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预应力连续箱梁箱梁施工过程中,从混凝土外观质量及线形控制两个方面提出注意事项。
关键词:连续箱梁;外观质量;线形控制
1、工程概述
A11公路拓宽改建工程西吴淞江大桥,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西南部,西起同三立交东至A11公路2号机孔桥,全长1.188km,分南北集散车道设计,跨越西吴淞江,根据规划Ⅲ级航道标准,跨径布置80M+140M+80M,结构形式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截面为单箱单室直腹板结构。施工中除按照正常程序操作外,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及结构线形控制提出注意事项。
2、混凝土外观控制
2.1支架搭设
主桥0#块采用落地式支架系统,悬浇块件采用菱形挂篮。要求支架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挂篮施工之前进行反压,将变形梁绘制成线形图作为日后施工是的变形参数,块件施工过程中注意测量观测,将根据沉降量做标高调整。
2.2 模板工程
2.2.1模板加工
外模采用优质大面积组合钢模,卷板弧度和板面、缝口加工,尤其钢板面和缝口的加工要求甚严,必须解决好接缝平顺无台阶的缝口加工问题,消除横缝、纵缝不平或齿口不顺。
2.2.2 模板几何尺寸
模板几何尺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定制,挂篮模板由整体骨架与大面钢模组成,外侧模板用δ=5mm酸洗冷轧钢板作面板,用[8作横肋,钢板作竖向加劲肋,模板之间夹双面胶带止浆,并采用螺栓进行连接。设计翼板变宽,变宽范围为34cm,标准尺寸为3m,模板定制时考虑翼板最大尺寸并留处施工安全范围,因此翼板模板尺寸定为3.5m。
2.2.3 调整模板
2.2.3.1 底模调整
施工中先根据箱梁中心线放出底板中心线,将模板分中线调整与放样线重合后将底模水平定位,再根据底板设计标高调整模板高度。底模后侧直接由精扎螺纹钢固定在前块件底板上,前口精扎螺纹钢悬挂在挂篮前上横梁上,标高控制过程中直接调整精扎螺纹钢。
2.2.3.2侧模调整
挂篮前移后将侧模底口与调好的底模相拼接,并用对拉螺栓将其初定,再用水准仪控制侧模翼缘倒角根部及外侧两个点的标高,这样加上侧板与底板接触面,定型模板每个断面上三点控制其空间位置,最终将其固定。主要控制要点是侧模垂直度及翼缘板定位。
2.2.4 模板除锈及上油
模板就位后及对钢模进行除锈处理,先用磨光机整体打磨光滑,模板初次使用前打磨两次,并用抹布抹洗干净,经目测无明显斑迹后上油。
2.2.5 内膜
内模由模板、支撑系统等组成。模板采用竹胶板及10*10方木组拼,侧面模板加设10#方木作竖向围楞。内模支撑系统由Φ48钢管满堂支架组成,钢管间距不超过60cm,钢管端头采用托架支撑在内模支撑点上。
2.3 混凝土工程
2.3.1 配合比
箱梁混凝土标号设计为C50,施工配合比经反复试验并得到监理工程师验证后确定。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偏大,我们掺加粉煤灰和缓凝减水剂来延缓水泥水化速度,降低水化热,由于混凝土断面较大,受浇筑速度影响,避免冷缝出现,要求混凝土初凝时间为8.5小时以上,终凝时间达11小时。
2.3.2 混凝土浇筑施工
0#块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翼缘板根部,第二次浇筑顶板,均采用汽车泵浇筑。正常块件浇筑一次性浇筑,为确保混凝土均匀对称浇筑,正常块件采用固定泵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求人员分工明确,混凝土供应及时,布料均匀,振捣密实,混凝土表面收光及时。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安排专人跟踪观察混凝土状态,选择最佳的时机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覆盖、洒水过早容易出现脱皮现象,过迟易出现收缩裂缝。
2.3.3 表面修补
拆模后对于缺口、麻面则加入少量的干净细砂和少许的801胶水拌制成半干硬性的水泥砂浆进行填补、刮平。待一定时间后再采用重量比1:2.5~1:3的本、白水泥掺入少量的干净细砂和少许的801胶水拌制成中稠浆将修补部位扩散性补浆。两遍后达到一定强度后用砂纸打磨,最终采用重量比1:3的本、白水泥进行方位抹面。
3、结构线形控制
箱梁在悬浇施工中,由于受自重、温度、外荷载等因素影响会产生挠度,同时,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徐变等因素也会产生标高变化,并随着悬臂长度的加大而增加。为了使成桥后的线形达到或接近设计要求,因此必须在悬浇过程中对已浇筑或准备浇筑的梁段的各工况进行监控测量,并以此随时调整悬浇的立模标高。为确保主桥在施工期间各部位始终处于安全受力状态,需在梁体内预埋应力元件进行应力监控。
