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百家争鸣 » 正文

浅谈混凝土企业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博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04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聂贵红 黄清林 姜伟峰
核心提示:在建筑业市场中,传统上建筑施工企业一直是弱势群体,但随着预拌混凝土的推广与运用,建筑施工企业委屈多年终于有了替补企业接班。不管在建设单位面前如何受气,但转身可以对原材料供应商随意吆喝。而预拌混凝土企业在建筑业市场主体中占比例最大,尤其是在目前预拌混凝土产能严重过甚的大环境影响下,房产市场、建筑业市场疲软,混凝土企业与建筑施工企业犹如是一盘棋在博弈,在合作过程中随处充满陷阱与挑战,如何化解,这就要求我们混凝土企业的决策者们有智慧的战略眼光与高明的管理团队,预防风险事故的降临,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前言


在建筑业市场中,传统上建筑施工企业一直是弱势群体,但随着预拌混凝土的推广与运用,建筑施工企业委屈多年终于有了替补企业接班。不管在建设单位面前如何受气,但转身可以对原材料供应商随意吆喝。而预拌混凝土企业在建筑业市场主体中占比例最大,尤其是在目前预拌混凝土产能严重过甚的大环境影响下,房产市场、建筑业市场疲软,混凝土企业与建筑施工企业犹如是一盘棋在博弈,在合作过程中随处充满陷阱与挑战,如何化解,这就要求我们混凝土企业的决策者们有智慧的战略眼光与高明的管理团队,预防风险事故的降临,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混凝土行业的产能过剩,造成市场无序竞争


由于混凝土企业的入行门槛低,税收征缴比例相对大,当地政府与主管部门支持企业立项批复,使得中小型搅拌站林立,最后造成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混乱。为了能承接到一个项目,甚至不择手段,恶性竞争。有部分企业为了生存,低价促销;有建筑施工单位的材料员公开利用职务之便,向材料供应商索要回扣,这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而且混凝土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攀比,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了行业公开的秘密。混凝土企业为了能盈利,只好绞尽脑汁,开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在浇捣地下室基础时下层供应低两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表面按设计要求覆盖,所以地下室质量问题与混凝土有扯不断的关系。混凝土企业最终还是要把自己的损失在项目中弥补回来,印证了江湖上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工程质量隐患得不到控制,在工程质量管理上主管部门要制定强有力的管控措施,不能让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后才充当“消防员”去“亡羊补牢”。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混乱,缺乏行业有效监管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占地面积小、工业产值高、流动施工作业、纳税贡献大,深得行业主管青睐,所以行业主管部门不断培养与扶持一级、二级总承包施工企业,纷纷鼓励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去创业。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往往自身不配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公司取得相应的资质后,靠项目挂靠收取管理费与放贷创收。虽然项目挂靠后,公司定期组织部分相关人员进行所谓的项目检查,走走过场,万一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公司会委派公关人员进行“摆平”。所以在许多质量工程隐患多的项目中,发现问题都是消费者。难道在层层监管检查、检测、验收过程中难道不能发现问题?但是最后一旦发现问题,施工单位总要找个材料供应商来垫背,所以预拌混凝土企业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承接到施工企业转嫁的风险。


博弈一:质量争议,各执一半


某项目商住楼,设计强度为C30,在供应混凝土三层楼板、柱时,现场取样做试块送检为合格,但由于梁板有裂缝,回弹取芯强度不合格,施工单位把全部责任推给混凝土公司,混凝土公司认为:混凝土供应交付到施工现场,现场取样试块送检合格,但现场施工浇捣、养护环节有问题,与混凝土公司无关。双方争执不下,施工单位拒付混凝土公司材料款,混凝土公司起诉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以质量不合格为由,反诉对方,最后法院调解,双方对梁板、柱修复加固费用各自承担50%。


解析:针对混凝土企业发生类似质量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维权?首先,混凝土企业要明确现场见证取样必须按流程让现场监理参与,随车抽样,制作好的试块让监理做好标识,送检时含监理三方见证,做好相关记录,以便在争议时保留好证据。因为混凝土交付为半成品,要通过施工单位的浇筑、振捣、抹面、养护等工艺,才能达到合格效果。


博弈二:不专业的施工队伍,发生质量事故混凝土企业买单


…………


点击下载全文:浅谈混凝土企业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博弈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