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生产技术 » 正文

混凝土泵送施工的若干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0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李添福,万安萍
核心提示:混凝土泵送施工的若干问题
  摘  要:论述了影响混凝土泵送施工成效的四个主要问题:配合比设计、施工组织计划、泵送设施配置以及模板支架承受的附加荷载作用等。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组织计划;泵送设施;模板支架
  中图分类号:TU75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03)02-0078-04
 
    1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问题
    
  泵送的配合比设计,与传统(非泵送)的配合比设计有所差别。泵送在性能上,一方面要满足常规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要求;另一方面又应具备良好的可泵性。而这两方面的性能,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棒点就在于寻求两者的最佳协调,实现“双赢”。
    
  泵送施工的成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首要因素。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必须具体详实的研究泵送施工条件与特点:如泵机性能、泵送距离、输送管状况、排送量计划、气温条件等等。这些因素的每一个变化,对配合比要求、泵送效果都有影响;
    
  其中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坍落度、粗细骨料的粒径与级配、砂率、外加剂与外掺料等各项参数的大小,对泵送混凝土性能影响,比传统混凝土更直接,更显著。因此,配合比设计中,应从泵送混凝土特点出发,结合工程条件选好上述各参数。
 
    1.1  塌落度的选择
    
  坍落度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较之普通混凝土敏感得多。当坍落度偏小时.泵送阻力增大,泵送效率下降(坍落度小于8 cm,泵送不畅;小于6cm。越出可泵范围)。而坍落度偏大。虽有利混凝土的流动,但也有副作用,如易泌水、混凝土的耐压性能降低、可能导致离析、阻管。不仅混凝土的强度因而下降,若管理养护不善,还容易产生缩裂病害。
    
  坍落度的选择,除了常规考虑因素外,更要考虑泵送的具体条件与要求:如输送管径大小、泵机性能、排送量大小、泵送距离等等。
    
  此外,必须保障同批浇筑混凝土的坍落度具有相对可靠的稳定性(波动≯15%)和泵送前后损失小。
    
  国内据京、沪、宁、穗等地的工程实践,坍落度一般低值在10以上,高值在23以下(个别例外)。
    
  中山地区C30~C50混凝土常用值在14~18之间。泵送效果良好。缺乏经验的地区,除按“规范”(JGJ/T10-95)规定选用外,也不妨参照邻近地区和国内的经验,或以15±3范围试配,并在应用中逐步创建地区最佳范围值。
    
  1.2  水泥用量问题
    
  混凝土在输送管中流动,必须有足够的水泥浆润滑管壁,和包裹骨料表面,以克服泵送阻力。泵送混凝土水泥用量的多少。不单满足强度和经济性要求:还要满足可泵性要求。因此,泵送混凝土更讲究水泥用量的适量性,并严守最低限值。一般而言,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会略高于传统方法施工的混凝土(约高2%以上)。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商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都比较低.有时因而导致泵送困难。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泵送混凝土水泥用量的最优值,与混凝土的材料构成、混凝土等级、泵距、输送管径等技术与工艺指标有关。设计人员应综合这些因素,并吸取有关经验。和本地区积累的有益数据。通过试配和应用检验后调整确定。

  泵送混凝土的水泥最小用量,国内外均有所规定,我国的推荐值是:管径100mm、125mm、150 mm分别为300 kg/m3、290 kg/m3和280kg/m3;泵距(换算水平长度)<60 m、60~150mm、150~300m,分别为280 kg/m3、290kg/m3和300kg/m3。
    
  根据我们的经验,碎石普通混凝土的水泥最小用量以不小于300kg/m3(与·规范”推荐值吻合)为好。大体积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防止结构开裂的危险。水泥品种则宜优先选用保水性能好的普硅水泥。
    
  1.3  水灰比问题    
    
  泵送混凝土水灰比的选择,有一个“双向”兼顾的问题。既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技术性能达标;又要兼顾泵送工艺性能的需要。水灰比低,对强度有利,但若低于某一界值,泵送性能将急剧下降。
    
  有研究提出泵送普通混凝土的临界水灰比为0.45。当水灰比超过0.52之后,泵送阻力的减弱已十分有限。可见水灰比低了不行,过高也没意义。根据国内的实践,水灰比一般在0.46~0.6之间。减水剂的掺用,是有效降低水灰比,改善混凝土品质和泵送工艺性能的有效途径。
    
