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外加剂技术 » 正文

外加剂对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影响与存在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9-20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覃维祖 (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核心提示:外加剂对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影响与存在问题
[摘要] 外加剂的应用对混凝土技术带来较大影响但是深刻地、全面地认识所发生的变化并去应对这些变化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以满足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仍然十分困难。

[关键词] 外加剂混凝土工程低水胶比工作度变化

[中图分类号] TU5281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8498 (2003) 0420007204

Influe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ddition Agent on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Technology

QIN Wei-zu (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addition agents has largely influenced concrete technology , bu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identify happened changes wholly and deeply , to reply to these changes , and to solve new problems to adapt the need of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addition agent concrete engineering low water gel ratio change of working degree

20世纪以来以混凝土为建筑材料的工程结构物得到飞速发展它已成为桥梁、大坝、公路和城市运输系统的首选材料。现今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马来西亚的Petronas双塔楼世界上最深的钻井———挪威Troll平台都是混凝土建造的。混凝土领域这些令人吃惊的进展主要是通过外加剂领域的进展所带来的结果。

高效减水剂是混凝土发展过程的一次重大突破将对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带来巨大的影响。

1  水灰比( 水胶比) 大幅度降低

20世纪6070年代高效减水剂的应用使混凝土技术出现了惊人的进展突出地体现在水灰比(水胶比)从大于0.50大幅度地降低到可以小于0.30甚至更低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迅速地硬化强度大大提高。以高强度混凝土建造的高层建筑物和大跨桥梁迅速地获得应用施工工期缩短和模板周转加快。

强度的提高由于容易检测很快被人们所认识。但是与水灰比(水胶比) 大幅度降低相应产生的其它变化不易于检测也就不易于为人们所认识。例如由于水灰比(水胶比) 降低带来自生收缩的增大这种现象又基本发生在早期的混凝土也就是加水拌合后的12d ,在施工时模板拆除前就发生了。这就带来了新问题以往混凝土浇注后需要尽早养护的构件是暴露面积很大的平板(如楼板、道面) ,表面水分向外蒸发引起的收缩是主要问题而当水灰比较大时上升的泌水可使其表面得到补充不容易开裂。自生收缩在混凝土体内均匀地发生使得梁、柱、墙板这些外露面积小、拆模前不便养护的构件需要及早开始供水进行湿养护而这在施工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不容易实施和操作。此外随着水灰比(水胶比)的降低在骨料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填充间隙并包裹与润滑骨料的胶凝材料用量必然加大因此通常要增大混凝土的温升。低水灰比和高水化环境温度是加速混凝土强度发展的两个“催化剂”随之发生弹性模量的迅速提高(比强度发展更迅速) 、徐变松弛作用的减小和降温阶段混凝土发生的温度收缩这些因素的叠加导致了现代混凝土易于开裂的趋势。为了减小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已经研究出一系列措施例如用已湿润的多孔粗细骨料代替普通骨料起“内养护”作用添加减缩剂以减小自生收缩以及掺用活性较小的矿物掺合料例如粉煤灰、粗磨矿渣、石灰石粉等以配制低水胶比但水灰比(不考虑掺合料单纯水P水泥之比) 并不低的混凝土(机理分析可参阅文献[3])

人们也远没有认识清楚混凝土强度增长速率的变化。这是因为至今评价混凝土强度的发展仍沿用将拌合物浇注成型小试件的方法来检测。无论是把试件放置在标准养护室里还是放置在构件旁边(所谓“同条件养护”) ,都无法反映混凝土硬化期间由于本体温升引起强度增长率的变化。根据研究30下水泥水化的速率约比20时快140则为30时的214由此推测现今用手触摸常感到滚烫的构件里混凝土强度的发展究竟会有多快。“同条件养护”只是模拟了结构物的环境温度并不能反映处于半绝热状态的结构混凝土实际温升现代混凝土材料与工程的变化大大加剧了两者的差异。

