要健全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制度,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及采购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
三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规划建设考核指标,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
记者分析:何谓装配式建筑?简言之,就是用预制的构件在建筑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包括楼房、厂房、桥梁等)。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也可以像制造机器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据资料介绍,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即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60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不过,在我国还处于局部实践和初级发展阶段。
装配式建筑的显著特点是:
(1) 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 预制梁,预制柱等。
(2) 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而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 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 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5) 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基于以上特点,以往传统的楼房建造模式和建筑材料(包括预制件)运输方式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比如目前由大量混凝土搅拌车将预制混凝土从混凝土搅拌站运往建筑工地,以后就不用了,混凝土搅拌车该下岗了;以往由混凝土泵车和车载泵,在现场浇筑混凝土,以后不用了,混凝土泵车和车载泵也得下岗了;以往由散装水泥运输车将水泥从水泥厂,由自卸车将砂石料从沙石料场,分别运往城镇郊区混凝土搅拌站,以后得改戏了,应该直接运往混凝土构件厂;以往由平板半挂车从钢厂或钢材市场将钢筋运往建筑工地, 以后也得改戏了,改为直接运往混凝土构件厂。
但是,要将混凝土预制件从构件厂运往建筑工地,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它需要专业的大型运输车辆。这种车辆在结构上属于大型专用半挂车。这种车辆,多见于欧美,而在中国极少见。
有报道称,三一重工曾在2014年推出一款号称国内首款的预制件运输半挂车(型号:SY9400TYC),据悉,该车的最大特点是:3轴均采用独立悬架(油气悬架),以有效降低车身高度;挂车内部采用空腔设计,底部车架上方两侧有滑轨状的托架——用于承载专用的预制件托架(托盘),而托盘的装卸借助于液压起升装置;采用油气悬架,据称可以减轻行驶过程中的弹跳量,避免运输途中货物的损坏;采用385/65R22.5 20PR宽基单胎,可以降低自重、控制车身尺寸。该车装载空间尺寸长9.5×高3.75×宽1.5m,设计允许总质量40t,额定载质量29.5t,整备质量10.5 t。据说,其售价高达70万元。
可以预见,“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势必将带来有关工程车辆和运输车辆结构的调整,最终导致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车、车载混凝土泵等工程车辆大面积丢掉自己的用武之地。而散装水泥运输车、线材运输车、砂石料运输车等仍将发挥原有作用,而大型汽车起重机、大型随车起重运输车、大型塔吊等将会发挥更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