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复配外加剂作为市场终端型产品的属性要求、其供应侧—应用侧间的基本矛盾、固有的两阶段生产特征、和产品性能设计的“中值”原则等问题入手,探根溯源、分析了“自产”企业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兼述在当前行业下行大势中,“自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急迫性、经济性、合理性、可能性、创新性
近年,预拌混凝土企业自产复配外加剂以自用,由最初的谨慎试水、逐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企业行为和趋势。但其出发点大多只是为着节约成本、降低费用,目的较为单一。由于对这一性质实为“回归”举措的深层次积极意义,如:对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的认识尚不足,措施也未能完全跟上和展开,在品种设置、选料用料的优化、配方的适应性和合理化、复配工艺的设计、产品的掺加方法(这些将放在“刍议二”中叙述)诸多方面均还有待改进、提高、革新和突破,因此,目前自产复配外加剂举措的经济性也尚未被充分地挖掘。为此,笔者依据几十年所从事的互为上下游的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三个关联行业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草就“刍议”三文,试予这些先行者企业和拟跟进的企业以些许专业方面的启发和帮助。
“刍议”三文中的某些观点,属个人的见解和看法,期待争鸣和商榷。
1预拌混凝土企业自产复配外加剂的急迫性
盛极而衰,是世间万事万业无不遵循的客观规律。经济结构中的某一产业、某一行业在发展到极点,回落将是自然的、必然的,预拌混凝土业也概莫能免!我们东邻日本国本行业盛消轮回的历史就颇能印证此规律。日本的预拌混凝土业,起步于1949年东京都东武铁道业的“业平桥工厂”,经40年的发展和连续的增长,1989年达到1.98亿m3的极点,23年后的2012年缩减至0.92亿m3(为1989年历史顶峰值的46.5%),呈现典型的正弦波形的行业兴衰轨迹。
我国的预拌混凝土行业,在举国整体经济三十余年持续高速发展的带动引领下,业已超越了水泥、巍然成为建材工业的第一行业,2014年度其总量最高达到了23.62亿m3,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全国预拌混凝土的产能利用率仅为36.12%。按目前国际所公认某健康良性运行的行业、产业的产能过剩率<20%(即利用率>80%)的指标衡量,已超出此红线数倍。行业总体和本行业先行发达的省市(如上海),均已双双显现折返拐点。(2015年度的全国总量较2014年度下降6.24%;上海市2009年减量0.628亿m3,逐年下降至2015年减量0.519亿m3)。我国近年建设市场近乎饱和后的趋缩,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也是建设市场趋稳、趋熟的正常表现。对此,预拌混凝土行业应该主动地予以顺应、“转弯减速”,按照经济的“新常态”进行自我调整和转型。今后,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无疑将会进入一个持续的下行期,而一个处于下行期中的行业,将会直面市场的进一步萎缩。同时,业内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将会持续恶化,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将会更多,部分挺不过去、无力回天的企业将会沦为苦主,被淘汰出局、或被重组。
.......................
点击下载全文:预拌混凝土企业自产复配外加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