难以认识到上述变化的原因还在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的确定是在试验室里通过试验确定的。试验室的小搅拌机与现场生产混凝土的大型搅拌机搅拌效果相差甚远加上所用的水泥是室温条件下放置多日的可如今搅拌站储仓的水泥(以散装方式用大罐运输散热缓慢) 温度50以上是“正常”的高达90的水泥也不少见。有人告诉作者他们用高温水泥搅拌混凝土虽然设法将水温降到4还往石子堆上喷淋降温可出机口拌合物的温度还高达3537℃。混凝土硬化早期的温度越高于后期强度越不利的道理可能很多人都了解但是因为从设计到工程监理都抱着混凝土强度发展越快、越高就越好的观念所以混凝土生产方、施工方也都受此影响总怕强度偏低而从不考虑强度发展过快带来的问题。只是近年混凝土结构开裂现象日益普遍已严重影响结构物的外观才开始关注增加粉煤灰与其它矿物掺合料的掺量以改善性能。但是长期以来粉煤灰掺量增大会延缓混凝土强度发展的观念依然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多年以前制订的规范也限制着人们的头脑。实际上由于现今混凝土的温升明显即使是粉煤灰掺量很大的混凝土强度发展也完全能满足设计与施工时的需要关键在于改进现行的混凝土强度检测评价方法早在上海南浦大桥施工时采用过的温度匹配养护已到了迫切需要推广应用的时候。

温度匹配养护(Temperature Match Curing) 是将成型好的试件置在与结构混凝土温度发展历程相同的条件下来养护用于评价实际强度增长的情况。图1描述了英国Bamforth一次很有意义的试验。分别用3种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70%硅酸盐水泥+ 30%粉煤灰25%硅酸盐水泥+75%磨细矿渣) 配制混凝土(前者的水灰比为0.54后两者的水胶比为0.51) ,浇注了1个厚2.5m的基础并在中点测温。将制备的试件放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养护(标准养护室条件与结构物相同温度发展历程条件) ,该试验结果表明与实际结构物浇注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比30%粉煤灰后不仅温升可以降低近10使温度收缩和开裂的危险减小同时由于温升的作用其抗压强度在3d 之前就超过了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而纯水泥混凝土由于温升而导致其强度明显低于20标准养护的试件。

    Bamforth 采用温度匹配养护与标准养护进行比较的试验结果已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但对于重要的大型工程还需要通过混凝土正式浇注前的试浇注确定可能达到的温峰与温度梯度以及它们对施工操作性能和设计要求的各种长期性能的影响。

 

            图 2.5m厚混凝土中点温度的变化

 

2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度的变化

2.1  工作度研究过程及问题

虽然国内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在水工和港工混凝土中掺用松香热聚物引气剂、纸浆废液塑化剂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里掺氯化钙早强剂等但主要是应用干硬性拌合物外加剂的使用还很不普遍。只是到了70年代对塑性拌合物产生了需求掺有外加剂的新拌混凝土工作度发生变化的问题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掺有高效减水剂并降低水灰比(水胶比) 工作度随时间的变化显著加上工程结构与构造日益复杂、钢筋密集于是拌合物工作度及其损失成为混凝土技术中最令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可以大致将这个变化过程分成4个阶段

1阶段:70年代初国内开始研究与使用高效减水剂时木质磺酸盐等普通减水剂还基本没有得到利用以后随着高效减水剂日益广泛的使用它们才逐渐得到普及。开始单掺高效减水剂拌合物工作度损失常常很迅速(例如以甲基萘为主要原料的高效减水剂MF ,用其拌制的混凝土出机时很稀可是坍落度几乎没有) ,但由于在许多工程中混凝土外加剂还是从无到有且掺有外加剂的拌合物即使坍落度不大操作时仍感到省力在运送距离短或者不采用泵送时很方便使用。但是高效减水剂单价高且掺量较大只适合用于设计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所以有些大工程例如上海宝钢的建设中因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木质磺酸盐就成为配制泵送混凝土(坍落度818cm) 主要使用的外加剂。