  中山地区在掺和外加剂的情况下,水灰比一般在0.4~0.55之间。依此配制的C35、C40混凝土应用于高层(21~26层)建筑,颇为理想。
    
  1.4  砂率
    
  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一般也略高于非泵送混凝土,约高于2%~5%。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实际上都有一个最佳砂率范围。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与泵送条件。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后选定。最后能开展一些试验研究,探寻本地区的最佳砂率范围。
   
  国内不少城市的砂率应用范围在42%±4%左右,个别在45%~55%之间(“规范”值为38%~45%)。中山地区C30、C35、C40混凝土,采用中粗砂,并有掺合料时砂率为40%~42%。
    
  1.5  粗骨料的选择
    
  引起阻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粗骨料的选配不当。对碎石混凝土的泵送性能而言,粗骨科的粒径与级配影响突出,其次是针片状含量。
    
  我国粗骨科的级配曲线,并不完全符合泵送混凝土的要求。尤其有不少地区的石科是按单粒级生产的,以这类石子配制泵送混凝土,强度指标虽不难满足,但对可泵性有所影响,因此,实用时应经测定,并按合适的级配曲线配置。
    
  根据理论研究,泵送混凝土阻管,最易发生在三颗石子于同一截面上相遇(卡紧)。因此各国对粗骨料最大粒径都有所规定。为避免阻塞,理论上石子的最大粒径至少应符合右式要求:D≥2.16dmax(D一输送管径;dmax一石子最大粒径)。国内碎石混凝土应用疽(d/D)基本为:当O=100~125mm为1/3.7~1/3.3;D=8~200 mm为1/2.7~1/2.5。当混凝土主要垂直向上泵送时,必须考虑泵压增加的影响,当泵高40m时,d/D≤D/3;50~100m时为D/3~D/4;>100m时为D/4~D/5。
    
  实际应用时,骨料粒径的选择,应以管径的大小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来考虑,进而考虑泵送高度,及最大泵送水平距离。根据中山地区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最大粒径应控制在D/3~D/4范围比较适合。其中尖片含量应小于10%。最好在5%以内,超过l0%泵送就会出现困难。各地不妨根据地区特点,通过试验与应用,总结出本地区最佳粗骨料粒径范围。
    
  1.6  细骨料
    
  砂的粒度、级配,对泵送混凝土的工艺性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若偏离标准粒度曲线太大,0.315以下颗粒含量不足,砂浆的润滑效果将大打折扣。
   
  泵送混凝土一般以采用中砂为好。小于0.315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10%~15%;(“规范”规定不宜少于15%)其中小于0.16的颗粒最好能保持在5%以上。
    
  1.7  外加剂与外掺料
    
  如上所述,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与材料的选择比普通混凝土要求更高、更严格,外加剂与外掺料的掺用,有助于实现这些要求。它是调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改善技术与工艺性能,获取良好经济效益十分有益的途径。例如当水泥用量较少,细骨科小于o.315颗粒含量偏低时。煤粉灰等微粒细颗粒外掺料的掺用,可以起到理想的弥补作用。
    
  配置泵送混凝土,应充分利用外加剂与外掺料的有利作用;但应注意掺量务必适度:超量使用,将产生负效应:例如超量泵送剂的掺用,会导致缓凝(本地区曾有某工程几十小时不疑结)、泌水、离析、分层、粗集料沉积、泵压增加以及堵管等等。

  2  泵送设施的配设问题
   
  这是一个对泵送施工效率有重大影响,并关系到混凝土配合比的经济性与合理性的问题。它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起,是决定泵送施工成败的两大关键之一。
    
  泵机数量与布点、输送管径选择与布设、泵距的等效换算与折减,是泵送设施布设应当考虑的重点。
    
  2.1  泵机数量与布点
    
  应当遵循几点原则:(1)泵机配置数量留有余地。配置多少台泵机,一般根据泵机性能与计划浇筑进度计算求得。但需要注意泵机标定的某些性能数据,如最大排送量、最大排送距离等,是指在标准条件下(一定的坍落度、一定的水泥用量、正常熟练操作)所能达到的指标。实际应用中,因条件变化,有很多折减。(2)多台泵机同时作业,负荷应相对均衡,并尽量在最优泵压下作业。(3)泵机布设位置,要考虑混凝土运人方便,在泵机料斗周围留有空地,便于至少两辆混凝土运输车停靠,和有条件快速交替。(4)泵送距离最短、直线配管最多,弯、转、升、降起伏最少。
    
  2.2  管路布设与配管
    
  管路布设与配管是否合理,对泵送效率影响不小,例如与每米直线水平管相比,每一个90°弯管,泵压损失在90%左右;5英寸管每米垂直走向的泵压损失为80%;每米软管相当于硬管的泵压,损失达84%等等。
    
