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使用预拌砂浆作业。
随着昆明经济的快速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已得到广泛地应用,建筑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据昆明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统计,2015年市属水泥生产企业销售散装水泥370万吨,节约综合节约效益约为16650万元;预拌混凝土完成供应2177万立方米,为社会综合节约效益约为32655万元;使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社会节约效益为31089万元;推广应用预拌砂浆约为25.78 万立方米,综合节约效益为2340万元,以上四项创造社会节约效益达到8.19亿元。
预拌混凝土助力节能减排
昆明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推广预拌混凝土,是促进建筑业绿色、优质、高效的重要实现方式。
传统的袋装水泥生产使用方式存在很大弊端。而采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能带动固体废弃物再利用,可减轻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每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可综合利用粉煤灰80至100公斤,并可综合利用工业尾矿废石、钢渣、矿渣等固体废物制取人工砂来代替天然砂。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预拌混凝土产业抓住新昆明建设这一发展契机,在政府的鼓励扶持下科学发展,预拌混凝土应用总量较"十一五"期间增长164.5%,贡献值增加约11.7亿元。
昆明市住建局还建立起昆明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量化考核体系,该体系不但得到本地企业的认可,并且还被外地贵阳、济宁、武汉等多家行业主管部门借鉴学习;还建立昆明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诚信名录,定期进行行业信息征集并诸季度编制行业宏观分析报告并上报市政府供领导供决策参考,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昆明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十佳企业”向社会发布。促进了全市预拌砂浆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推进了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
在混凝土预拌产业的带动下,也促进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如今,全市现有取得建筑业"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主体114家(含滇中13个),站点160多个(含主站、分站),企业自有预拌混凝土专业运输作业车2700多辆,设计年产能6170万立方米/年。主城区域预拌混凝土企业76家,站点103个,设计产能4550多万立方米/年,企业自有运输车辆2200多辆,占全市总产能的73%,总运能的81.4%。
此外,预拌砂浆产业在“十二五”期间也实现从无到有。在市住建局的支持下开展了“现场推进”、“体系讲座”、“预拌技术本地化应用攻关”、“先行示范”、“产能引导扶持”、“砂浆‘禁现’体系建设”等全方位的推广工作,目前已建成干混砂浆生产企业3家,在建干混砂浆企业2家。已取得政策性核准进行布点的3家目前已形成干混砂浆产能128万吨/年;湿拌类预拌砂浆(国标“W”系)生产能力的企业9家,若按实际运能计算,可覆盖4428万平方米/年的建筑需求,且经过技术攻关,湿拌类预拌砂浆技术体系的本地化已完成,昆明市主城区域内的剩余77家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约2000万立方米/年的富余产能均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到产能转换。“十三五”期间若禁止现场搅拌砂浆,昆明市当前湿拌、干混产能可完全满足禁止现场搅拌后的砂浆需求。
实现“绿色生产”
目前,昆明散装水泥行业已确定了“十三五”总体目标任务。2020年之前,保持昆明市散装水泥及其应用产品推广应用的增长水平,做到全省领先,西部优秀。
其中,预拌混凝土,2020年昆明市预拌混凝土完成优化及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实现年理论产能6000万立方米/年,全域混凝土产能达到国家绿色生产一星以上标准,覆盖全域,实现全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全域预拌混凝土使用量达到2900万立方米/年。
散装水泥方面,2020年结合国家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要求,以终端应用推进散装水泥促进事业,实现散装水泥年应用量800万吨以上,全市水泥散装率60%以上,保持全省领先、西部优秀、高于全国平均的发展水平。
预拌砂浆方面,2020年实现主城区及县域城镇建成区的“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全市预拌砂浆产能达到干混300万吨/年,湿拌200万立方米/年,实际预拌砂浆使用量300万吨/年的发展目标。
应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方面,深入优化粉煤灰、高炉矿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用于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完成磷石膏用于预拌砂浆的地方性技术储备。年使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达350万吨。
未来,随着“绿色生产”和预拌混凝土管理的深入,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行业“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将不断推进,对提高工程结构质量、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