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模在“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圆桌会议”上报告要点
近年来,我国预拌混凝土产业由于前期高速度大规模发展,很快进入了产能严重过剩阶段。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行业发展又面临市场需求不足、价格恶性竞争、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困境。由于种种原因,行业兼并重组徘徊不前,产业集中度难以提高,2014年产能居于前10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实际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13%左右。对于此现状,行业该如何应对?尤其是商品混凝土产业,该如何走好这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2015年10月19日召开的“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圆桌会议”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用“痛点”、“难点”、“热点”几个关键词总结了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行业创新发展趋势以及对政府管理的建议和协会工作重点。
行业的痛点、难点、热点
痛点
1、产能严重过剩,难以化解
产能严重过剩是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最大痛点,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预拌混凝土产能利用率30.74 %,比2013年下降5.62个百分点。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也是多样的,首先混凝土生产不像水泥玻璃是延续的、平稳的,其定制的、间歇式的供应需求就要求产能要有一定的富余;盲目扩张是造成行业产能过剩最主要原因;市场需求下降也加重了产能的严重过剩。
2、产业集中度低,行业亏损面大
我国预拌混凝土产业集中度很低,2014年产量前十名企业的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3%,因此,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正面临关键的转型期和市场整合期。
产业集中度低也造成了应收款居高不下,买方市场中企业处于弱势的局面,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累计数2013年为 1918.1亿元,2014年为2335.6亿元,累计增长417.5亿元。同时,行业同行低价恶性竞争现象非常严重,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
3、产业虽大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
我国混凝土产业体量很大,但是大而不强,企业大多规模小,生产方式简单,企业效益低、员工待遇不高,缺乏人才吸引力。企业以及企业的从业人员社会价值体现得不高,社会认可度较低;工程安全质量风险又是直接体现,所以企业生存环境较差。
难点
1、政府管理缺失或不到位
预拌混凝土产业成型时间不长,过去都是现场搅拌,根本不是一个产业,后来工场化集中搅拌,再向工厂化生产发展,这个过程时间不长,过去现场搅拌是归建设部管理,现在成为产业后归工信部和住建部共同管理,就出现了一些衔接和协同问题。
住建部对预拌混凝土企业资质管理不合理;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把商品混凝土作为建筑业的附属产业,忽视混凝土材料设计和生产的专业性,对企业技术人员资质要求不尽合理;
地方主管部门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和产业机构,要求每个厂/站都要一样的技术人员配置,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集团化发展;
地方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不合理、不到位。例如,价格管理部门只管垄断行为,任凭价格恶性竞争,牺牲的是工程质量;行政主管部门资质管理或准入管理流于形式,实际上鼓励了弄虚作假。
2、协会没有授权,行业自律软弱
政府正在考虑进一步简政放权,但是相关的辅助管理方面并没有加强,简政放权不是不管,而是进一步的改善管理,简政放权后,协会的自律性功能应该更能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我国只有要求,缺乏对协会自律性管理的法律或政策授权。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协会自律性管理需要法律或政策授权。而在目前强政府、弱协会的环境中,协会也难以发挥自律性功能。
3、市场门槛低,企业兼并重组动力不足
我国混凝土行业进入门槛非常低,新建站投入成本很低,不用买地,租赁场地即可,一些生产设备也可以租赁或者欠款购买。目前我国混凝土企业不完全统计超过8000家,数量庞大,产业集中度很低;
近两年市场需求的下降,使大企业兼并重组的动力不足,兼并重组缓慢,行业的乱象和地方政府的过度审批也对兼并重组企业造成了困扰。
4、标准要求低,优质不能优价
现行建筑工程设计标准规范对混凝土性能和质量要求不高,优质产品和服务不能优质优价,低标准需求拉动下企业创新提升的积极性难以提高;
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政策没有落实在设计标准和质量规范。设计人员比较保守。
热点
1、产业链整合
