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月里的武汉东湖一片繁忙景象,一辆辆搅拌车穿梭来往于通往湖心的临时公路上,预示着东湖通道工程“湖中段”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已进入全面 施工的关键时期。作为东湖通道项目的预拌混凝土供应商,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商砼)依靠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专业的管理水平,秉承中国建筑绿 色人文发展理念,以每一方混凝土产品践行绿色砼梦,用精品工程打造行业绿色标签,致力于混凝土行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现,武汉东湖通道工程即是此种理念的 集中体现。
中国最长湖底隧道——东湖通道应运而生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 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由于承担着景区旅游及众多赴光谷方向车辆的“借道”任务,景区内唯一的双向2车道环湖路已 经衍变为一条交通干线,高峰时期交通量接近3000辆每小时,节假日交通量达到3600辆每小时,与此同时,超负荷车流已日益破坏着景区生态环境。由此, 东湖通道工程应运而生。
东湖通道工程全长10634m,北起武汉二环线红庙立交,于九女墩北侧进入隧道,经湖心岛穿越东湖之后,沿鲁磨路到 团山路出地面,前行300米后再入隧道,从喻家湖北路以北出隧道,与喻家山北路相接。建设标准为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主线设计车速60km/h,地面 辅道和立交匝道设计时速为每小时30至40公里,桥梁及隧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是中国最长的城中湖隧道,工程投资估算约75.7亿元。
作 为武汉市武昌大东湖地区的重点道路交通工程,东湖通道通车后,将打破东湖对武昌路网的分割状态,彻底分流景区内过境机动车交通,确保步行、非机动车等绿色 交通方式的路权与使用空间,实现景区与通道的整体结合,形成连续性景观带。并成为连接二七长江大桥与光谷的快速路,有效缓解武珞路-珞瑜路的交通压力,极 大拉近光谷与武昌、汉口中心城区的距离。
绿色理念构建人工与自然的和谐——道与湖的相融
东湖通道设计使用年限为一百年。然而,一百年虽可言慢,但是它却承载着助力武汉快速腾飞的使命,承载着连通湖光山景与悠闲自在的重担。能否筑造起一条绵延数里的刚强“身躯”,混凝土质量就成了重中之重。
面 对这项责任重大、意义非凡的世纪工程,实现混凝土建材工艺与东湖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形成相融共生的有机统一体,是一种深沉而非凡的艺术。作为项目预拌 混凝土的唯一供应者,中建商砼时刻牢记绿色使命与和谐理念,汇聚集结了全体的智慧和力量,坚持建材工艺的探索创新,克服了水下混凝土施工多项难题,将这条 人造通道与自然东湖融合贯通。
最高的抗渗等级——滴水不入的P12混凝土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分为P4、P6、P8、P10、 P12多个级别,指抗渗试验中混凝土试块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东湖隧道暗埋段长6500m,其中有4500m长隧道处在湖中,平均位于湖面以下约13 米,巨大的水压要求绵延数里的混凝土通道完全保持密封防渗的状态,因为一滴水的渗入,可能会使通道全线变为漏水的“筛子”。同时,通道运营前后要对景区空 气环境、水环境、绿生植被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不能影响湖底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的连续性。为给水草生长和鱼类繁衍提供环境,东湖通道结合自然生态 情况,专门在压重土层上方铺设一层1米厚的种植土层,这样就为东湖生态复原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但也对混凝土抗渗性能提出了更高的参数要求。
东 湖隧道所使用的混凝土最高设计抗渗等级为P12。为了严格达到混凝土设计抗渗级别,中建商砼技术人员在江汉六桥等水下桩柱技术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数十轮配 比验证,对比数百个试验数据,最终确定了最优配合比,并在浇筑时间间隔、振捣方式、加湿养护及温度等方面加强了控制。过程是曲折辛苦的,但结果却是丰硕 的,经过施工检测,东湖通道抗渗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使用要求。
最优的含“金”量——抗疲劳的钢纤维混凝土
混凝土里藏着 针,实际上就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短钢纤维,这种混凝土叫做钢纤维混凝土。正是因为混凝土有了这些钢针,它就具有了一些特殊的性能,这些乱向分布的钢纤维 能够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可显著地改善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实际中,已经有一些大型工程运用了钢纤维 混凝土,例如机场跑道。东湖通道项目中大量应用了钢纤维混凝土。
但是,钢纤维混凝土在推广应用方面却有一个先天的短板,即成本价值高。以东 湖通道为例。如在一标段钢箱梁顶面就铺有8cm厚的C50钢纤维混凝土,每一方钢纤维混凝土的材料成本就比普通混凝土高出450元。然而,如此高的成本却 阻挡不了追求最优工艺的决心,中建商砼始终坚持品质保证和社会责任,完全按照设计要求,在每一方混凝土掺入足量的短钢纤维,以最优的含“金”量满足东湖通 道应用性能。
最苛刻的过程——确保工程“百年不蚀”
东湖通道设计年限为100年,中建商砼却以超过百年使用期限为追求,苛刻 每一个过程和细节。为了追求一批砂石最好的级配,他们宁愿蹲守码头几夜不合眼;为了确定最优生产配合比,一个标段开展200余次试配验证也不觉疲惫;为了 确保混凝土现场施工万无一失,生产技术服务人员在施工现场连续监控48小时,甚至连一口热饭都来不及吃。
对于细节,这些严苛的技术人更不会 忽略一丝一毫,在交货验收时,混凝土的检测次数已经精确到了每一车;而在夏季施工时,为了防止混凝土“中暑”,即温度高导致混凝土脱水严重,他们不惜高额 成本,采取先进的蒸汽养护技术对混凝土进行加湿、降温。 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让他们足以支撑这项 “百年不蚀”的重点工程。
最贴心的呵护——技术硬汉的“浪漫”
在 中建商砼技术人的眼中,混凝土是有生命的,它也需要细心养护。东湖通道的混凝土养护更要多花些心思,倍加呵护才能让他“成长”得更好。在东湖通道混凝土浇 筑施工工序完毕后,技术人员立即对其进行了塑料薄膜覆盖,封闭混凝土表面避免水分蒸发,可以说是为通道做了个“保湿面膜”。同时,为了保证达到7天的混凝 土浇水养护时间,取得理想的效果,技术人员每天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方进行洒水保养。此外,在墙、柱、梁等部位的混凝土侧模拆除后,技术人员会在其表面涂抹 一层养护液,以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燥裂缝。如此精细的呵护,中建商砼技术人的“浪漫”可见一斑。
东湖通道的建设宗旨讲究的是技艺之巧、相 融共生,这种平衡与和谐之道激发了中建西部建设追求绿色品质的强大动力。可以想象,建成通车后,人们会因为东湖通道的便捷畅通,得以尽情享受东湖的湖光山 色和城市的繁华。或许,人们不会注意到这条通道的工艺之美,因为它已融入自然之境、生活常态,物我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