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 抗裂剂系列包括CSA 抗裂防水剂、防腐型CSA 抗裂防水剂和CSA 抗裂减缩剂等,用于控制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裂缝、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耐蚀性、混凝土的抗渗性等等。
CSA 混凝土抗裂防水剂是由多种有机和无机组分配制而成的刚性抗裂防水材料,其中不仅含有高效膨胀抗裂组分一唐山北极熊建材有限公司专利产品高效CSA 膨胀剂,而且配有塑性膨胀组分、防渗组分、减缩组分,成功地将塑性膨胀、硬化后的膨胀、减缩与防渗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抗裂防渗的双重目的。
CSA 抗裂防水剂针对混凝土不同阶段的收缩特性采取了不同的抗裂措施。(1 )对混凝土的塑性收缩进行补偿。对于硬化前的混凝上,CSA 抗裂防水剂中含有塑性膨胀组分,可以补偿混凝土的塑性收缩。(2 )与膨胀剂一样,在约束状态下,使硬化后的混凝土产生微膨胀,建立0 . 3~ 1 . OMPa 的预压应力,补偿混凝土的干缩和冷缩。( 3 )由于掺加了减缩组分和防渗组分,进一步改善了混凝土的收缩性,可降低混凝土的后期收缩,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防水性。(4 )防水机理:掺加CSA 抗裂防水剂的混凝土,除了产生大量的钙矾石填充混凝土的毛细孔外,引入了进口的有机防水组分,通过成膜原理,进一步封闭混凝上的毛细孔,使混凝土抗渗性比膨胀剂混凝土的抗渗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CSA 抗裂减缩剂是针对一些只有抗裂要求而没有防水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工程而研制的一种产品,其组成与CSA 抗裂防水剂基本相同,但是不含防水组分,而减缩组分相应增加。适用于建筑工程的转换梁、楼板等一些无防水要求的构件。
防腐型CSA 抗裂防水剂是在CSA 抗裂防水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防硫酸盐侵蚀和钢筋锈蚀组分、可以有效阻止有害离子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同时又加入了防腐剂,掺防腐型CSA 抗裂防水剂的混凝土有很高的防腐性能,可以使混凝土在硫酸根离子浓度超过15000 毫克/升情况下正常使用。
CSA 抗裂剂系列己在许多工程上成功应用,是北京地铁五号线、四号线和十号线的指定产品。在天津市重点工程铜锣湾广场二期超长结构工程、天津恒基中心大体积和超长结构防水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转换梁上也进行了成功的应用。其它的国家重点工程有辽宁大伙房80 公里的输水工程、沈阳地铁、北京海淀法院办公楼、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北京佳兴园小区大型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室等
CSA 抗裂剂系列除了具有防水剂的密实功能外,更注重混凝土的裂缝控制。CSA 抗裂防水剂不仅含有硬化后的混凝土收缩补偿功能,而且具有混凝土塑性收缩的补偿功能;不仅依靠钙矾石晶体填充堵塞混凝土毛细孔,而且加入了其它的有机和无机防水组分,依靠其“双膨胀”、“双防水”特性,使混凝土抗裂、防渗功能进一步提高。在密实性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阻锈、防腐组分后,防腐型抗裂防水剂的防腐性能更加突出。
目前我国施工机械化现代化水平高,大城市广泛采用了商品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大;而我国的建筑结构趋向复杂化、功能化、超长、超高方向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增多;而目前我国水泥普遍过细,造成混凝土水化热集中,受到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养护措施无法切实到位。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混凝土工程的裂缝比较严重,不但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且影响了新建工程的品质,甚至引起纠纷,因此,需要新材料、新技术来解决。
为了便于科学应用CSA 抗裂剂系列产品和技术,特制定本应用技术规程。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原材料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Ⅰ ) CSA 抗裂剂系列
( Ⅱ )水泥
( Ⅲ ) 骨料
( Ⅳ )外加剂
( Ⅴ )水
( Ⅵ )掺合料
( 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 设计
5 混凝土施工
6 参照标准
1 总则
