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中加合作项目富力红树湾“三十三棵墅”在海南澄迈发售。
据了解,该项目是加拿大卑诗省林业厅在中国的示范项目,也是加拿大与海南旅游发改委合作的首个试点。本报记者获悉,除了加拿大以外,日本、芬兰等国外环保节能技术也开始进军中国建筑市场。
绿色建筑已成众多房企争相追逐的对象,但在实际的探索中,除万科外,地产商们暂未找到成功的大规模推广模式。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开彦认为,目前国内大规模推广绿色建筑较难,政策和产业层面还需政府更多的推动。
从建材环节来看,木结构住宅具有“负碳建筑”之称。数据显示,在北美、北欧、日本等发达国家,木结构住宅在低密度住宅中占比高达70%-90%。这些国家开发木结构住宅及环保、节能技术已经很成熟。
万科早已引进日本建筑节能环保技术,部分住宅产品是以“预制式”的工业化生产模式进行建设。万科董秘谭华杰介绍,万科住宅产业化包括装修房、绿色建筑、工业化三个方面。今年装修房占全部竣工住房的比例已达90%左右。过去3年万科绿色三星住宅全国占比一直在40%以上。
目前,国内绿色建筑已经走过试点、示范的阶段,进入规模化推进的阶段。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榕近日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接近1000项,绿色建筑总建筑面积突破了1亿平方米。”国务院8月11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城镇新建建筑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超过20%。
但另一方面,“国内政府、开发商、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存在误区”,开彦对本报记者表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必须具备三大要素:一是资源、能源利用的最大化;二是保护环境,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荷;三是创建绿色、健康的舒适生活。
“绿色建筑不一定会增加成本,并不是只有高科技、新材料、新技术才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本身是强调简易、传统化、低成本技术的。”开彦指出。
上海建科院总工程师徐强认为,绿色建筑如果按照因地制宜的策略,可以更多地利用建筑本身的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减少一部分不必要的投资。“按照国外的经验,真正的绿色建筑,运行成本是会降低的。”
如何在国内大范围推广绿色住宅,一直是开发商的难题。南京朗诗地产主打的绿色科技住宅,曾为其在资本市场赢得一片叫好声。但经历十余年科技住宅技术的应用后,朗诗地产最近却遭遇来自使用者的信用危机,一些新项目已悄然取消了地源热泵等技术。
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近期制定的《绿色住区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强调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广泛采用成熟技术、易行技术、传统技术,力争把绿色成本降低到最小。“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与国际化的编制原则方法差距较大,政策层面上的激励制度也始终未能建立起来,无法保障开发商和用户获得利益。绿色建筑运动亟待健康化、有序发展。”开彦表示,绿色住宅的推行,还需要政府采取更多引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