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京津冀将建1000公里区域快线 总投资额超千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北京商报
核心提示:抛出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这一设想后,市郊铁路(也称“区域快线或市域铁路”)的规划就被提上日程。昨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介绍,到2020年,以北京为中心的50公里到7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1小时轨道交通圈”将初现端倪。最近,首条区域内快线确定为平谷线,该线路还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快线的样板,有望方便百余万人出行。不仅如此,按照规划,未来京津冀将建成约1000公里区域快线,业内分析,按照此前数据推算,每公里快线轨道建设费用约为1亿元,也就是说,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面,仅快线轨道建设就可能花费超千亿元。

在抛出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这一设想后,市郊铁路(也称“区域快线或市域铁路”)的规划就被提上日程。近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介绍,到2020年,以北京为中心的50公里到7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1小时轨道交通圈”将初现端倪。最近,首条区域内快线确定为平谷线,该线路还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快线的样板,有望方便百余万人出行。不仅如此,按照规划,未来京津冀将建成约1000公里区域快线,业内分析,按照此前数据推算,每公里快线轨道建设费用约为1亿元,也就是说,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面,仅快线轨道建设就可能花费超千亿元。


市域铁路样板


早在几年前,平谷快线的设想就已提出,此次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之机,这一线路得以快速落地。规划显示,平谷线全长72公里,其中约22公里穿过河北。初步方案设计为:从东四环东风北桥出发,沿途经过北岗子、曹各庄北和宋庄,出北京在燕郊北和三河西分别设站,再到平谷马坊,经马昌营到平谷西,之后分别停靠平谷和泃河湾站。目前,河北段站位设置细节正在征求意见中。


与普通地铁相比,区域快线列车一是最高时速每小时能达160公里,比普通轨道交通六七十公里的时速快了1倍多;二是站间距大,地铁平均为1公里左右,而快线站间距平均为六七公里,这样运行速度大幅提高,预计列车跑完全程大约需要四五十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线路在京内设站比较密集,出京后站间距拉大。


业内普遍认为,平谷快线的建设,对于长期“出行难”的燕郊居民来说算是重大利好。众所周知,燕郊位于潮白河东畔,西与通州区隔河相望,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约30公里。正因为此,这里成为许多“北漂一族”的安家之地,据统计,现在约有30万在北京上班的人在燕郊居住。但燕郊到北京的公交车次非常少,铁路只有在早晚有几个班次。


所以,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要想真正解决燕郊30万人通勤的问题,还要靠大容量、密度大的区域快线。“区域快线其实和地铁的运营模式很像,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趟,这样能够让到北京市里上班的燕郊居民真正实现便捷出行。”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学院教授孙章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1000公里快线规划上路


另据了解,未来,随着平谷线的推进,北京区域快线规划建设提速,将建成约1000公里区域快线。有业内人士预测,1000公里快线的总投资额应该超过千亿元。但在孙章看来,这千亿元投资花得物有所值,“要知道,建一公里地铁需要花费5亿元左右资金,高铁需要近2亿元,这样看来,能够实现城际互联互通的区域快线并不算昂贵”。


同时,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已经成立,接下来将作为区域快线和城际铁路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主体,这就使尽快实现轨道上的京津冀既有路线图,又有时间表。市交通委也强调,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本市将着眼于三地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的目标,类似平谷线这样的市郊铁路规划将越来越多,它们突破了原有行政区划的限制。


此外,市交通委也提及,在区域快线网络中,除了新规划线路,利用既有铁路开通区域快线也将成为一种模式。目前从燕郊发往北京的通勤列车就是一种尝试。交通部门正在沟通,将这条通勤线路在起止站做好接驳,协调好发车时间,真正发挥通勤交通的作用。


为人口纾解铺路


根据京津冀交通网络规划,2015年将推进三省市间的轨道交通衔接,重点研究、逐步解决京津冀区域城际铁路网、市郊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网的合理交通分担和有效衔接问题,编制《北京、天津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北京、天津、石家庄市市域(郊)铁路网规划》。


周正宇强调,“京津冀三地之间轨道交通互通互联是未来交通一体化的重要骨架,要采用速度更快、站间距更大的城际铁路和区域快线连接京津冀区域重点城市群,构建高铁、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城市轨道几个层级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则透露,在即将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在北京周边建立数个微中心,借此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压力。“其实,微中心的提法和此前的卫星城很相似,但卫星城模式可以说已经失败,所以微中心必须要吸取教训。总体来说,微中心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既距离、通道、规模。”


据分析,微中心如果离北京市中心太近起不到纾解作用,太远又很难吸引人群,同时,微中心数量可以众多,可规模不宜过大,因为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已被证明难以管理、容易失控。当然,最关键的就是微中心与城市核心区必须建有非常便捷的交通线路,也就是要建立低票价、一站到达的市郊铁路,这是保证人口向外纾解的关键一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