2阶段随着拌合物运送距离加长以及采用泵送工艺逐渐频繁泵送高度和水平距离加大对于拌合物的工作度要求也不断提高将高效减水剂与木钙、糖钙等复合以后又扩大到羟基羧酸类型的缓凝减水剂、引气剂等复合使用采用这类外加剂拌制的混凝土工作度损失率明显减小。但是木钙、糖钙缓凝减水剂和复合型高效减水剂的使用中有时适应性(为与ISO接轨后改称“相容性”) 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当水泥生产掺用硬石膏影响到凝结时间异常以及外加剂所含糖分在高温高碱环境下变质(断链氧化) 缓凝作用失效。羟基羧酸复合型减水剂虽性质稳定但对掺量十分敏感有些工程采用加大单纯高效减水剂的剂量和分次添加等办法克服坍落度损失颇有成效但又遇到混凝土生产费用增加和管理上的麻烦。

3 阶段由于水泥品质(C3S含量和粉磨细度增大)和使用温度(散装运输方式和市场供求使出磨机后温度居高不下) 的变化以及掺用膨胀剂、活性掺合料等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迅速增稠、工作度损失给浇注造成困难尤其在配制设计等级很高( C80) 、水灰比(水胶比) 很低的拌合物时由于水泥用量大而且有时还掺有硅灰混凝土拌合物非常粘稠使泵送压力明显上升操作出现困难(俗称“扒底”) 。新型高效减水剂(主要是氨基磺酸盐) 减水率大适合于在这种场合应用。但是氨基磺酸盐与萘系减水剂不同它的饱和点十分明显而后者则是随着掺量增加减水率增长逐渐趋于平缓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饱和点。

因此在使用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时需要特别注意寻找在所选原材料和配合比条件下的饱和点掺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人是按照使用萘系减水剂的习惯来进行试验) ,所以经常有“掺氨基磺酸盐减水剂容易泌水”的说法而实际上是没有掌握不同类型减水剂的特性所引起的结果。另一方面任何减水剂都不是“万灵药”没有普遍适用的产品。配制等级不高、水灰比(水胶比) 不很小的混凝土时也就没有必要使用比较昂贵的氨基磺酸盐减水剂至少可以用现在市场上已有的两种系列复合的产品。

4 阶段近年来一些地区生产的混凝土拌合物出现与以往不同的现象即拌合物频繁地出现离析呈现表层浆体多同时严重“扒底”使操作困难。这种现象在等级较低的混凝土例如C30配制时比较明显尤其北京地区较为普遍和突出。分析起来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 出于对发生碱-料反应的担忧,一些地方出台了对水泥含碱量的限制引起水泥厂家选择生产原材料的变化(用砂岩代替粘土) , 以达到将水泥的总碱量降低到0.6%当量Na2O以内。如加拿大的AÇtcin 所说从流变性的角度考虑许多水泥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可溶碱含量现今一些水泥中的可溶碱含量达不到该最佳值。原因是一些水泥公司为满足某些机构规定使用低碱水泥的要求(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或通常只是想象中的碱2骨料反应) ,所销售的水泥中碱含量不必要地过分低。使用可溶碱含量低的水泥时当减水剂掺量不足时会损失坍落度而且当剂量稍高于饱和点时会出现严重的离析与泌水。