  由于对此了解不多,常见一些施工人员对布管或配管随心所欲.或很少精心探求其最佳方案。在现浇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可拉直的管路,常被拖得蜿蜒曲折就是这种表现之一。
    
  输送管路布设与配管的重点要求:(1)力求走向平直,少转折升降,并控制下走管路的倾角(与水平面夹角以不大于12°~18°为宜)。(2)管径应参照混涟土的配合比、泵送量、泵距.和拥有的设备条件综合选择;一般宜优先选用中小管(φ125~φ150),并保持全线大小一致。(3)管段接头应选用密封性好,快速装拆接头;新旧管与软管配设位置要适当,新管应布设在泵送压力大处。(1)浇筑移动方向应与泵送方向相反。
    
  2.3  泵送距离的等效换算与折减

  管路布设应有两个以上方案作比较,并通过等效换算和适当的经验折减,探求出最短泵距与最佳管路走向方案。

  3  泵送施工组织计划安排
    
  混凝土泵送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应有针对性。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要依据泵送设施的有效泵送能量安排浇筑计划,其中尤应注意作业效率的折减。泵机标定的性能指标,如最大泵压、最大排送量、最大泵送高度与最大泵送水平距离等,绝不能直接照搬应用。原因是:a.几个指标值不可能同时达到:b.每一个单值实际上也有折减:c.泵送设施新旧与保养状态对设施实际性能的发挥有影响。
    
  泵机的排送量。按公式求算的结果,与实际也常有出入,其影响因素有:a.相关计算参数选取不适当,如作业效率系数,配管条件系数等;b.管件条件与泵机实际性能状态发生了变化;c.操作熟练程度不同:d.混凝土工艺性能变化影响。
   
   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所用泵送设施的实际性能状态、工人操作水平。以及自身经验的积累,选准系数值,或对计算结果作适当的经验修正,以更接近实际。
    
  (2)协调好搅拌(A)、运输(B)、泵送(C)与浇筑(D)四者的能量关系。应保证:A≥B>C 
    
  (3)布料点、输送管的拆卸位置,事先合理规划,有备在先。力求拆卸次数最少、拆卸对泵送施工影响最小:

  混凝土的浇筑——般宜按先远后近,先竖向后平面,先梁后板的顺序安排。

  4  模板与支架
   
  泵送混凝土浇筑速度快,施工过程又有较强的脉冲式振动产生,若措施不力,很可能导致模板鼓胀、变形、爆裂,以及支架坍塌等事故发生。在中山、珠三角地区,在建筑与桥梁施工中,都曾发生过与泵送脉冲振动有关的支架坍塌事故,有的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这是值得记取的教训。
    
  泵送混涟土二的模板与支架设计,除满足常规施工要求(规定)外,还应关注到混凝土泵送施工过程产生的附加荷载作用。以下几点是值得关注:
   
   (1) 布科点可能发生混凝土堆积,以及由此引起的荷载增量和偏心。
    
  (2)布料处可能发生的布料机件,以及施工人群设备的局部超载作用。
    
  (3)赶工期,突击施工,快速浇筑,引起荷载的超速增长。
    
  (4)混凝土倾倒冲击对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的差异影响。
    
  (5)泵送脉冲式振动影响。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规定不得与钢筋、模板或支架直接联结。但即使采取了一些措施,混凝土泵送过程产生的脉冲式振动,对模板与支架的影响有时仍不能完全避免。因此泵送施工的模板与支架设计应适当加强。其中支架加固的重点在于保证具有更好的局部与整体稳定性。以现浇桥面门式满堂支架例,应对纵横向水平联杆、剪刀撑、架间交叉支撑有所加强,支架杆件刚度也应符合要求。与此相应。支架地基强度与稳定性要求也应适当提高。

  5  结束语
    
  (1)泵送混凝土施工的成败,首要的是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混凝土的选料。以及配合比设计中,若不切合工程实际与泵送混凝土的特点,或受束于传统混凝土设计概念,不仅不能发挥泵送施工优点,还可能产生负面后果。
    
  (2)泵送施工有不同于普通混凝土施工的规律与特点,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措施,才可望收到泵送施工的好效果。
   
  (3)要重视泵机与输送管路的配设,它对泵送施工效率有显著影响。
    
  (4)混凝土泵送施工产生的附加荷载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若疏忽大意,很可能导致不测事故的发生。这样的惨痛教训并非罕见。应当切实加强对策,确保施工安全。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