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建筑建材行业内人士表示,以前谈起3D打印技术,第一反应便是梦幻般的高科技产业,主要用于智能制造业,建筑3D打印技术从概念到成为现实还为时尚早,其实3D打印带来的革命已近在眼前。
《经济学人》杂志对3D打印曾经有过这样的评论:“伟大发明所能带来的影响,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是难以预测的,1450年的印刷术如此,1750年的蒸汽机如此,1950年的晶体管也是如此。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漫长的时光里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2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网络化能这么深入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重磅来袭,很多人都认为这又将带来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可这场风暴到底在革谁的命?
整合产业链
让设计登上“王位”
在传统观念中,所谓设计,很多人理解就是卖图纸。如果从设计行业的生产工具而言,这个理解似乎也没错。因为设计师的大部分时间确实是在和作图、建模等软件打交道。但从他们工作的对象和目的来看,这个理解完全过时了。
在3D打印的世界里,设计已经从平面、建模、逐步发展到实体,此前,记者在走访3D打印机制造企业时,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设计不仅仅停留在图纸、电脑的虚拟世界里,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师脑海中的构想可以成为现实,不仅如此,3D打印正在向更高端的工业设计迈进。
3D打印主要分成3个部分:3D打印机的研发和生产;3D打印服务商;工业设计机构。目前国内大部分3D打印机还是停留在桌面级打印上,但是目前的精度还是无法应用在商业中。精度的提升需要硬件的精密性,包括位移的精度和温度、压力的控制。目前此类桌面3D打印机的生产和销售,绝不是3D打印产业的真实面貌。
深圳作为所谓联合国评定的全球8个“设计之都”之一,这里部分工业设计机构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转型,正在成为“工业代理事务所”,品牌主只需向这些工业代理所表达自己对产品设计的要求,然后在约定时间进行公开销售,各环节都被外包给了专业的机构——包括最后的制造和组装,都交给了代工厂。最后生产企业只剩下了品牌和销售渠道。而有实力的工业设计机构,甚至把品牌管理也承接下来,品牌商只需要卖产品和管渠道就可以了。
在这种情况下,工业设计机构比广告公司更受品牌商的欢迎。工业设计机构成为了市场调研机构和广告公司的上游客户,亦成为了供应链管理的专家和工艺技术顾问,“生产制造”的重心,全面向设计转移了。
敲碎传统的骨头
让制造业“嗨”起来
由于3D打印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精度极高,许多精密零部件均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来缩短生产时间,世界多数国家对3D打印技术均逐渐加大了研发力度。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现阶段在某些领域还必须采取传统方式来制造模具,但3D打印技术将会给传统成型技术与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当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3D打印技术将彻底取代传统成型技术。
柔软湿润的肺叶,上面还有血管和肿瘤,拿手术刀切下去还会流出血液,不过不要以为这是真正的肺叶,这只是日本千叶县的Fasotec公司利用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器官模型,这是近日3D打印技术的全新突破,而此项技术也让3D打印机成为了“上帝之手”。
作为一项颠覆传统成型技术的新型科技成果,国内对3D打印技术一直高度重视。不久前,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更是研究制定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根据计划提出的目标,到2016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产业体系,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
根据《推进计划》要求,在产业化方面,3D打印产业销售收入要实现年均增速30%以上的快速增长,形成两三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3D打印企业。而在行业应用上,3D打印要成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及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初步成为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创意及个性化产品的实现手段,以及新药研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具,在全国形成一批应用示范中心或基地。
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由于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军工、医疗等重要领域之中,我国3D打印技术的研发一直广受重视。而此次提出‘推进计划’更是彰显了国家大力发展增材制造产业的决心。”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3D打印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许多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国外企业之中。此外,3D打印技术对于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一直被人们称为3D打印技术的瓶颈之一。
根据《推进计划》的发展规划,国家鼓励优势材料生产企业从事3D打印专用材料研发和生产,并且针对军工、医疗等行业需求的特殊材料进行集中攻关,力求到2016年,基本实现钛合金、高强钢、部分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专用材料的自主生产,满足产业发展和应用的需求。
此外,《推进计划》还建议增材技术企业集合力量,形成一批研发应用示范中心或基地。根据记者了解,珠海、青岛等地已开始兴建3D打印产业园,并将其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这种有规模的集群式发展,无论是在技术研发还是在销售上都将非常有利。
解锁“紧箍咒”
3D打印材料亟待变革
强大的制造功能,让3D打印一度被奉上传神坛,但3D自身也存在致命缺陷。此前,记者在走访国内知名打印机制造企业时,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3D打印机将来到底能为我们打印什么产品,还要看有没有足够多可用的材料。虽然现在3D打印已经名声大噪,但可用的3D打印材料还远远不能满足打印产品的需求,且很多材料价格也有点高。所以开发新的打印材料迫在眉睫,否则3D打印机的应用范围及销量都无法快速提升。”
如此看来,虽然各类3D打印耗材“争奇斗艳”,但是材料仍然是制约3D打印技术发展的最大瓶颈,而作为3D打印的重头戏,工业级的3D打印材料更是十分有限,目前适用的金属材料只有10余种,而且只有专用的金属粉末材料才能满足金属零件的打印需要。
在金属3D打印中,常用的材料是钛粉、铝合金粉和不锈钢粉。与普通金属材料比,这些材料成本要高出10倍左右。例如,德国的EOS公司能生产出有限的几种金属粉末(不锈钢粉、铝硅粉、钛合金粉)但价格是传统粉体的10~20倍。
可适用的材料成熟度跟不上3D市场的发展;打印流畅性不足;材料强度不够;材料对人体的安全性与对环境友好性的矛盾;材料标准化及系列化规范的制定等等制约着工业级3D打印的发展。
虽然真正发挥3D打印技术的价值还需时日,但革命的趋势已成不争的事实。日前,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第三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于6月3日在成都召开。在这场全球3D打印行业规模最大的专业会议和展览中,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会给3D打印行业带来什么机遇,3D打印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或许会有新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