国家政策的驱动、行业的需求推动了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高度关注,从骨料、外加剂、水泥、矿物粉体材料到混凝土生产,形成完整的材料制造链和价值竞争链。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一体化发展,承包混凝土浇筑施工,全程对混凝土质量负责,打造材料与工程质量品牌。
产业链组合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途径。
2、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目前混凝土行业的创新发展非常丰富。技术创新:外加剂、骨料、矿物粉体材料、品质的提升,实现降本增效。商业模式创新:委托经营、技术服务外包、物流外包和质量保险引入等。管理创新:有些企业比较现实,采用应收款第一、利润第二、销量第三的管理原则;也有一些资金雄厚的大企业用应收款保持市场份额;一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通过质量增值服务,提高品牌影响力。
行业重大创新发展趋势
1、中心城市区域商品混凝土产业形态升级
一些中心城市企业开始进行产业形态的升级,尝试工厂化制造、规模化发展、全流程精细化控制(例如原材料均化工艺)、绿色制造(节能减排)、智能化制造、城市循环经济节点产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
2、骨料产业化,高技术化、功能化
骨料占了混凝土组成70%左右,有着非常重要的结构和功能组分,对微观、细观和宏观性能影响很大。
微集料、细集料、粗集料三个层面的研究:包括容重、级配、粒形、强度、收缩、热膨胀性、吸水性、化学活性等一系列物化性能和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充分发挥骨料对提高和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胶凝材料用量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结构与功能性一体化骨料开发,例如高强轻骨料、含裂缝愈合材料的功能骨料等。
目前各种尾矿、固体废渣、建筑垃圾都在进入骨料领域,需要解决新的问题。
3、耐久性提升将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
耐久性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概念,是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引领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
建筑物设计寿命增长将提高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耐久性要求将对企业能力形成新的挑战,例如工程招标时会提出10年内不能出任何耐久性问题,否则按推算的在服役寿命期内的维护费用赔偿;
质量保险的引入将产生耐久性商业竞争模式。
4、向性能调节功能组分材料发展,矿物粉体将形成一个重要功能材料产业
矿物粉体是一个资源产业,资源是有限的,很多混凝土企业捷足先登,已经开始进入一些潜在胶凝性能矿物材料领域,如矿渣、钢渣等;火山灰活性:硅灰、粉煤灰、天然火山灰质材料、煅烧黏土等;流动性改善:粉煤灰、硅灰、石灰石粉;收缩性改善:氧化钙、硫铝酸钙;防腐蚀性改善:硫酸盐环境、化工酸性环境、海洋环境、盐碱环境。这些将来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产业,希望大家能高度重视。
5、高性能高品质混凝土材料与技术
混凝土是个性化、定制的产品,高性能混凝土也不是强度越高越好,住建部和工信部文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是C35以上强度的混凝土,质量可控的低强度混凝土也可以高性能。企业需要重视混凝土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更高强可泵送的结构混凝土;质量性能可控的低强度混凝土(匀质性);轻质高强结构混凝土(>60MPa);海洋混凝土;无宏观缺陷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高流动性稳定性泵送技术。
6、功能性化学外加剂将继续发展
多年来,外加剂引领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高性能聚羧酸系减水剂定制化发展,将满足不同施工与材料要求;各种减缩剂的发展;外加剂复合技术,各种外加剂的功能组合发展等。
对政府管理的建议
1、建议工信部和住建部建立行业管理部际协同工作组,共同发布行业准入规范性条件;
2、建议地方政府发布反不当竞争规定,制定市场竞标行为准则,强化质量和服务要求,禁止以低价中标;
3、建议政府授权协会实施自律性管理,并对协会自律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4、建议政府委托协会提供行业生产、安全、质量、销售信息采集和管理,加强行业管理;
5、协会以提高质量、性能和服务为导向,制定先进的技术标准规范。
行业协会需要发挥的作用
1、加强行业形象宣传,以重大工程展现混凝土材料与工程的“大国之基”;
2、发布企业市场行为准则,反对倾销和价格恶性竞争;
3、建立重点联系企业信息报送体制,发布市场信息、原材料价格信息,混凝土产品指导价格;
4、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质量品牌联盟,实施自律性管理;
5、制定和发布协会技术标准,在质量、性能、绿色制造等方面引领创新发展;
6、开展信用评价,并与保险机构合作,推进质量品牌保险,打造行业和区域品牌企业,
7、鼓励产业联盟和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大型骨干企业。
8、协会成立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处理质量事故纠纷、商业(如应收款)纠纷、 兼并重组的尽职调查、“走出去”法律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