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对如何有效地降低种类建筑结构事故的发生,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有效的防止措施。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建筑 结构 施工 质量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3973( 2007) 11- 027- 2
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 往往由于一些综合的原因而导致一些建筑结构事故的发生。综观近几年来所发生的各种建筑结构事故, 我们不难发现导致此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 施工质量低劣和有缺陷、建造结构违反设计、房屋与构筑物或其中个别结构使用不正确等等。其中核心的根源就是质量问题。那么, 如何才能确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有效降低各类建筑结构事故的发生呢? 首先必须弄清楚建筑物或构件有关部分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通过仔细地检查、分析原因、然后总结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现就钢筋混凝土试件在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事项提出以下观点。
1 支模
支模在制作混凝土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 它几乎可以占到制作一个试件时间的60%, 因而可见其重要性。模板根据其材料可以分为木模和钢模。在利用木模进行施工时, 切记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湿润, 防止由于木模板过多地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在利用钢模板施工时切记要涂抹一定的隔离剂, 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粘住模板, 导致拆模时出现掉脚现象, 同时还要注意在使用完毕后将模板全部清洗干净, 以备下次浇筑使用。
2 绑扎钢筋
在钢筋加工时, 经常会遇到一些钢筋品种、型号短缺等问题, 这就出现了一个钢筋代换问题, 在代换钢筋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1) 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时, 应该增设弯沟。
( 2) 注意不同级别钢筋所需的搭接长度, 锚固长度的不同, 代换后根据现行的规范规定, 将钢筋进行必要的延长或缩短。
( 3) 用较小钢筋代替粗钢筋后, 根数增加, 间距变小, 不过要注意净距问题, 此外在一排变成两排时, 由于截面高度减小, 还要进行重新验算。
( 4) 代替钢筋的强度与面积的乘积同原来钢筋强度与面积的乘积之比, 绝对不允许出现负偏差;
( 5) 由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后, 对变形和裂缝有要求时还要进行必要的验算。
3 配置混凝土
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也就是说混凝土拌和物的好坏将间接地影响到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性能、内部空洞及蜂窝、混凝土保护性能和钢筋锈蚀等问题。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因素:
水泥用量: 在一定范围内, 水泥浆量越多, 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越大, 但若浆量过多, 不仅流动性无明显增大, 反而加大泌水率, 降低粘聚性。
水灰比: 水灰比不同, 则水泥浆的稀稠程度不同, 在水泥浆用量不同的前提下, 增大水灰比即减少水泥用量或增大用水量, 水泥浆将变稀, 粘聚性降低, 流动性增大, 反之则水泥浆变稠, 难以灌注捣实。
砂率: 指砂的用量占砂石用量的百分率。砂率过大, 则砂石总表面积增大, 拌合物干稠, 流动性小; 如砂率过小, 砂浆量不足, 不能在石子周围形成足够的砂浆层, 使塌落度降低并影响粘聚性、保水性。
4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易造成蜂窝、麻面、漏筋、掉角、裂缝等现象, 下文将分述这些缺陷的形成及防治。
蜂窝: 由于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 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孔洞, 这种现象就称为混凝土的蜂窝,其产生原因是: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 混凝土拌制时间太短, 未拌合均匀, 振捣不密实; 下料不当, 一次下料过多, 未及时振捣又下料, 激振, 未分段分层浇筑, 或是孔隙未堵好,模板支设不牢固, 振捣时模板移位, 漏浆而导致。对于蜂窝的预防, 可针对以上原因, 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蜂窝现象的产生:
( 1) 混凝土拌制时, 严格控制材料配比, 经常要检查;
( 2) 混凝土要拌合均匀, 颜色一致, 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规定;
( 3) 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 应分段浇筑, 在底部可以先筑入水泥砂浆( 与混凝土成分相同) , 然后浇筑混凝土,这样可更好地防治离析现象的产生, 并严格控制浇筑高度;
( 4) 混凝土在浇捣时, 要严格掌握好振捣时间;
( 5) 要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发现模板走动, 应立即停止浇筑, 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麻面: 也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现象, 主要是指构件表面呈现许多缺浆的小凹坑而无外漏钢筋的现象。产生麻面的主要原因有: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 或是浇筑混凝土时, 木模板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钢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漏涂, 针对以上原因, 可采取以下措施: 模板应清理干净, 不得粘有其它杂物; 木模板在浇筑前要充分湿润, 钢模板应涂隔离剂, 模板拼接保证严密, 如有缝隙要堵严, 防止漏浆。混凝土应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分层均匀振捣密实, 严防漏捣, 每层混凝土应振捣至气泡全部排除为止。
