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仍债务压顶,而在这场万亿级别以上的去杠杆“战役”中,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也进一步升级。
实际上,多个省份以制订细则或口头指导的方式对化解相关行业债务风险作出部署,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对重点帮扶企业注入信用,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为其融资。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实行“严控新增、存量退出”的策略,在续作和退出之间,小心翼翼地做着平衡。
据报道,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90%,行业利润总额仅441亿元,是2011年的十分之一,而负债总额则同比增长10.4%至3.68万亿元,90家大型煤炭企业负债总额高达3.2万亿元。截至一季度末,39家上市煤炭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9.16%,超过70%警戒线的有10家。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煤炭企业的风险差异性也逐步显现。
“在山西、陕西等地,当前煤炭行业形势在好转。但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西等东、中部地区一些资源枯竭型、亏损比较严重的企业债务风险就相对更高,因为它们资产不行,即便是在供给侧改革前提下,减亏的空间有限。”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机构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面对高企的债务风险,地方政府考虑到维护金融环境稳定,倾向于采取循序渐进的、“保”的方式来化解企业债务危机,对于以纯粹债务违约的方式来实现市场出清的方式则非常谨慎。山西省日前在全国率先发布《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细则》,提出2016年对山西省属七大煤炭集团不发生抽贷行为,对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煤炭企业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力争煤炭行业融资量不低于上年。
6月1日召开的山西省属煤炭企业金融工作专题会再次要求,要政企联合发力,确保山西七大煤炭企业集团不发生债务违约风险。有消息称,山西省政府计划为七大煤炭集团提供350亿元增信担保,并可能出具承诺函兜。
而在其他一些省份,即使政府没有公开发布这样的细则,也往往会通过私下商议或口头传达的方式,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尽量对重点企业进行输血。“一般都是各地政府金融办出面。在贷款方面,会要求银行不降贷款余额,对贷款进行展期,并下调贷款利息。而在债务融资工具方面,政府则会通过直接注入资产、其他国有企业进行担保等方式为企业注入信用,保证企业还能续发债券。”一位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不过,在产能过剩行业债务风险逐步蔓延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态度则是在“有保有压”的大前提下,更为小心谨慎。
华夏银行表示,其2016年明确,煤炭、钢铁行业表内外授信业务余额占全行表内外授信业务余额的比重控制在年初水平。在煤炭、钢铁业务较为集中的重点区域,制定“清收一批,转让一批,续做一批,重组一批,核销一批,抵债一批”的分类处置计划。
招商银行也表示,2016年其对产能过剩行业执行“摘尖”和“压退”分类管理策略,通过“客户名单制”管理,一户一策,着力退出行业内长期处于劣势、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
“煤炭和钢铁业后续新融资基本无望。银行新增授信额度很难,发债也比较困难,目前可能只有高风险的信托还会做这类项目。虽然地方政府会有一些指导,但是银行也会尽量和政府讨价还价。尤其是一些小银行,都在等着大银行打头阵。”一位金融机构人士说,此前西部一家产能过剩企业由于地方政府给予其的信用支持不够,其后续发债都未能通过银行的内审程序。
事实上,在“债转股”方面,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博弈更为明显。“债转股操作中最关键的是定价,煤炭和钢铁企业本身体量大,财务信息又不尽透明,究竟以什么价格来债转股,将是难点。价格太低,政府不乐意;价格太高,银行又不合算。债都转了股,政府又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上述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上述分析机构人士也表示,“银行想给山西煤炭企业做债转股,但当地政府不是很乐意。煤炭行业好起来的话,最赚的是山西、陕西地区的煤炭企业,现在做债转股政府是亏的,因为会削弱自己的话语权。而上述东部地区资源枯竭型的企业,当地政府想推债转股,但银行不想做。”
另据金融时报报道,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可以在多方面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杠杆就是要严格控制资金进入这些领域;降低企业杠杆率,意味着银行需积极处置不良贷款;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过于依赖成本较高的银行贷款问题,需要在金融领域丰富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求。无疑,如果推进好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去库存,那么就有望带来相关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这在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内表现为行业的“新陈代谢”,而从最新发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中则可以发现这一趋势。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1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5%,增速比1至3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利润同比增长4.2%,增速比3月份回落6.9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工业企业效益呈现出积极变化。
从结构上来看,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仍在持续,部分新生力量继续生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表示,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1至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1.6%,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15.1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1至4月份仅有8个行业利润同比减少,较1至3月的10个行业减少了两个。主要利润下滑的前五大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业、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除烟草外均为上游行业,而大多数中下游制造业利润同比均为正增长,钢铁、有色等主要原材料行业利润下降局面有所扭转。
东兴证券研究所谭凇表示,微观主体的经营数据表明,如果不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持续上升。虽然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改善,但是过剩产能行业的营收增速、净资产利润率等指标仍然大幅低于整体制造业,营收负增长的局面没有改变。
杠杆率方面,据东兴证券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制造业整体在有序降杠杆,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的资产负债率相比同期已经下降,但是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不降反升。“这显示杠杆率的提高在这些部门只能增加将来去杠杆的难度,‘僵尸企业’借助信货放松、物价上涨的掩护死灰复燃的概率很大,一定要预先防范。”谭凇称。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高杠杆尤其是现在加杠杆的企业多是产能过剩行业,所以政府到了下定决心坚决去杠杆的时刻。对“僵尸企业”停补停贷,市场化淘汰一部分高杠杆产能过剩企业,可以有效去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