1 . 0 . 1 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加强混凝土生产过程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特制定本应用技术规程。本规程旨在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CSA 抗裂剂系列技术的有关设计、施工和材料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 . 0 . 2 本规程适用于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工程、混凝上超长结构无缝施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后浇带等,亦适用于一些有裂缝控制要求和防腐要求的工程,如大体积混凝土转换梁、市政工程的箱梁、海港码头等。旨在减少混凝土的早期裂缝、提高构筑物抗裂防渗效果、防止钢筋锈蚀、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
本规程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长期处于80℃ 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工程。
1 . 0 . 3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设计配筋、混凝土结构类型、混凝土原材料、混凝上的生产、混凝上施工过程的控制皆有关系,因此,本规程对设计、CSA 抗裂剂系列的品质、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混凝上配合比设计、施工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由于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本规程旨在将裂缝控制在无害的范围内。
1 . 0 . 4 本导则没有列出的事项,应参照现行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2 术语
2 . 0 . 1 CSA 抗裂防水剂是一种粉状材料,由多种有机和无机组分配制而成,其中不仅含有高效膨胀抗裂组分一唐山北极熊建材有限公司专利产品高效CSA 膨胀剂,而且配有塑性膨胀组分、防渗组分、减缩组分,成功地将塑性膨胀、硬化后的膨胀、减缩与防渗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抗裂防渗的双重目的一种外加剂。
2 . 0 . 2 防腐型CSA 抗裂防水剂在CSA 抗裂防水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阻锈组分和硫酸盐抑制组分,成功地将塑性膨胀、硬化后的膨胀与减缩和防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防腐防水抗裂三重目的的一种外加剂。
2 . 0 . 3 CSA 抗裂减缩剂在CSA 抗裂防水剂的基础上,减少防水组分,进一步引入减缩组分,成功地将塑性膨胀、硬化后的膨胀与减缩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双重抗裂目的的一种外加剂。
2 . 0 . 4 混凝土限制膨胀率混凝土的膨胀被钢筋约束限制时导入约束体的应变,用钢筋的单位长度伸长值表示。
2 . 0 . 5 塑性膨胀率混凝土塑性阶段无约束状态下的体积膨胀率。
2 . 0 . 6 单位胶凝材料用量单方混凝上中的水泥、掺合料和抗裂防水剂的质量之和。用粉煤灰和高炉矿渣微粉等做掺合料时,其质量计入胶凝材料总量,kg 。
2 . 0 . 7 水胶比——混凝土中的水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
2 . 0 . 8 抗裂防水剂内掺量——混凝土中抗裂防水剂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含量。
3 混凝土原材料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Ⅰ ) CSA 抗裂防水剂(包括防腐型抗裂防水剂和抗裂减缩剂)
3 . 0 . 1 CSA 抗裂防水剂性能
CSA 抗裂防水剂和防腐型抗裂防水剂的性能必须符合JC476 《 混凝土膨胀剂》 的要求以及JC474-1999《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的要求(强度指标按JC476 的要求执行)。但对以下指标进行了调整。CSA 抗裂减缩剂不进行泌水率试验。
3 . 0 . 1 . 1 泌水率比
泌水率比不大于10 %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标准合格品规定不大于70 % )。
3 . 0 . 1 . 2 干空21 天膨胀率和水中养护膨胀规律
按照JC476 《 混凝土膨胀剂》 标准方法检测,干空21天的膨胀率应大于一1 . 6x10 一4 (膨胀剂标准指标为一2 .OX10 一4 )。检测3d 、7d 、14d 、28d 水中养护的膨胀率,且水中养护的限制膨胀率的发展规律应满足28 天>14 天>7 天>3 天。(膨胀剂标准规定仅仅检测7d 、28d 水中养护的膨胀率,且无膨胀发展规律要求)。
3 . 0 . 2 防腐型抗裂防水剂进行耐腐蚀系数试验和标准混凝土耐氯离子穿透能力的试验。
抗硫耐腐蚀系数大于0.90 .
