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含义
水泥净浆在某一用水量和特定测试方法下达到的稠度,称为水泥的标准稠度;这一用水量即称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它是水泥净浆需水性的一种反应,用100克水泥需用水的毫升数(%)表示。
根据文献,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在诱导期开始前被新生成的水化物结合的结晶水(不足10%);
(2)湿润新生成水化物表面和填充其空隙的水;
(3)填充原始水泥颗粒间的空隙和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足够厚度的水膜,从而使水泥浆体达到标准稠度的用水量。
前两部分的用水量较小,最大用水量是第3部分的用水量。按此论述,第3部分的用水量主要决定于水泥颗粒空隙和水泥颗粒表面积的多少,以及水膜厚度的大小。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混凝土用水量的关系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为达到一定的流动性(坍落度),混凝土用水量将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对普通混凝土,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每增减1%,要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则每方混凝土用水量相应约增减6~8千克水。
匡楚胜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5%作为标准值,得出混凝土用水量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减而变化的经验公式:
△w=C(N~0.25)×0.8
式中:△w——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变化值,kg/m3;
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
N——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由以上讨论可知:欲降低混凝土用水量,必须降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
若标准稠度用水量越大,则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的用水量、水泥砂浆达到规定流动度的用水量,以及水泥混凝土达到一定坍落度的用水量也都越大,使其净浆、砂浆、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问孔隙越多、密实度越小,从而使水泥及其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变差。
直观地看,混凝土的配方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水灰比、用水量、砂率。三个参数中,有两个涉及到水,足见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问题在混凝土中的重要性。
混凝土强度同用水量成反比,故为了提高混凝土强度必须减少用水量。另一方面,理论上要保持混凝土的强度不变,当混凝土的用水量发生变化时,应保持水灰比不变,相应调整水泥用量,但这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很难做到。由于实验条件和工艺设备的限制,预拌混凝土厂很难根据每批水泥的需水性变化而调整水泥用量。大多数情况下的做法反而是保持水泥用量及砂石等材料用量不变,而根据坍落度值来调整用水量。这样混凝土实际水灰比将随水泥需水性的变化而变化,相应地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故为了稳定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稳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4结束语
(1)对于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合适控制范围,文献指出:考虑水泥熟料在比表面积350m2/kg时,标准稠度在24%~25%,即使普通硅酸盐水泥允许有不超过15%的混合材掺入,也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26%。
(2)降低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对降低混凝土单立方用水量,进而提高其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以节约混凝土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以上讨论可知: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需要从所涉及到的方面具体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方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