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规 » 行业标准 » 正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框架柱及框支柱)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3-15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框架柱及框支柱)下

      11.4.5 框支柱中线宜与框支梁重合。当框支柱的数目多于 10 根时,框支柱承受的地震剪力之和不应小于该楼层地震剪力的 20%;当不多于 10 根时,每根柱承受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该楼层地震剪力的 2%。

      11.4.6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支柱,由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轴力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5、1.2;计算轴压比时,可不考虑增大系数。

      11.4.7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角柱,其弯矩、剪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 11.4.2 条至第 11.4.4 条经调整后弯矩、剪力设计值乘以不小于 1.1 的增大系数。

      11.4.8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剪跨比 λ>2 的框架柱

      Vc≤1/γRE(0.20βcfcbh0)    (11.4.8-1)
  
      框支柱和剪跨比 λ≤2 的框架柱

      Vc≤1/γRE(0.15βcfcbh0)    (11.4.8-2)

      11.4.9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1.4.9)

式中:λ———框架柱和框支柱的计算剪跨比,取 λ=M/(Vh0);此处,M 宜取柱上、下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值,V 取与 M 对应的剪力设计值,h0 为柱截面有效高度;当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的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时,可取 λ=Hn/(2h0),此处,Hn 为柱净高;当 λ<1.0 时,取 λ=1.0;当 λ>3.0 时,取 λ=3.0;
   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当 N>0.3fcA 时,取 N=0.3fcA。

      11.4.10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1.4.10)

      当上式右边括号内的计算值小于 fyvAsvh0/s 时,取等于 fyvAsvh0/s,且 fyvAsvh0/s 值不应小于 0.36ftbh0。

式中: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轴向拉力设计值。

      11.4.11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 300mm;圆柱的截面直径不宜小于 350mm;
      2 柱的剪跨比宜大于 2;
      3 柱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 3。

      11.4.12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 11.4.12-1 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 0.2;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中数值增加 0.1 采用;

      表 11.4.12-1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柱 类 型
抗  震  等  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框架中柱、边柱
1.0
0.8
0.7
0.6
框架角柱、框支柱
1.2
1.0
0.9
0.8

      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 HRB400 级钢筋时,应按表中数值减小 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0 及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加 0.1。
  
      2 框架柱和框支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符合表 11.4.12-2 的规定;

      表 11.4.12-2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抗震等级
箍筋最大加密区的构造(mm)
箍筋最小
直径(mm)
一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和100中的较小值
10
二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 8 倍和 100 中的较小值
8
三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50(柱根100)中的较小值
8
四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50(柱根100)中的较小值
6(柱根8)

      注: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 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3 框架柱和框支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符合表 11.4.12-2 的规定;

      4 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当箍筋直径不小于 10mm、肢距不大于 200mm 时,除柱根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 150mm;三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 400mm 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 6mm;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 2 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11.4.13 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 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载面尺寸大于 400mm 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 λ≤2 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的率不宜大于 1.2%。

      11.4.14 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 1/6 和 500mm 中的最大值。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

      11.4.15 柱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200mm;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250mm 和 20 倍箍筋直径中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300mm。此外,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当采用拉筋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勾住封闭箍筋。

      11.4.16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各类结构的框架柱和框支柱,其轴压比 N/(fcA)不宜大于表 11.4.16 规定的限值。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表 11.4.16  框架柱轴压比限值

结 构 体 系
抗 震 等 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框架结构
0.7
0.8
0.9
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0.75
0.85
0.95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0.6
0.7

      注:
      1 轴压比 N/(fcA)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N 与柱全截面面积 A 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乘积之比值;对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5~C70 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 0.0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75~C80 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 0.10;

      3 剪跨比 λ≤2 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按表中数值减小 0.05;对剪跨比 λ<1.5 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4 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间距不大于 100mm、肢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且螺旋不大于 100mm、肢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 8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 10mm 时,轴压比限值均可按表中数值增加 0.10;上述三种箍筋的配箍特征值 λv 均应按增大的轴压比由表 11.4.17 确定;

      5 当柱截面中部设置由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且附加纵向钢筋的总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 0.8% 时,其轴压比限值可按表中数值增加 0.05。此项措施与注 4 的措施同时采用时,轴压比限值可按表中数值增加 0.15,但箍筋的配箍特征值 λv 仍可按轴压比增加 0.10 的要求确定;

      6 柱经采用上述加强措施后,其最终的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 1.05。

      11.4.17 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ρv≥λvfc/fyv    (11.4.17)

式中:ρv———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筋率,按本规范第 7.8.3 条的规定计算,计算中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当强度等级低于 C35 时,按 C35 取值;
   fyv———箍筋及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λv———最小配箍特征值,按表 11.1.17 采用。

      表 11.4.17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 λv

注:1 普通箍指单个矩形箍筋或单个圆形箍筋;螺旋箍指单个螺旋箍筋;复合箍指由矩形、多边形、圆形箍筋或拉筋组成的箍筋;复合螺旋箍指由螺旋箍与矩形、多边形、圆形箍筋或拉筋组成的箍筋;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指全部螺旋箍为同一根钢筋加工成的箍筋;

  2 在计算复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筋率时,其中非螺旋箍筋的体积应乘以换算系数 0.8;

  3 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系分别不应小于 0.8%、0.6%、0.4%和 0.4%;

  4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60 时,箍筋宜采用复合箍、复合螺旋箍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当轴压比不大于 0.6 时,其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宜按表中数值增加 0.02;当轴压比大于 0.6 时,宜按表中数值增加 0.03;

  2 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最小配箍特征值应按表 11.4.17 中的数值增加 0.02 取用,且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 1.5%;

  3 当剪跨比 λ≤2 时,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 1.2%;9 度设防烈度时,不应小于 1.5%。

      11.4.18 在柱箍加密区外,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0d;对三、四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5d,此处,d 为纵向钢筋直径。

 
 
[ 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