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应用技术 » 正文

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6-17  来源:山西建筑  作者:徐清雄
核心提示: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摘 要:针对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的裂缝问题,从泵送混凝土的采用、钢筋布置、墙体伸缩缝等方面,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合理安排施工段、改进施工方法,改善养护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裂缝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外围混凝土连续墙,裂缝
    近年来,随着泵送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连续裂缝几乎遍及每一个工程。因裂缝而产生的渗水也屡见不鲜,控制其裂缝已成为混凝土施工的一项课题。
    1  裂缝情况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连续裂缝一般于混凝土浇筑完毕后3d左右开始出现, 其形状呈垂直状, 从墙顶至墙底, 裂缝宽度在0.1 mm~0.5 mm 内,裂缝一般沿墙均匀布置,特别是在墙柱,柱与墙相交处等部位出现。
    2  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混凝土的泵送
    混凝土施工一般均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因混凝土需达到泵送要求,其坍落度一般要求在14 cm 左右,其同一强度的混凝土相对于传统的半干硬性混凝土水泥掺量多,碎石粒小,水掺量多,这三大原因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大得多。
    2.2  钢筋的布置
1) 钢筋保护层大。因地下室特殊环境的要求,其外围连续墙钢筋外围保护层要求大,一般为50 mm 左右,较厚的保护层使该部位混凝土收缩时不能获得钢筋的约束,形成裂缝,并可能进一步发展。
2) 部分设计配筋间距偏大。钢筋间距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
    2.3  墙体伸缩缝过长
    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体设置伸缩缝的距离为30m ,但因施工时伸缩缝不好处理,易造成其渗水的薄弱环节。一般工程都不愿意留设或少留设伸缩缝,导致伸缩缝间距远远超过规范要求。混凝土硬化干燥时其本身的收缩率为0.05 %~0.06 % ,其收缩在长、宽、厚三个方向都产生,但长度方向的收缩量要比其他两方向大得多,墙体长度越大,其累计收缩的量就越大,由此产生的相应力也越大,当墙体产生的力大于其强度时,在此部位产生裂缝。
    2.4  底板对墙体的约束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较墙体混凝土要早进行浇筑,其底板混凝土本身的收缩要早于墙体混凝土的收缩,当墙体混凝土收缩时,底板对此产生约束,从而使墙体产生相应力,底板产生压应力。在两侧应力叠加下,当其超过混凝土抵抗强度时,便形成裂缝。
    2.5  柱对墙体混凝土的约束
    与地下室外墙现浇墙连的柱,本身是墙体的一部分,但其钢筋的配设要远远大于墙体的钢筋,因而其钢筋对混凝土产生收缩的约束要比墙体的约束大得多,从而加大了墙体自身收缩约束强度,相应提高了墙中的应力,因而该部位更容易出现裂缝。
    2.6  内外环境的影响
地下室外墙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后,其内外两侧的环境完全不同,外侧与大气相连,其混凝土表面温度易随着大气的变化而变化,墙体反复受到热冷变化而内侧已形成室内环境,变化较小,受二者环境差异的影响,使连续墙内外变化不一,且墙体越厚,差异越大,越易形成裂缝。
    2.7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是造成裂缝的一大原因
    1) 未有效保持墙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一般墙体混凝土浇筑完第二天即将模板拆除,混凝土表面随大气温度变化而变化,而混凝土内部因水化热的释放其温度较高,二者的温差将可能引起裂缝的产生。
    2) 混凝土养护未到位,不能保证混凝土水化所需的正常水分,墙体属于竖向结构,其水分保持加之其内侧模板支撑的影响,养护更加困难。
    3  裂缝的防范措施[ 1 ]
    3.1  合理的配筋
    墙体的配筋尽量考虑到小而密,一般来说,墙体的水平和立筋均按100 mm 间距布置较为合理,其钢筋截面大小根据计算而定,另外对于50mm 厚的钢筋保护层,有条件的可在其内加设一层细铁丝网,这样裂缝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3.2  合理安排施工段
    尽量根据规范要求留设后浇带,混凝土的收缩大部分集中在初期,如留设后浇带,墙体两边可自由收缩,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减少,混凝土大部分收缩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封闭。另外施工时可采取跳段施工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可以避免后浇带施工,建议每段施工20 m 左右。
    3.3  完善混凝土配合比
    1) 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 采用配好的硬质岩石、碎石。
    3) 采用粗砂,含泥量少。
    4) 掺入适当的粉煤灰和膨胀剂,都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粉煤灰能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膨胀剂能补偿混凝土的收缩。
    5) 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防止混凝土水化热初期集中出现,因混凝土初期强度低易出现裂缝,如将水化热推迟出现和延期出现,会减少裂缝。
    6) 在混凝土满足泵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坍落度。
    3.4  加强对薄弱部位的处理
    对墙体薄弱部位的地方,如留有大空洞,墙厚、墙高突变等,宜采用加设钢筋或留设后浇带等方法,避免在此形成应力集中部位,产生裂缝。
    3.5  改进施工方法
    1) 尽量采用墙体与楼板混凝土分开浇筑,这样一方面可减少初期楼板对墙体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墙体内外环境相统一,且墙体内侧养护易进行。
    2) 墙体混凝土浇筑完后,楼板未浇筑完即拆模,利用模板的保温作用,保持混凝土表面适当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出现,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基本释放,再拆除模板,在此之前,可将模板松动,保证养护用水进入混凝土表面,一般拆模时间为5d~6d。
    3.6  改善养护方法
    1) 地下室外围连续墙外侧养护挂塑料水管,在水管上钻小孔,接通自来水形成水幕养护。
    2) 内侧可铺挂保水性好的麻袋等物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3) 加强混凝土前期养护,特别是前四天。
    3.7  减少混凝土连续墙外露时间
    在地下室外围连续墙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尽量早点进行防水施工和基坑回填土,防止混凝土墙暴露在大自然中。
    4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地下室外围连续墙混凝土的裂缝一般对结构安全不产生影响,但其易形成渗水通道,影响地下室的使用,故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1) 将外墙面沿裂缝两边剔成八字形槽,用环氧树脂进行灌缝密缝。
    2) 用防水材料相适应的裂缝处理材料将墙面压实补平。
    3) 裂缝处施工一道防水层,并加设无纺纤维布一道,缝两边各500mm 宽。
    参考文献
    [1 ]薛宝军。 浅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 。 山西建筑,2003 (12) :64265。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