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C 不大于1000 。
(Ⅱ)水泥
3 . 0 . 3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 。
3 . 0 . 4 适用于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3 . 0 . 5 不得采用过期或者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和使用。
3 . 0 . 6拌制混凝上时,不得使用温度大于65 ℃ 的水泥。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大于36Om2 / kg 。
3 . 0 . 7
(Ⅲ)骨料
3 . 0 . 8 粗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 )中的各项技术指标。细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 )中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3 . 0 . 9 夏季高温季节,骨料不宜直接露天堆放、爆晒,堆场上方宜设罩棚。
( Ⅳ )外加剂
3 . 0 . 10 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土泵送剂》 (JC473 )的泵送剂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GBS8O76 )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冬施时,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上防冻剂》 ( JC475 )的防冻剂。
3 . 0 . 11 外加剂使用前,应作适应性试验,不得有假凝、速凝、分层或离析现象。
( Ⅴ )水
3 . 0 . 12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 )的规定。
( Ⅵ )掺合料
3 . 0 . 13 应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掺合料的掺量应按现行有关国家或者行业标准执行。严禁采用高钙粉煤灰和Ⅱ级以下的粉煤灰。
( 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 0 . 14 一般规定
CSA 抗裂防水混凝土(包括抗裂防水剂、防腐型抗裂防水剂和抗裂减缩剂)的配合比必须满足设计所需要的强度、膨胀性能、抗渗性、耐久性技术指标和施工工作性要求。配合比设计按JGJ55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进行,但应根据工程需要的限制膨胀率设计值来确定抗裂防水剂的掺量。底板属于非易裂部位,侧墙属于易裂部位。
表3 .1非易裂部位抗裂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项目 |
限制膨胀率(×10-4) |
限制干缩率(×10-4) |
龄期 |
水中14 天 |
水中14 天,空气中28 天 |
性能指标 |
≥1 . 5 |
≤2 . 0 |
表3 . 2 易裂部位抗裂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项目 |
限制膨胀率(×10-4) |
限制干缩率(×10-4) |
龄期 |
水中14 天 |
水中14 天,空气中28 天 |
性能指标 |
≥2 . 0 |
≤1 . 0 |
表3 . 3 后浇带等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项目 |
|
干缩率(X10-4) |
龄期 |
水中14 天 |
水中14 天,空气中28 天 |
性能指标 |
≥2 . 5 |
≤1 . 0 |
3 . 0 .15 CSA 抗裂防水剂最佳掺量
CSA 抗裂防水剂掺量以混凝上所需的膨胀率设计值为目标,原则上应通过试验加以确定。在不具备试验条件时可参照表5 . 1 取值。
表3 . 4 CSA 抗裂防水系列
适用混凝土 |
最佳掺量单位混凝土中的抗裂防水剂最佳掺量 | ||
抗裂防水混凝土(包括防腐) |
工程部位 |
掺量 | |
底板 |
低于1m厚 |
8 | |
大于1m厚 |
9 | ||
外墙和楼板 |
≤C40 |
10~11 | |
≥C45 |
11~12 | ||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包括防腐) |
后浇带、膨胀加强带、钢管混凝土等 |
12~14 |
备注:超长结构无缝施工的工程,应按上限选用。
3 . 0 . 16 单位胶凝材料用量
为减少混凝土水化热等收缩因素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在满足混凝上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指标的情况下,单方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和胶凝材料的用量应尽量降低,尽最大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参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按照表5 . 3 控制混凝土胶凝材料总用量。应通过选用优质高效减水剂和控制水胶比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表3 . 5 不同强度等级的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 |
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 kg / m3 ,不宜大于) |
C30 |
400 |
C40 |
440 |
C50 |
480 |
C60 |
530 |
单位胶凝材料用量根据单位用水量和水胶比确定。胶凝材料的组成用下式表示:
B=C + E + F
式中,B 为单位胶凝材料用量,C 为单位水泥用量,E 为单位抗裂防水剂系列用量,F 为单位掺合料用量。
