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在建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施工现场,由于大量使用了建筑产业化技术,工人就像“搭积木”一样进行高效率安装,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建筑方式。
“上海中心大厦总重量相当于70个埃菲尔铁塔,投资上百亿元。由于我们采用了最先进建筑产业化技术,施工中,材料耗损从传统建筑行业的3%至5%,降低到万分之一,一栋大楼就节约出好几个埃菲尔铁塔。”“上海中心”总经理顾建平说。
多年来,中国建筑施工方式十分粗放。工地上一些浪费现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常态:施工常用的建筑模板,一般只能用三四次,带来巨大的木材浪费;由于普遍采用现场加工方式,施工中钢筋、钢材及其他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损耗和短料,仅这一项原料浪费就在3%以上;施工安排不科学,导致大量非必要运输产生巨大浪费,加上现场施工周期长,为交通、环境带来长期影响……
传统建筑产生垃圾每年高达数亿吨,每天生成的生活污水达580万立方米,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率高达27.5%……建筑业粗放发展模式,不仅带来建筑过程中从水、电、能耗,到人力资源、时间成本的严重浪费,也是曾经导致各地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在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加剧、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红利淡出的背景下,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河北省住建厅厅长朱正举说,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步伐已“迫在眉睫”。
建筑产业化被形象地比喻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它是用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建筑业的设计、配套生产、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最终实现建筑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
数据表明,相比于传统建筑,产业化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节约钢材10%,木材80%,水资源50%,砂浆80%,模板50%,降低施工能耗40%。并且有效降低建造过程所产生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污染物排放。
“推进建筑产业化对于住宅建造过程中在节能、节材和减排方面的效益,在许多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说。
“并且,建筑产业化破解了房屋建设过程中质量、性能、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问题,它应成为推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住建部建筑产业化促进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叶明说。
据中国地产巨头万科地产上海区总经理孙嘉说,万科在上海已实施产业化项目共计100多万平方米。建筑产业化带来了建筑质量大幅提高,譬如外墙饰面材料抗拔强度是传统工艺的9倍,并可实现建筑零渗漏,面砖不脱落等。
华阳国际副总经理赵晓龙认为,保障性住房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较低,相对容易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是中国推广建筑产业化的突破口,可选择合适的项目率先开展试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