从文献[4]的表1 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不同水泥厂生产的产品总碱量和可溶碱含量的Na2O当量之间的差异很大如有的品牌水泥它们分别为0.42%0.41%,几乎相等;而有的品牌则相差3(0.75%0.25%),对于后一种水泥而言显然不可能既满足标准中总碱Na2O当量的规定又控制最佳可溶碱Na2O当量在0.4%0.6%。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正确对待碱-骨料反应问题需要从整体论的观点来考虑。按照Idorn 的说法自从开始对碱2骨料反应进行研究以来已经提出了约40 种试验方法其中包括ASTM C289 C227 试验方法但所有这些方法都不能确定某一种活性骨料用于现场混凝土时是否会引起有害或无害的反应。所以Mehta 认为尽管实践已经表明工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反应可是美国对碱-骨料反应所采取的对策是“无风险策略”拒绝使用高碱水泥拒绝使用许多仅在试验室试验时发现有活性的骨料矿藏。相反像丹麦、冰岛因为当地没有低碱水泥并富产活性骨料已成功地推行了对付碱2骨料反应的“低风险策略”。按照这一策略在含有高碱水泥和活性骨料的混凝土中加入火山灰掺合料(烧粘土和硅灰) 。对付碱2骨粒反应的低风险策略显然是整体论的方法既避免了材料浪费促进硅灰、粉煤灰这样一些工业副产品的利用又改善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由于是水泥可溶碱含量出现的问题似乎新型高效减水剂例如氨基磺酸盐系、聚羧酸系也和萘系减水剂有些类似在笔者进行的试验中就发现有上述现象虽然前面所引用加拿大的研究是针对萘系高效减水剂而言的。

(2) 由于国家水泥新标准的实施水泥的粉磨细度进一步加大早期活性更加提高(对长期性能肯定不利) ,在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时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而引发的现象。当然上述几个阶段并不能以时间来划分因为各个地区、不同工程种类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致有的地区、有的工程出现第4 阶段的问题而有的地方直到今天也还没有进入第1 阶段也就是说那里生产的混凝土至今仍然还不掺任何外加剂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上述的各种问题。

2.2  工作度评价方法

与工作度变化密切相关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它的评价方法适宜的工作度评价方法一直是困扰全世界混凝土界的难题。普遍使用的坍落度虽然早就被许多人拟文批评但至今仍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混凝土工程笔者认为对工作度的评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场合①在混凝土搅拌或施工现场的检测这种场合主要是检查和控制生产的稳定性发现计量或其它环节出现的偏差这时用坍落度筒来检测还是最合适的方法不仅装置简单、便于携带而且敏感程度也可满足需要。②在试验室选择适宜的原材料与配合比。无论是为了研究的目的还是结合工程应用的目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要变化材料的品种和比例。由于不同原材料组成的拌合物呈现的工作度表现差异很大例如掺有粉煤灰、引气剂的拌合物外观显得粘稠然而在泵送和振捣作用下由于气相或固相的滚珠润滑作用更加易于密实成型;反之许多混凝土拌合物看上去稀、流动性好然而因为粘聚性不良泵送时可能会因离析而堵泵;振捣时又可能会因离析而成型不密实、不匀质。

对于不同组成混凝土的工作度可采用不相等的测值来控制这是比较简便的解决办法但是问题是必须依据实际操作经验得出合理的差值。早在50年代国内翻译的前苏联出版的“加气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加气剂”后来改称“引气剂) 一书就提出在确定适宜掺量和配合比设计时应将掺有引气剂的混凝土坍落度减小2cm与不掺的相比较这样做看上去似乎不好理解实际上体现出它是真正以拌合物的“工作度”———工程施工操作时呈现的和易性———作为基准而不是以某种人为规定的方法为基准因此才更为合理。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度受骨料品质影响很大,2002年北欧冰岛国建筑研究院的Wallevick来华讲学时介绍了欧美一些国家近年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中应用自密实混凝土的情况他谈到欧洲的砂子连续级配良好因此可以使用仅400450kg/m3 (掺有5%左右的硅灰) 的胶凝材料生产粘度不很大但具有一定剪切屈服值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而日本、美国的砂子级配不连续配制自密实混凝土时依据胶凝材料用量多、塑性粘度大的原则不仅给泵送造成困难也会造成收缩较大的弊病。由此看来要使配制的拌合物品质均匀、不易离析必须注重骨料的品质和适宜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而现行的混凝土设计规程仍沿用首先查表或计算水泥用量、用水量然后以假设容重(或用绝对体积法时的单位体积) 减去它们两者之和的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这样就将骨料的品质优劣和用量多少割裂开来换句话说当骨料品质发生变化时就不能通过改变配合比设计来获得符合需要的拌合物。