采用CSA 抗裂防水混凝土时,参照GB50119 执行,即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时单位胶凝材料最小用量为300kg / m3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单位胶凝材料最小用量为350kg / m3 。
3 . 0 . 17 水胶比
CSA 抗裂防水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宜大于0 . 50 。
3 . 0 . 18 大体积高强混凝土
大体积高强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可采用60d 的强度作为设计强度。
3 . 0 . 19 混凝上凝结时间
控制好混凝土凝结时间,对混凝土水化热控制、施工过程的冷缝控制都是有利的,亦可控制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常温下,非大体积混凝土初凝时间应12 小时以上;高温季节(气温28℃ 以上)施工时以及C5O 以上的混凝土,应16 小时以上;冬季施工时,不宜早于10 小时;大体积混凝土应根据气温情况和现场实际混凝土的情况进行凝结时间的调整。混凝土终凝时间不宜超过24 小时。
4 设计
4 . 0 . 1 一般规定
本章未涉及的事项,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等按现有《 混凝上结构设计规范》 执行。
由于工程各部位的约束状态不同,造成收缩应力不同,为保证CSA 抗裂防水剂的抗裂效果,在使用CSA 抗裂防水混凝土的构筑物设计中,应在设计图纸中注明不同结构部位的所需的最小限制膨胀率指标,抗裂防水剂的掺量根据设计要求的限制膨胀率指标由试验确定。为方便使用,设计图纸中可推荐抗裂防水剂的掺量范围,最终掺量以混凝土的实际限制膨胀率为准。
4 . 0 . 2 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设计取值
不同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的设计取值见表4 . 1 。
表4 . 1 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设计取值
适用结构部位 |
最小限制膨胀率(×10 一4‘) |
最大限制膨胀率(×10 一4‘) |
底板结构 |
1 . 5 |
3 . 0 |
梁、墙休结构、楼板 |
2 . 0 ( 2 . 5 ) |
3 . 5 ( 4 . 0 ) |
后浇带等填充部位 |
2 . 5 |
5 . 0 |
钢管填充用混凝土 |
3 . 5 |
5 . 5 |
备注:墙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45 (含C45 )以上时,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按括号内数据取值。
4 .0.3 混凝土抗裂设计
4 .0.3.1 伸缩缝间距设计
按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执行,但是伸缩缝的间距可在规范规定的基础上适当延长,但不超过50 %。
4. 0 .3 .2 配筋设计
( 1 )抵抗温度收缩的钢筋可利用结构原有的钢筋贯通布置,也可按照“细、密”的原则另外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最小配筋率见表4 . 2 。
表4 . 2 不同结构的最小配筋率
结构部位 |
最小配筋率/u / % |
布筋方式 |
钢筋间距/mm |
底板 |
0.15 |
双层、双向 |
按现有结构设计规范 |
楼板、顶板 |
0.25 |
双层、双向 |
1 00 一200 |
墙体 |
0.40 |
双排 |
1 00 一1 50 |
( 2 )加强钢筋
① 梁两侧宜设间距不大于2OOmm的腰筋。
② 墙柱相邻部位宜增设直径中8`10mm 的水平钢筋,长1500mm ,插入柱内部分不低于
15Omm ,其余部分插入墙内,增加量为原通向钢筋配筋率的10 %一15 %。
③ 结构开口的出入口位置、结构截面变化处、构造复杂的突出部位、楼板预留孔洞、标高不同的相邻构件连接处等宜提高钢筋配置水平。
④ 后浇带等部位的配筋形式参照有关的后浇带方法执行。
4 . 0 . 4 超长结构设计
采用CSA 抗裂防水混凝土可以不设后浇带,实现超长结构混凝土的施工,控制混凝土不产生有害裂缝。
超长结构无缝设计可参照留置膨胀加强带的方法执行。亦可采用留置施工缝分段浇筑的方法执行。
4 . 0 . 4 . 1 膨胀加强带法
膨胀加强带可部分或全部取代后浇带,膨胀加强带一般设在原后浇带的位置上,根据构件厚度带宽2 一3m ,其它构造与后浇带基本相同。膨胀加强带分为连续式、间歇式与后浇式,图1 、2 分别是连续式和后浇式浇筑方法示意图,箭头表示浇筑方向。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设计方法相同,但填充的时间可大大提前,一般7 天后即可回填。连续式浇筑混凝土时,在带的两侧用密孔铁丝网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开。后浇式浇筑时,混凝上施上缝的处理方法与普通混凝土或者防水混凝上相同。
4 . 0 . 4 . 2 分段浇筑法
采用CSA 抗裂防水混凝土,根据工程特点,可划分为多个施工流水段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各施工段之间可设施工缝。分段长度不宜超过设后浇带的间距。采用分段浇筑法浇筑混凝上时,CSA 抗裂防水剂的掺量应比常规掺量提高1 ~2 % ;对于防水工程,施工缝处应设止水措施。
采用分段浇筑法时,可以按照施工作业的进度连续浇筑,也可采用跳仓法浇筑混凝上,各段之间的接缝时间不宜少于3 天;对于厚度大于lm 的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待已经浇筑的混凝土的水化热基本释放完毕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超过10 ℃ ),才能浇筑下一段混凝土。
4 . 0 . 4 . 3 不同结构类型超长结构施工方法
根据结构类型不同,混凝土的厚度不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并合理分块施工,具体方法见表4 . 3 。
