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化解产能过剩或引发第三次失业高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25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经济导报 公欣
核心提示:产能过剩、雾霾频发,钢铁、建材等行业进入大幅压缩产能的阶段。淘汰落后、转型升级的未来趋势毋庸置疑,但这也意味着不少职工的饭碗受到影响。化解产能或可导致第三次失业高峰?

产能过剩、雾霾频发,钢铁、建材等行业进入大幅压缩产能的阶段。淘汰落后、转型升级的未来趋势毋庸置疑,但这也意味着不少职工的饭碗受到影响。


由此,企业稳岗压力不断增大,如何保障受影响职工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一时间,专家中有预言产能过剩引发第三次失业高峰者,亦有表示否定者,孰是孰非,难以辨别。“但职工再就业难,政府和企业都有不足之处,需加以重视。”受访专家对记者强调。


化解产能或可导致第三次失业高峰?


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是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但带来人员安置问题。


“化解产能过剩意味着工作岗位的减少和富余人员的增加。即便是在岗的职工,也因为企业效益不好和降低成本的原因,面临着10%~40%不同幅度的降薪。由于企业亏损,甚至有一些职工的基本权益也不同程度上受到损害。”中国就业协会副会长陈宇对记者坦言。


而据人社部调查,当前,化解产能过剩,部分地区和企业职工就业任务非常繁重。矛盾最突出的当数河北省。河北省人社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涉及职工达到54.7万人。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博士高辉清表示,如果把知青返城算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失业高峰,把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工人下岗算作第二次失业高峰,那么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有可能导致第三次失业高峰。


在高辉清看来,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状况与上次失业高峰爆发之前相比有不少的类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的经济状况可能比当年还严重些。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的产能过剩局面的严峻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但也有受访专家持不同观点。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博士黄湘闽认为,从目前调研掌握的情况看,化解产能过剩尚未对全国就业稳定造成冲击。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已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积极的促进就业的措施;另一方面是出于用工储备、裁员成本以及社会责任等因素的考虑,多数受影响企业暂时尚未采取大规模裁员手段。但是在经济下行、市场低迷和融资困难的不利条件下,绝大多数受影响企业的经营出现困难。一旦企业资金链断裂,将可能导致短期内大量失业人员增加,潜在失业风险巨大。


减岗减产 职工再就业难


那么,淘汰落后,减岗减产,职工到哪儿去寻找新的就业岗位?


据记者了解,一般来说,地方政府通常不希望企业因为压减产能而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而是要求企业最大限度稳定岗位。在这一轮淘汰


落后产能之初,只要不是全面停产、倒闭的企业,企业对于淘汰部分生产线而富余出来的职工,通常先在内部进行岗位调剂,让职工转岗转产而不是失业。以河北为例,数据显示,2011年~2013年,河北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26家,涉及职工12万人。这其中52%的职工通过转岗、转产留用等渠道得到安置,比例占到一半以上。


但陈宇指出,随着压减产能任务的推进,企业通过内部转岗转产来安置员工的空间越来越小,一些还未淘汰的落后产能也到了必须关停的时候。“同时,企业中有能力自谋职业的职工大多已主动寻找出路,需要安置的恰恰是就业难度大、竞争力弱的职工。”


据人社部对部分省份的调查显示,目前受影响的职工有3个特点。其一,平均年龄偏大,老职工居多,40岁以上的占受调查企业员工的45%。其二,职工文化水平较低,技能单一,中学及以下学历的占70%。其三,多数企业受影响职工工龄长。


调查中,许多职工表示,完全靠自己到市场上再找一份工作很困难,同时由于家庭负担重、抗风险能力差,感觉自己没能力去创业。


再就业难政府和企业“错”在了哪儿?


据黄湘闽介绍,调研显示,在化解产能过剩中,政府对于如何促进职工就业存在着责任缺位、责任越位和责任错位的问题。“以责任错位为例,主要表现在政策设计上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由于绝大多数受影响职工实际上处于待岗、培训、放假、内退等‘潜在失业’状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失业,因此无法享受现有就业扶持政策。”


目前,企业的稳岗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又要投资搞转型,又要拿钱给职工发基本生活费、缴纳社保、支付经济补偿金,还要花钱组织职工进行转岗培训,真的没钱了。”山东一家建材企业的负责人李强说。


压减产能,尽管政府部门多次强调要尽可能少裁员,通过转型升级创造新岗位,但企业纷纷表示转型不易。特别是钢铁、建材这类行业,存在全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论低端产品还是中高端产品,去库存压力都很大。“转型往哪儿转?转型升级的钱从哪儿来?”李强无奈地问。


对此,受访专家认为,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已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鼓励企业稳岗的同时,要允许企业在法律范围内调配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项要素资源。对面临裁员的职工,政府应保护其合法权益,如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等。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强调,国家应尽快制定系统的产能退出机制,对由于转型升级而带来的失业、生活困难问题兜底,并由财政对退出产能集中的地区给予必要的扶持,妥善处理好关停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