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泥企业通过并购、新建等方式迅速扩容混凝土产业。扩容背后,一方面是为了化解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可以提升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助于实现建筑业最大程度的节能减排。
混凝土质量问题一直是行业隐忧:如在工程施工时,一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施工人员往混凝土中注水,导致混凝土离析现象严重,还有混凝土“阴阳配合比”等;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水泥中掺入混合材、外加剂与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的掺量之间的配比矛盾。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多数水泥企业发展了混凝土业务之后,各版块之间由于涉及产品标准、检测方法,行业监督等利益冲突方面的问题,仍然以各自经营为主,对混凝土的产品质量提升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水泥中不明示混合材品种与掺量,将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形成“黑障区”,人为增大混凝土制备的技术难度和盲目性,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选择,对于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新技术应用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中规定,水泥粉磨生产中添加助磨剂的,水泥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上要注明助磨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添加量;复合水泥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要注明混合材的种类、成分和掺和量。这一规定的出台,可以使以上问题将得到解决,同时有利于在行业中弘扬诚信精神。
宋少民还提到,当前我国商品混凝土和骨料行业在新产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从整体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够,往往不能站在现代混凝土技术平台上去思考问题,创新意识不够,中国是世界混凝土的大舞台,我们是主角儿,理所当然提出新理念,制定新规则,建立新方法。毋庸讳言,在很大程度上我国混凝土产业存在着产学研脱节的问题。换句话说,产、学、研没有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高校和专职研究机构对工程实际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一经合作,容易脱离实际,出现问题,其实这很自然,关键是出现问题后,不是找出原因,相向而行,解决问题。往往就互相不信任,分道扬镳,导致大部分科研是纸上谈兵。建议今后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应成立有实际内容和运行、考核机制的专家委员会及其协作研发团队,围绕企业需求和发展,组织研究和攻关,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专职和协作科研团队有出有进,优胜劣汰,逐渐打造高水平的高效科研团队,促使产学研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应该要意识到研究是要花经费投入的,是要常态持续的。如国外有些领域最好的成果和研究人员是出自企业研究中心的,但都不是短期行为或廉价付出获得的。
因此,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要新思维、新活力。我国水泥、混凝土、骨料行业也必须领先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推动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