表4 . 3 超长结构不设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结构类别 |
结构长度L / ml |
结构厚度H/m |
浇注方式选择 |
墙体 |
L ≤60 |
/ |
可一次性连续浇注,亦可分段 |
L ≥60 |
/ |
断续浇注。间歇式、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或施工缝 | |
板 |
L ≤60 |
/ |
可一次性连续浇注,不分段分缝 |
60 < L ≤120 |
H ≤1 . 0 |
可连续浇注,连续式膨胀加强带 | |
60 < L ≤120 |
H > 1 . 0 |
断续浇注,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或分段施工法 | |
L > 120 |
/ |
断续浇注,后浇带或分段施工法 |
备注:
( 1 )膨胀加强带条数或者分段的数量按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伸缩缝的规定的长度进行,并应根据工程构造与尺寸确定,当长/宽比较人或构造复杂时,相邻加强带、后浇带或者施工缝的间距应适当减小。
( 2 )后浇式膨胀加强带实质上是一种加宽、加强的后浇带。
( 3 )对于泵送混凝土,采用膨胀加强带连续或者间歇施工存在更换混凝土配合比问题,不易控制,可采用分段施工法,各段之间设施工缝,但抗裂防水剂的掺量应比常规掺量提高1 一2 %。
( 4 )在确定伸缩缝间距及连续浇筑的构件最大长度时,对基础混凝土可适当放宽,对墙体结构应从严控制。
( 5 ) C50 (含C50 )以上的混凝土收缩大,不宜连续浇筑,每次的浇筑段长度也不宜过长,应从严控制。
4 . 0 . 5 CSA 抗裂防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设计
CSA 抗裂防水混凝土是一种抗裂性能好、抗渗等级高(可达S30 ) 的高性能防水混凝土。
4 . 0 . 5 . 1 混凝土主体防水采用CSA 抗裂防水剂后,可节约外防水费用,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的规定,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各级防水等级标准见《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根据使用功能、结构形式、环境条件、施工方法和材料的性能等因素,采用CSA 抗裂防水剂后,防水设防要求可按表
4 . 4 选用。
4 . 0 . 5 . 2 暗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设防按照现有的国家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执行。
4 . 0 . 5 . 3 采用CSA 抗裂防水混凝土,地下工程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等细部构造,应加强防水措施。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细部防水构造必须按照后浇带的方法处理。上述的细部构造防水设防的选用和具体做法按照现有的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执行。
4 . 0 . 5 . 4 墙体的施工缝、后浇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除了按照《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进行细部构造设计和施工外,拆模后,还应沿缝上下或者左右各10Omm 宽的范围内,在迎水面首先清理干净,然后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进行局部加强防水处理,支撑模板的对穿螺栓端头也应采用聚合物水泥涂料进行局部加强防水处理。
4 . 0 . 5 . 5 本章节未阐述的与防水有关的内容按现有国家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要求执行。
表4.4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设防
做法 |
工程部位 |
主体 | ||||||
|
防水措施
|
防水混凝土 |
防水卷材 |
防水砂浆 |
防水涂料 |
塑料防水板
|
金属板
| |
防水技术规范要求做法 |
|
一级 |
应选 |
应选一至二种 | ||||
二级 |
应选 |
应选一种 | ||||||
三级 |
应选 |
应选一种 | ||||||
四级 |
应选 |
- | ||||||
CSA抗裂防水混凝土+聚合物体系做法 |
|
一级 |
应选 |
应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一种 | ||||
二级 |
应选 |
应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一种,底板不做,仅做外墙 | ||||||
三级 |
应选 |
- | ||||||
四级 |
应选 |
- |
| |||||
|
|
|
|
|
|
|
|
|
5 混凝土施工
5 . 0 . 1 一般规定
CSA 抗裂防水(防腐)混凝土在预拌混凝土工厂或者工地现场制造均可。拌制前必须决定使用的外加剂种类。拌制泵送CSA 混凝土时,可以只使用CSA 抗裂防水剂系列,其它化学外加剂由预拌工厂确定;也可采用多功能泵送型CSA 抗裂防水剂系列。
5 . 0 . 2 计量
对混凝土的各种材料必须进行正确计量。CSA 抗裂防水剂系列与其他化学外加剂的计量装置应定期校验,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使用袋装CSA 抗裂防水剂系列时,可以用袋计数,但是,未满1 袋者,必须按称量计量。
允许的材料每盘称量偏差应符合表5 . 1 的规定。
表5 . 1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
允许偏差% |
a)泥、抗裂防水剂、掺合料 |
士2 |
b)细、精骨料 |
士3 |
c)水、外加剂 |
士1 |
5 . 0 . 3 搅拌
混凝上搅拌必须充分、均匀,对于预拌混凝上,其搅拌时间与普通混凝上相同,对于现场拌制的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上延长30S上。
