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整合拉法基瑞安、中国建材与中材重组、金隅冀东重组,中国水泥近期接连上演行业重组大戏。
在9月9日的2016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称,中国水泥行业的重组正在以“超乎市场想象”的速度向前推进,但他相信,上述重组只是一个序幕,他更期待水泥行业重组真正的高潮早些到来。
整个中国水泥行业堪称“一盘散沙”:中国有着3500余家水泥企业,前十大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的产能集中度仅为54%;产能过剩、市场分散的大背景下,这些企业苦战不止,恶性竞争此起彼伏,行业整合已迫在眉睫。
区域层面的产能整合已经拉开序幕,京津冀、河南、辽宁、云南等多个地方的重组已经开启了各自产能整合的进程。
中国水泥协会近日向政府部门提交了关于水泥大企业产能互换的政策建议,根据建议,到“十三五”末,全国前十大水泥集团产能集中度将超过60%,省区内70%以上市场集中至2-3家企业,省区内的地级或片区市场前2家市场集中度将超过80%。
中国水泥协会建议创新重组方式,通过区域产能互换、交叉持股、组建联合销售公司等方式推动水泥行业提升产能集中度,加快重组步伐。
3500家水泥企业混战
“企业小而散的问题不解决,水泥行业就难有好转。”在9月9日的2016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表示,目前中国水泥行业结构严重不合理,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技术与管理水平低,既难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真正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又难以发挥产业集中度优势,无法在竞争中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
目前中国水泥企业多达3500余家,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加上前期刺激政策下各地普遍的投资冲动,大量企业涌入到这一行业;前十大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的产能集中度为54%。市场主体的剧增推动中国水泥产能快速扩张,更使整个行业成为价格搏杀的一片红海,恶性竞争经久不绝。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表示,近两年水泥销量都在24亿吨上下,市场容量变化不大,但价格却一落千丈。“2014年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七八百亿,今年要达到三百亿可能都有难度。这都是行业恶性竞争造成的后果。”
他表示,市场竞争理念狭隘、水泥行业行规不健全、企业自律普遍缺失是行业此起彼伏低价竞争的原因。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表示,过度竞争之下,水泥全行业出现生产、销售、价格和效益全面下降的局势。2015年,全国水泥累计产量同比下降了4.9%,是199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年度负增长;水泥行业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只有330亿元,同比下降58%,比历史最高年份2011年少赚700多亿元。东北、华北、西北水泥行业更是全线告急,盈亏相抵后整体处于净亏损状态。
根据数据,从2011~2015年,短短五年时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暴跌70.59%。
分散的市场格局更为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带来了阻力。正如乔龙德所言,“假如中国众多的中小水泥企业,只要都能够达到国内水泥行业骨干大企业的水平,全行业的能耗起码降低15%到20%左右,成本起码降低20%左右,利润可提升30%左右。”
减少亏损、提升行业竞争力必须抑制水泥行业的恶性竞争。中国水泥协会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柏林认为,推动兼并重组是改变目前我国水泥市场恶性竞争、无序竞争的最有效方式。
“水泥企业的重组将使得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明显改变,有助于提高区域主导企业市场控制能力,加强区域市场的协调,为行业效益的企稳回升创造条件。”
而“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也是本轮去产能过程中,政府乐于看到的景象。
陈柏林表示,兼并重组可以减少因为破产清算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冲击,所以应尽量采用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等恰当的方式推动兼并重组。
水泥重组期待政策开路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下称34号文)明确提出要将水泥熟料产量排名前10家的企业的生产集中度提升至60%左右。
为此,34号文提出将支持优势企业搭建产能整合平台,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联合重组,整合产权或经营权,优化产能布局,提高生产集中度,并结合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主动压减竞争乏力的过剩产能。
34号文如何落地?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表示:“水泥企业更希望看到落实相关政策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这样才不会重现过去政府发出38号文件、41号文件之后的宏观‘空调’。”
他指出,当前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办法”、“全面推进水泥错峰生产指导意见”、“控制新增产能和清理违规项目办法”、“支持市场协同和市场整合办法”等一系列细化可操作的政策。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水泥行业的整合面临着体制不一、隶属关系和归属关系不一、企业规模与水平不一、市场占有与竞争实力不一等问题,情况异常复杂。乔龙德认为,做好水泥企业的兼并重组必须有政策开路,创新兼并与整合的模式。“必须有一套政策和机制,要形成统一的顶层设计,不拘一格地推动各种类型的重组。”
国企改革的深化正在为水泥企业的兼并重组扫清部分政策障碍。我国水泥产能前20家中有10家是带有国有资产背景的企业,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跨区域的水泥国企重组有望提速。
其中最醒目的就是中国建材和中材两大央企的重组。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在参加峰会的前两周,新的中国建材集团刚刚组建成立。这一集团甫成立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坐拥水泥产能5.5亿吨,并在海外建设了200多条大型水泥生产线。
“两材”合并后,水泥熟料设计年产能占全国熟料设计总产能达22%,水泥业务覆盖全国24个省。陈柏林表示,这有利于增强区域市场的协调控制力,增强中国水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十大集团整合六成产能?
