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林毅夫:用基础设施投资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16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和讯网 刘民江
核心提示:11月13日,世界银行原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出席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都面临下行压力,中国并非孤例。面对稳增长压力,他建议中国政府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缓周期的措施。

“经济下行时,是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佳时机。”11月13日,世界银行原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出席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都面临下行压力,中国并非孤例。面对稳增长压力,他建议中国政府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缓周期的措施。此外他还提出,中国当前存在的问题,要用中国自己的办法解决,不能依靠国外的理论,而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应该加强理论创新,不要再让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经济增速下滑现象不是中国特例


中国经济增速在近几年接连下滑,经济增长压力不断增大。但林毅夫指出,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巴西2010年的经济增速是7.5%,但到了2014年,巴西经济增长率仅为0.1%,为5年来最差。毗邻的印度,情况也不容乐观,在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0.3%,到2014年则是7.7%,一样下滑。


林毅夫表示,不仅新兴经济体表现不佳,高收入、高表现,出口比重占比较大的经济体,增速也在下滑。韩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6.5%,2014年的增长速度是3.3%。台湾,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0.8%,2014年的增长速度是3.5%,“这些经济体的下滑速度甚至超过了中国”。


林毅夫分析称,这种普遍的经济下滑,有共同因素,一方面是外部性,一方面是周期性。自从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所有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但整个国际经济还没完全恢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新的反周期稳增长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就会降下来。


治中国的病不能靠外国的药方


“我们确实是转型中国家,不能回避问题,要下决心去改,但也不能把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都说成是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政策才会比较客观、理性。”林毅夫说到。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采取缓周期措施,失业问题及系统性金融安全可能会爆发。中国一方面要坚定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同时在面临共同的外部性跟周期性因素影响之下,采取必要的稳增长措施,这样才能营造比较宽松的环境,增加需求。


林毅夫建议,政府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在稳定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利用缓周期措施来启动投资和消费。“消费固然重要,但消费增长是以收入增长为前提的,减税只是一次性收入所得,对长期消费增长并不能起真正推动作用。”他认为,不能只依赖减税来支撑消费。


投资方面,他认为政府应该以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缓周期的措施。“基础设施也还有缺口,城市里面的管网是严重不足的”,他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可以缓解当前部分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


“我们需要理论创新”,林毅夫提出,中国的问题,要提出中国的理论,而不能一出问题就到国外去找理论,事实上很多中国的问题具有特殊性,只有通过理论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同步,进而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