CSA 抗裂防水剂系列投入搅拌机的顺序应预先规定,投入时应避免抗裂防水剂在中途的附着、固结,在搅拌机内的混凝土未全部排出的情况下,不得投入新料。
5 . 0 . 4 运输
运输指混凝土出料到浇注为止的混凝土输送过程,当天气炎热或运输距离较远以及其它原因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时,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来提高坍落度。可以采用高效减水剂部分后掺法以满足泵送施工要求。
5 . 0 . 5 浇筑
( 1 )浇筑混凝上之前要制定周密的浇筑计划,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混凝土产生冷缝。
( 2 )采用尽量减少混凝土材料分散离析的方法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严禁漏振。
( 3 )施工中遇到雨雪冰雹需留施工缝时,对新浇混凝土部分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如混凝土己硬化,应在其上铺上20mm~30mm 厚的CSA 水泥砂浆,再接着浇筑混凝上。
5 . 0 . 6 养护
5 . 0 . 6 . 1 一般要求
执行《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的要求,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
( 1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充分养护,以避免受到低温、干燥以及急剧的温度变化影响。
( 2 )混凝上在硬化过程中必须加以保护,避免早期受到震动、冲击和压力。
( 3 )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应及时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而产生大量的表面裂缝。
( 4 )雨季施工必须有防雨措施。
5 . 0 . 6 . 2 冬季施工
冬季施工时,构件拆模时间宜延至7d 以上,覆盖保温材料前应先铺一层塑料薄膜保水,然后在薄膜上部再覆盖岩棉被等保温材料。
冬施期间,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 ;宜采用综合蓄热法、蓄热法、暖棚法等养护方法,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不宜采用对混凝土直接加热、蒸汽或其他快速养护措施进行养护。
采用掺化学外加剂方法施工时,应采取保温保湿措施。
5 . 0 . 6 . 3 大体积混凝土及高温季节施工
5 . 0 . 6 . 3 .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
( l )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采用混凝土60d 强度作为验收强度。
( 2 )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并尽可能降低胶凝材料的用量。
( 3 )采取有效、合理的混凝土缓凝措施。
( 4 )控制混凝上的入模温度,降低原材料的温度。
( 5 )采取保温保湿措施,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 ℃ ,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 ℃ ,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 天。
5 . 0 . 6 . 3 . 2 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
( l )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并尽可能降低胶凝材料的用量。
( 2 )采取有效、合理的混凝土缓凝措施。
( 3 )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降低原材料的温度。
( 4 )高温季节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尽量避开高温段浇筑混凝土,宜在气温较低的夜间浇筑混凝上。
5 . 0 . 7 混凝土的质量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的有关规定执行。
5 . 0 . 8 有抗渗、抗冻要求时,应做抗渗、抗冻试验,按现行的有关标准或规范规定留置试件。
参照标准
(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OOIO 一2002 )
( 2 )混凝上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一2002 )
( 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OIO8 一2001 )
( 4 )混凝上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一92 )
( 5 )混凝土外加剂(GB8O76 一1997 )
( 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Oll9 一2003 )
( 7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 8 )混凝上膨胀剂(JC476 一2001 )
( 9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 一1999 )
( 10 )普通混凝上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 一85 )
( 11 )标准混凝土耐氯离子穿透能力电标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C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