据悉,中国水泥协会已向政府部门报送了关于“推进大企业间产能互换的政策建议”。孔祥忠透露,这一建议的目标是,在“十三五”末,使各省区内前2~3家大企业的水泥市场集中度超过70%,全国前十大水泥集团水泥产能集中度超过60%,实现区域市场划分相对清晰合理,主导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区域市场竞争协调有序。
政策建议的第一步是集中度规划,中国水泥协会认为各个地方今年底前要完成上述将省区内70%以上市场集中至2~3家企业,以及省区内的地级或片区市场前2家市场集中度超过80%的规划,由各省市确定自己的产能布局及企业产能存留。
第二步是产能互换及退出。各省区将根据水泥产能互换规划,开展企业间的省级区域内或跨省级的产能互换工作。在同一个区域市场内,鼓励生产成本高的企业停窑,向生产成本低的企业购买熟料进行生产经营。
孔祥忠表示,应当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加大区域市场整合力度,提升市场集中度,然后再在集团内逐步关闭无效资产,从而达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
他表示,水泥产品有合理的销售半径这一区域性特征,各地的水泥消费也有不同的季节性特点,产能互换不等于市场分割和封闭。
“区域市场的划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有区域市场之间都是贯通的,低价地区可以有序向高价地区走量,根本问题是每个区域市场要按市场需求发挥产能,找到供需平衡点。”
推动区域间有序的产能互换也是政策建议的重要内容。建议认为,当相邻区域市场的产品价格差超过30元/吨时,相邻区域市场的监督组织可以商议从低价区向高价区采购适量产品来平抑价格过快上涨。
产能互换的方式包括产能等量跨区域交换、产能不等量与补偿相结合的跨区域交换、交叉控股、交叉参股、委托经营权、成立联合销售公司统一销售等。
陈柏林介绍,在此过程中将不断创新重组方式,通过区域产能互换,优化企业产能布局,提升市场主控能力;而通过股权收购、交叉持股可以形成利益共同体,弱化市场竞争关系;由企业共同出资、共同参股组建联合销售公司,则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统一组织经营生产和销售,减少无序竞争。
建议认为,对开展整合收购的企业应给予融资支持;对企业间交叉持股、资产互换出现的投资应给予免税优惠;政府应支持大企业牵头组织区域市场内企业联合组建经营性的水泥集团公司。
华北两大水泥巨头已经联手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层面,甚至区域层面产能整合的序幕已经拉开。
金隅股份于9月19日收到商务部反垄断局关于金隅股份收购冀东集团股权案不予禁止的审查通知,这意味着,从即日起华北地区两大水泥巨头牵手已经扫清了政策障碍。
华北是水泥行业亏损的重灾区,2015年这一地区水泥行业亏损42亿元。作为京津冀区域两家最大的水泥企业,金隅、冀东始终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甚至在2012年还发生过惨烈的价格战,二者的重组将改写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水泥市场的竞争格局,长期低价恶性竞争的局面有望迅速改变。
冀东水泥总经理于九洲在上述峰会表示,金隅、冀东的战略重组,进展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超出了行业的预期。
他表示,未来的重组将分为两部分来实施:一是股权重组,即金隅股份以现金认购冀东集团新增注册资本,成为冀东集团的控股股东;二是资产重组,即冀东水泥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金隅股份旗下水泥、混凝土等相关业务资产。
重组完成之后,新的冀东水泥在京津冀区域产能占比将达到近60%。新的冀东水泥将成为金隅股份、冀东集团旗下唯一的水泥、混凝土业务平台,成为中国第三、世界第四大的水泥企业。
于九洲表示,下一步将在京津冀区域内,以兼并重组、买断、股权置换、委托经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产能整合;严格评估并识别产能优劣,面向未来市场需求匹配优势产能,坚决去除劣势产能。实现区域整体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区域前五名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
“公司将以唐山区域为突破口,首先推进唐山区域水泥产业的结构调整。”于九洲说。
除京津冀外,多个区域的市场整合也已崭露头角。比如,天瑞水泥收购了永安水泥,参股同力水泥,其目的是整合河南市场;引发资本市场巨大轰动的山水水泥股权之争,其目的是整合辽宁市场。此外,华润水泥与昆钢控股共同组建云南水泥建材公司,也开启了对云南市场的整合。
“大企业集团仍会加大并购重组力度,中等优势企业的并购重组也将日渐活跃。”陈柏林说,“未来,优势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将成为水泥行业并购的主流,这将有利于挤压劣势企业快速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