3  混凝土组分增多带来的影响

早期混凝土仅有4种组分当骨料用量固定不变拌合物与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就与水灰比呈线性关系。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组分越来越多不仅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事实上早期的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里也掺有不少混合材只是在现场看不见品种和掺量也比较固定) ,而且还都常常不只一种变成了多组分的混凝土。多组分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面临很大的挑战。

早期的混凝土组分少通常单凭经验来确定配合比那些经验来自现场应用效果的积累因此总体上是结合工程实际的。但是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展材料组分逐渐增多单凭经验确定材性试验所用配合比的方法缺点越来越突出因此转向采用生产厂家在试验室检验产品质量的方法(即固定各种参数而仅变更产品样本与比例进行比较试验)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和控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但用于设计混凝土这类工程材料就很容易脱离实际、脱离工程整体。这种设计试验常常是将混凝土主要组分———粗细骨料的参数(包括品种、品质、用量) 固定将拌合物的水灰比(或水胶比) 也固定并且以一组纯水泥的拌合物作为参照(空白组) ,在此前提下通过变化外加剂(品种、掺量)或矿物掺合料(品种、细度、掺量) 参数在试验室条件下配制并拌合成相同坍落度的拌合物成型试件并待脱模后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养护至一定龄期根据比较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的原材料与配合比。简言之这种材性试验的方法是通过固定(也就是忽略) 许多影响新拌与硬化混凝土性能发展的重要参数而单纯考虑混凝土材料某一组分的影响来进行的。

这种评价试验体系得出的结果价值有限。因为不同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作用是跟试验时忽略了的许多参数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它们有各不相同的适宜应用环境条件以及它们对新拌与硬化混凝土性能各异的影响规律。例如减水剂的减水率、缓凝剂延缓凝结时间的程度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对拌合物的流变参数和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影响等都是随着其它参数的变化而在很大幅度范围内变化的。即使是轮流固定其它参数变化某一参数的系统试验或者采用“正交试验”同时变化各个参数和水平也无从考查各个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得出整体性的优化结果。

例如粉煤灰混凝土现行许多规范里限制它的掺量在25%以内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改善不利而采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由于水胶比可以大幅度降低不仅技术效果能明显改善而且经济效益也大幅提高。《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2000正是基于工程实践的结果将高性能混凝土里粉煤灰的适宜掺量规定到25%50%。可惜的是现今大量关于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仍然是以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作为基准(而且通常是以C30,水灰比0.5左右) ,单纯改变粉煤灰的掺量进行比较试验这样就必然得出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混凝土强度发展速率下降的结果(这里还有试件进行标准养护的条件在内)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一些人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先进的模糊数学、神经元理论开发出多组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程序但是在如上所述的拌合物工作度评价以及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方法与基准等问题没有充分地研究并获得可靠的依据之前还很难获得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  P. C. AÇtcin. Cements of Yesterday and Today : Concrete of Tomorrow [J ]   C. C. R. 2000 , (9) .

[2 ]  V. M. Malhotra. Superplasticizer : Their Effect on Fresh and Hardened Concrete[J ] . Concrete International ,1981 , (5) .

[3 ]  覃维祖. 利用粉煤灰开发高性能混凝土若干问题的探讨[J ] . 建筑材料学报,1999 , (2) .

[4 ]  N. Spiratos , C. Jolicoeur. Some Key Cement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Naphthalene2based Superplasticizers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 C] . Sixth CANMETPAC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erplasticizers and Other Chemical Admixtures in Concrete ,ACI SP2195.

[5 ]  Idorn. GM. Concrete Progress from Antiquity to the Third Millennium [M] . London : Thomas Telford Publishing ,1997.

[6 ]  P. K. Mehta. Concret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 .Concrete International , 1999 , (11) .

[7 ]  覃维祖. 低钙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适用环境[J ]. 粉煤灰,2001 ,(5) .

 

[作者简介] 覃维祖(1942 ) ,湖北蒲圻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清华大学 100084 , 电话: (010)62785836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