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国水泥行业巨头-海螺水泥领军人物郭文叁董事长应邀出席中国水泥协会在杭州召开的“2015年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他盛赞中国水泥协会搭建了这样一个大企业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他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了新常态,水泥行业的发展也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今后十年,水泥需求进入一个平台期是大势所趋,大家共同分析探讨行业发展新趋势、新举措,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行业现状,坚定下一阶段的发展信心,推动水泥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结合水泥行业和海螺水泥的发展,郭文叁董事长在会议的发言中就落后水泥产能定性、提升水泥标准、水泥“走出去”和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一、我国水泥行业落后产能的结构调整已基本结束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水泥工业已经由小变大、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基本上满足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水泥行业经过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除了个别边远地区外,立窑、湿法窑、立波尔窑和华新窑等落后产能已经基本淘汰完毕,整个行业已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在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讲我国水泥行业落后产能的结构调整已基本结束,水泥已经由落后的生产线转变为以自动化、集约化、装备大型化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主,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已经由一个水泥弱国变为水泥大国和强国,出口的水泥技术装备已经遍及全世界,我国水泥行业将步入一个长期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发展平台期。
二、要主动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提升水泥标准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水泥产能总量的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其中包含了低于国际标准的低端产品,优质水泥并不过剩。去年我国水泥总产量是24.76亿吨,熟料总产量为14.17亿吨,去除4-5%的缓凝物料添加量,矿渣、火山灰等混合材添加量达到9.5亿吨,混合材综合添加率为38.4%,生产了大量低于国际标准的水泥产品。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价格越来越低,从根本上讲,是水泥的标准出了问题。我国已经是水泥生产大国,但水泥标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缓解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水泥行业要进一步统一认识,主动与欧美等国际水泥先进标准接轨,提高水泥产品标准,改进混凝土质量。
目前,水泥产品中的矿渣、火山灰等混合材的流向为先从原料地运输进入水泥生产工厂,生产掺入,再随着水泥产品运输进入商品混凝土加工或施工现场。如果提高水泥产品标准,降低矿渣、火山灰等混合材在水泥产品中的掺入比例,将大幅度减少水泥总产量,大量混合材可以直接进入水泥产品使用终端,将有效减少物流运输量,进一步缓解公路运输压力,减少燃油使用造成的污染排放,有利于改善环保。以去年水泥产量24.67亿吨测算,如果把水泥产品中混合材掺入比下降到5%,将减少混合材添加量8亿吨以上,以平均每吨节省运距50公里计算,可节省物流运输量400亿吨•公里;以载重30吨柴油卡车百公里油耗35升计算,可减少柴油消耗37.3万吨。
另一方面,取消低等级水泥将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标准和质量,保障建筑物、构筑物等工程质量,减少重复建设。
建议:保留GB175水泥标准中不掺或掺不超过5%混合材的硅酸盐I型和II型水泥品种。(含62.5(R)、52.5(R)、42.5(R)三个等级);取消GB175水泥标准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等品种(含42.5(R)、32.5(R)两个等级)。
如果取消掺入混合材较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等低端产品,落后产能将无法生产高等级水泥,全国水泥产量将大幅压缩,将有效缓解水泥产能过剩。据统计,截止到去年底,全国2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共有1560条,设计熟料产能18.3亿吨(按设计台时产能、年运转320天),按缓凝物料和混合材综合添加比8%、熟料产能发挥率90%计算,如果全部生产硅酸盐I型和II型水泥,去年全国水泥产量仅为17.9亿吨。
下一步,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如果进一步淘汰掉没有矿山资源、工艺不完整、布局不合理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全国只剩下大约1200多条新型干法生产线,熟料总产能约12-13亿吨,可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高标号水泥约15-16亿吨,且受水泥运输半径的影响,水泥生产线分布在全国各地,平摊到14亿的庞大人口上,虽然局部地区过剩,但整体过剩并不严重。
作为建筑基础材料,水泥的地位无法代替。现在,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刚刚接近尾声,还没有完成;农民出行难、住房差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农村危房改造才刚刚开始,城乡一体化建设任务繁重,农村市场潜力很大。我认为,建材行业的目标是,让大家都能住上安全、洁净、环保的房屋,能够让7亿农民都能走上水泥路,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也孕育着长期稳定的水泥市场需求。
三、水泥企业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机遇,加快海外发展,输出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优质产品,实现从水泥大国向水泥强国的转变。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对水泥行业下一步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