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系减水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产品,开启了混凝土减水剂行业的新篇章,让混凝土减水剂告别了萘系污染大,强度低的时代。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总会出现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包裹性不好、混凝土泌水、抓底的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呢?今天就给你带来关于“混凝土滞后泌水”的全套解决方案:混凝土泌水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后,其表面出现水分的一种现象。滞后泌水的特点:新拌混凝土的初始状态很好,即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粘聚性,浇筑1-2小时后,混凝土表面出现明显的泌水现象。混凝土硬化后受外部条件的侵蚀表面强度会变低,严重消弱了对钢筋保护层的能力,影响工程的耐久性,富浆加大混凝土表层开裂的可能性,且泌出的水泥浆影响建筑物表面美观。
一工地浇筑结构比较复杂,多为弧形和圆形结构,墙体结构由100MM-400MM不等,要求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度,平整度,光洁度达到预期效果。
原材:中材水泥P.O42.5 2级粉煤灰 0-5碎石 1-3碎石中砂(细度模数2.6)
混凝土配比 C257 F83 S785 0-5G651 1-3G434 W155 PC7.5
工地试验和施工方反映的情况:混凝土拌合物初始状态较好,坍落度在200左右,和易性好,试验室放置半小时后有泌水现象,两个小时后泌水严重。调低初始坍落度为180左右,放置2小时后仍泌水较严重。如要满足施工浇筑2小时坍落度应在190左右,流动性要好。施工方反映浇筑后进行振捣,混凝土表面泌水严重,坼模后结构表面产生泌水线纹,影响构件的美观和耐久性。
发生此类现象的原因:经过分析和对原材料生产厂家的走访,产生泌水的原因主要是水泥方面, 按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P.O42.5水泥混合材掺量在>5且≤20%,实际掺入混合材30%。其水泥混合材比例中使用了20%的保水性能较差的矿渣,掺入5%的石灰石。
根据现有原材料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1,合理调整砂率及粗骨料0-5及1-3碎石的掺入比例。
2,根据现用水泥特性调整混凝土混合材二次掺入的比例。
3,使用快释性聚羧酸母液,避免因搅拌不均或时间不够和二次添加减水剂带来的后释效果而引发的滞后泌水。
4,减水剂复配保塑,调节剂组分,控制多余水分的析出。
5,适当提高减水率,降低用水量以减少自由水的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