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4日召开的2015中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大会上,住建部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发展纲要》)目前已经完成征求意见,有望于近期发布;《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
《发展纲要》明确了未来5年~10年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成套技术,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城市、产业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建筑发展布局合理、规模逐步提高,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鼓励农村、景区建筑发展木结构和轻钢结构。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3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40%以上。
——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30%以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50%以上。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施工机械装备率提高1倍。
到2025年,建筑品质全面提升,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企业和产业体系。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全面普及成品住宅,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50%以上,保障性住房的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70%以上。
目前全国建筑产业化的推进工作概况
第一,产业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底,全国用产业化模式建设的工程建筑面积已达1800多万平方米,包括钢结构、木结构等。住建部副部长王宁此前透露,到今年底,全国通过产业化模式建设的工程力争达到5000万平方米,翻一番以上。
第二,技术体系标准逐步完善。到目前为止,从国家到地方已经陆续出台各类标准70多项。
第三,构配件生产能力增长较快。到2014年底,全国共有构配件生产企业111家,生产线281条,年生产能力为2590万立方米。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部分地区构件生产能力很充足,但问题是市场太小。做大市场、做大规模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也有利于企业降低管理、施工等成本,形成良性循环,并促进企业技术体系不断改进、完善。
第四,全国各地的政策引导趋向很明显。目前,全国共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8个地级城市颁发了68个指导性文件,从规划、财政、金融等方面提出了支持性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
针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建筑产业化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要求等提出具体措施。纲要出台后,必然会对全国的建筑产业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