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原材料技术 » 正文

高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2-27  来源:《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年4月   作者:王俏梅 
核心提示:高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摘 要: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阐述了高强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及应力应变关系。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单轴受力性能

引言

      随着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高强混凝土以其优越的性能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许多建筑物正向着高强、大跨、高承载力方面发展。因此,研究高强混凝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就高强钢骨混凝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1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1. 1 水泥强度等级

用42. 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和52. 5MPa硅酸盐水泥进行试验,混凝土中掺高效减水剂的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水泥等级对混凝土流动性及强度均有较大的影响。

1. 2 胶凝材料的用量

      胶凝材料的用量(分别为550 kg/m3、600 kg/m3、650 kg/m3 )对超高强混凝土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掺高效减水剂的试验结果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增加胶凝材料的用量,会使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大幅度增加。当水胶比恒定时,增加胶凝材料的用量,不仅会增加用水量和水泥浆体的数量,而且还会减少骨料的用量。此外,胶凝材料的用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这说明胶凝材料的用量并非越多越好。

1. 3 掺合料品种

      硅粉与磨细矿渣、硅粉与粉煤灰、磨细矿渣与粉煤灰3种掺合料混掺对超高强混凝土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掺高效减水剂的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硅粉与磨细矿渣混掺的强度最大,磨细矿渣与粉煤灰混掺的强度最小。这是因为各种掺合料的活性不同,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率有所差别而造成的。

1. 4 水胶比

      多余的水在水泥硬化后蒸发,一方面会在水泥石、水泥石与骨料界面区域出现大量的各种孔径的孔隙;另一方面,还会因水分泌出和混凝土收缩引起微管和微裂缝,这些现象是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和其他性能指标低劣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减少或消除这些缺陷,其措施就是掺入高效减水剂,采用较低的水胶比,以便于改善混凝土的结构。

1. 5 减水剂用量

      掺高效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效减水剂能分散拌和物中的水泥,降低水灰比;一是高效减水剂能够改善水泥的水化程度。但是,掺加过量的减水剂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利影响,如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等。因此,在配制超高强度的混凝土时,一定要通过试验确定减水剂的最佳用量。

1. 6 砂率

      选用胶凝材料用量为600 kg/m3 ,砂率采用45 %、38 %、35 % ,掺高效减水剂进行试验[ 1 ] 。当胶凝材料用量为600 kg/m3 ,水胶比为0. 2时, 38 %的砂率对混凝土有最好的流动性和最高的抗压强度,这表明超高强混凝土存在最佳砂率。

1. 7 粗骨料最大粒径

       超高强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最好≯20 mm。因为骨料最大粒径越小,骨料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包裹粗骨料所需浆量就越大,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也就越低。粗骨料粒径越大,混凝土受荷时内部应力越不均匀。因此,超高强混凝土的强度随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呈降低的趋势。

1. 8 养护龄期

       养护龄期对混凝土强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龄期的延长,混凝土强度持续增长。在普通混凝土中,这种增长呈对数曲线的关系。在超高强混凝土中,混凝土强度的增长特点: 早期强度增长得很快, 28 d以后,则呈十分缓慢增长的态势。

2 单轴受压性能及应力应变关系

2. 1 破坏过程和形态

       由于超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很高,文献[ 2 ]中所有试件都以突然炸裂而遭破坏。试件在未破坏前, 试件表面无可见裂缝,仅在破坏前的瞬间,试件内部有较明显的劈裂声。破坏时,试件外表和中部混凝土炸飞,一般只剩下上、下部锥体,破坏面较平整光滑。试件破坏面穿越的粗骨料被整齐地劈开,一般未见粗骨料和水泥凝胶体面的粘结破坏。这和普通混凝土、强度较低的高强混凝土的破坏有着较明显的区别。

2. 2 棱柱体抗压强度

      由于试验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都在100 MPa 以上,试件在试验后期所受的垂直力相当大,使试件初始缺陷的影响和几何上、物理上难以精确对中所造成的偏心影响较显著,从而造成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很大。