孔洞: 是由于钢筋密集处、预埋件处, 混凝土不畅通, 未按照顺序振捣混凝土, 或是由于一次下料过多, 混凝土呈松散状态即形成孔洞。预防孔洞形成的措施有:
( 1) 在钢筋密集处, 应使混凝土充满模板, 振捣有困难时, 可以采用人工振捣方式, 务必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 2) 可采用侧面开口浇筑方式以防止灌注不满振捣不实等结果;
( 3) 控制好下料, 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现象;
( 4)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检查, 确保混凝土质量要求。
掉角产生的原因有: 木模板未湿润或湿润不够, 混凝土养护不好, 棱角处的混凝土水分被大量吸收; 或是拆模时, 由于受外力作用或是重物撞击, 棱角有可能被碰掉, 根据以上产生原因, 可以采用以下几条措施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 1) 木模板在浇筑前要进行充分湿润, 浇筑后还要进行充分养护;
( 2) 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 混凝土应有足够强度;
( 3) 拆模时切勿用力过猛、过急, 注意保护棱角, 吊装时严禁模板撞击试件的棱角部位;
( 4) 加强成品保护, 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将其尽力保护好, 以免碰损。
露筋是指结构构件内的钢筋没有被混凝土裹住而暴露在外。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混凝土浇筑振捣时, 钢筋的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 钢筋紧贴模板, 致使拆除后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 钢筋过密, 大石子长在钢筋上, 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或是因材料配合比不当, 混凝土产生离析, 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 造成漏筋; 或是由于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或是由于木模板湿润不够, 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 拆模过早; 或是由于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而导致钢筋露出, 针对以上这些导致出现露筋的现象,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条措施来预防出现露筋。
( 1)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 2) 钢筋密集处, 应当配适当的石子, 且应符合粒径要求;
( 3) 为了防止钢筋移位, 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保护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 4) 浇筑混凝土前, 应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 并认真堵好缝隙;
( 5) 正确掌握好脱模时间, 防止过早地拆模;
( 6) 操作时切勿踩踏钢筋, 如被踩弯脱扣应及时进行校正。
裂缝: 任何钢筋混凝土构件均有裂缝, 混凝土裂缝的种类比较多, 可能是由于干缩或是温度变化导致, 对于一些有害的裂缝, 我们还应该根据其用途性质、所处环境及所裂部位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首先, 我们先介绍预防有害裂缝产生的一些原则:
( 1) 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要求;
( 2) 认真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及其性质, 根据不同使用要求采取不同方法;
( 3) 裂缝处理后应保证原有的承载能力及其它性能;
( 4) 防止人为地损伤结构和构件, 尽量避免大动大补。
5 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后, 最重要的是及时地进行养护, 给混凝土试件表面提供一定的湿度。以保证混凝土能够建立起自己足够的强度所需的条件。养护根据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养护和蒸气养护两种方式。自然养护就是将建筑物置于大气中, 通过人工浇水以保证其所需的湿度, 经过一定时间, 使构件逐渐建立强度, 而最终达到预定的强度要求。蒸气养护是指在预制构件厂生产试件时采用的一种养护方式, 这种构件能够在更适合的环境中建立强度, 但这是仅限于预制构件厂采用的一种形式, 现在大部分工地均采用自然养护, 每隔一定时间给构件浇水, 并且这个时间应符合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最小时间, 还有一定的防止水分蒸发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了解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及修补办法,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只注意以上事故可能产生的原因, 便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类事故的产生。但是由于在施工中, 也可能由于这样那样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一些其它事故的发生, 在此文中, 我们仅按照施工顺序给出了施工中可能经常发生的一些事故, 而对于那些没有提到的事故, 我们也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结合这里提出的修补措施并结合自身的经验, 提出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案来修补, 从而达到经济节约、省工省时的目的。总之, 在建筑工程中, 我们应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中的各项规定, 遵守工地制度, 努力提高工程质量, 缩短建设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