3.1变形监测
3.1.1 施工测量网的建立
测量控制采用独立三角网进行控制。在各主墩0#块上分别设置三个平面控制点,同时兼作高程测量的水准点。基准测点布在桥轴线、腹板中心线与0#块横向中心线交点上。基准测点按三角高程等导线的方法测设。对于高程的精度,用悬挂钢尺的方法,用2台水准仪上下同时测读,予以校核。校核无误后的控制点作为悬浇箱梁的高程和平面控制点。
3.1.2 测点的布置
在临时支撑设置4个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点,在各悬浇梁段布置三个测点,测点布在离梁端前沿15cm的腹板与箱梁截面中心线上。以上测点均采用φ16mm钢筋埋设,长度约60cm,与结构钢筋焊接固定,并露出混凝土面2cm,外露钢筋的顶面用砂轮磨成圆形,各悬浇梁段观测点见右图。
3.1.3 工况选择
挠度观测共分如下5大工况测量:
挂篮就位后→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浇筑后→张拉完成后→挂篮前移后
3.1.4 主桥悬浇施工测量及高程控制精度如下:
①、所有测点的标高测量控制精度为3mm。②、立模标高控制精度为5mm③、单T悬浇节段浇注混凝土后,两臂挠度(标高)≤10mm。④、各悬浇单T完成后,相邻两悬臂端的相对竖向挠度≤20mm。⑤、箱梁全部施工完成后,裸梁顶向标高与对应设计标高≤1/5000L。
3.1.5 挠度测量监控的原则和方法
3.1.5.1 挠度监测首先需做到四定原则:定人、定仪器、定时、定点。
①、组织有经验的测量人成立测量监控小组专门进行测量监控,以便监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防止人为原因引起的误差。②、专门仪器校验合格后专门用于监控测量。③为避开日照、温差对挠度所造成的影响,施工控制测量的时间应安排在凌晨0:00~8:00之间进行。④、每块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将测点钢筋头打磨成半球状,同时用红油漆做好明显标志并编号,由专人负责人保护,直到全桥合龙。
3.1.5.2 数据整理
每次测量各单位均须做好现场记录,并记录气象、温度等环境条件,测量完成后及时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决定下一块件的立模标高调整值。
3.1.5.3挠度控制及计算
立模标高控制值=箱梁顶面设计标高+设计施工预拱度+挂篮变形值±日照温差修正值。但由于影响大跨径连续梁挠度的因素较多,致使计算状态和实际施工状态产生一定的差异。为达到设计的理论线型,需要通过现场实际测量资料的积累和对比分析,找出各阶段的挠度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监控提供的参数和现场实测资料,通过线型控制软件计算,得出修正后的设计预拱度,然后,对立模标高进行修正,并提供最终的立模控制标高。
3.1.5.4 因悬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挂篮变形、箱梁结构挠度等有可能与预设值不同,因此在悬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进行高程监控,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测出挂篮变形、箱梁结构挠度,与设计值现场对照,发现异常立即分析处理。
3.1.6箱梁平面线形监控
箱梁平面线形是根据设计图提供的箱梁设计线大地坐标,用全站仪测量。由监控数据输入计算机,动态显示设计线形与实测线形,进行实时监测。
3.1.7沉降观测
主墩基础的沉降亦是箱梁悬臂施工控制观测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每个临时支撑及0#块桥面中心均布置观测点,悬浇施工过程中每半个月观测一次。
3.2应力监测
分别在0号块、中间块、合龙块的断面预埋应力元件,每一断面的测点的布置在桥面板和底板的上下缘,横向间距1.0m。
对于测量数据的处理,首先设计单位提供设计理论值,然后监控单位按实际情况计算实际理论值,最后对比实测值得出结构是否安全。
4、结束语
不仅要确保箱梁混凝土具有好的内在质量,同时也要确保混凝土具有好的外观质量,以实现现浇连续箱梁外观“亮、平、光”的外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 易孟双,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外观质量控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 .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