2. 3 峰值应变

      从文献[ 2 ]的试验结果来看,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峰值应变除与棱柱体石灰岩试件峰值应变、棱柱体强度关系有关外,还与粗骨料的类型有关。一般高强混凝土峰值应变的计算公式①: ε0 = (10. 3fc, 10 + 1 320) ×10- 6 (1) 文献[ 2 ]中,根据试验数据提出的公式: ε0 = (7. 74fc, 10 + 1 580) ×10- 6 (2) 两者在高强混凝土阶段基本吻合,但对于中、低强混凝土(1)式计算的结果就偏低了些。

2. 4 变形模量

     变形模量和粗骨料类型有一定的关系,采用玄武岩试件的变形模量要偏低一些。普通混凝土变形模量E0 的计算公式:

E0 = 105 /2. 2 + 34. 74 / fcu, 10 (3)

一般高强混凝土变形模量的计算公式[ 3 ] : E0 = (0. 45 fcu, 10 + 0. 5) ×104 (4)

文献[ 2 ]中,试验数据的非线性拟合算式: E0 = (0. 287 fcu, 10 + 1. 438) ×104 (5)

     式(1)和式( 2)分别对应于试验数据的下限和上限,而式(3)和式(4)都和试验数据相吻合。对于强度较低的混凝土,式(4) 、(5)的计算结果和普通混凝土式(3)的结果比较接近。因此,可以用的式(5)作为计算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以及超高强混凝土变形模量的公式。

2. 5 泊桑比

      中国铁道科学院曾测定过两组强度为63. 9MPa和102. 0MPa的高强混凝土,得到的泊桑比分别为0. 22和0. 23。ACI高强委员会报导的强度55~80MPa的高强混凝土的试验结果为0. 20~0. 28。总的来说,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泊桑比要比普通混凝土的略微偏大些,而与高强混凝土的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2. 6 应力—应变曲线规律

       应力—应变关系的曲线规律,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超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由曲线变成了直线。对于超高强混凝土, 在峰值应力前,增量泊桑比都< 0. 5,这说明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已不存在裂缝临界应力点,即临界应力点和应力峰值点非常接近。在应力到达应力峰值点时,超高强混凝土试件内部储存了相当高的能量,并且由于超高强混凝土水泥凝胶体的强度已接近粗骨料的强度,使裂缝的发展不受粗骨料的阻挡和缓冲。这样,试件内部积蓄的能量便以迅速和剧烈的方式释放,即发生爆裂型破坏。因此,超高强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已不再有下降段。

参考文献:

[ 1 ] 郭向勇,方坤河,郭建平. 超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 ]. 青海大学学报, 2003, 21 (3) : 23 - 27.

[ 2 ] 王志军,蒲心诚. 超高强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及应力应变曲线的试验研究[J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0, (20) : 13 - 14.

[ 3 ] 陈肇元,朱金铨,吴佩刚. 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52 - 55.

[ 4 ] 赵述智. 实用建筑材料试验手册[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125.

[ 5 ] 郭向勇,方坤河. 大流动性超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优化[ J ]. 混凝土, 2002, (7) : 54 - 57.

[ 6 ] 陆平. 水泥材料科学导论[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1. 36.

[ 7 ] 陈魁. 试验设计与分析[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63 - 68.

[ 8 ] 蒲心诚,严吴南,王冲,等. 100~15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J ].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1998 (6) : 3 - 7.

[ 9 ] 周氐,康清梁,董保全. 现代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M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9. 22 - 24.

[ 10 ] Hamdan Mand HunaitiY. Factors effecting bond Streng thin Composite Columns [ R ].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Steel -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1991. 213 - 218.

作者简介:王俏梅(1969 - ) ,女,辽宁大连人,工程师、硕士, 1991年7月毕业于日本鹿儿岛大学耐震工学专业,现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