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5.5亿元,位于青白江区的成都市首个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昨日正式投产,每年有15万立方米的“建筑积木”将从这里产出,并在成都市被搭建成不同形式的建筑。记者从成都建工集团了解到,今年7月份动工的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市民接待中心,将采用这一模式。
记者专门前往生产基地内部进行打探。在占地约273.37亩的成都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里,4名工人首先用钢筋搭建好模具,然后依靠电脑操作,运送到下一个平台上,开始浇筑清水混凝土,30分钟后,两块简易预制板初具雏形,又被送进“暖箱”进行养护处理。此时,1号控制室里,2名技术人员通过12块电子屏,严密监视着每一个步骤。
进入暖箱前,可以根据需要给预制板上色,或者穿上防护服——瓷砖。在48个加大号“暖箱”里,可以自由设置“天气环境”,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智能调控,预制板在这里保养8个小时以后,就可以出炉了。记者发现,“暖箱”出炉的除了楼梯、墙面,还包括渗水路面、公园座椅等。
基地技术负责人孔文艺表示,相比传统的建筑方式,“积木房子”可以实现节水40%、节能30%、减少碳排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